蒋芳[1]2004年在《北京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主要研究不同用途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揭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为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提供依据。 首先,通过对北京市土地出让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化的,影响土地出让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区位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形成机制有区位指向、集聚和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和市场机制。 其次,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分布也不尽相同;提出了地价梯度和地价指向,作为表征地价空间变化的两项指标,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实际上是诸多区位要素对城市地价空间的塑造,研究中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各不同类型用地的地价与距离主要区位要素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环线地价边际值的新概念,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用途地价的区位要素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区位要素对不同用途地价的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城市各区位要素对土地价格的作用机制。
张洁[2]2012年在《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住宅土地价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住宅地价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揭示住宅地价与其影响因素间的空间关系,有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住宅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内在规律及其形成机理,并为土地相关部门加强对住宅土地市场监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展开研究。首先,在回顾国内外城市地价空间分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地价空间分异的理论基础,并对城市地价空间分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城市地价的形成与地理位置有关,并由此表现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地价空间分异模式为地价的关联与差异在空间上的表现。其次,本文选取杭州市作为研究区,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采用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探索住宅地价分布的空间数据结构以及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杭州市住宅地价数据不符合正态性,且在南北以及东西方向上分别呈现沿二次曲线的变化趋势;本文进一步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住宅地价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主城区为住宅地价的“热点”,城东北、城北的城市边缘区为住宅地价的“冷点”,同时,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地价呈现随机分布。在对住宅地价进行泛克里金空间插值并生成连续的地价表面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归纳了杭州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住宅地价分布属于从中心向外围逐渐降低的“单核”空间结构,地价在空间上以市中心中央商务区(CBD)为核心向周边不断衰减扩展,同时,地价空间分布出现少数空间变异现象。最后,本文深入探讨了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以及混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的模型原理、权重获取以及拟合估计方法,并对GWR模型研究土地价格进行了适宜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GWR模型应用到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的研究中。本文选取了9个区位影响因素与2个宗地个别因素,建立GWR模型阐释住宅地价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使用可视化手段进行地图表达。结果表明,杭州市住宅土地价格一方面受到宗地个别因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受到土地所在位置区位条件的影响。其中,容积率、与西湖距离、与医院距离和住宅地价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快速道路距离和住宅地价之间存在正相关;与此同时,CBD/主要商业区、地铁站、商场、大运河的影响程度随空间位置而显着改变。模型对比表明GWR模型对地价的拟合程度远高于一般线性回归模型。经GWR模型回归系数的空间非平稳性检验证实,各因子的影响大小随空间变化的显着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本文相应建立MGWR模型,将具有显着空间非平稳性的影响因子作为局部变量参与加权最小二乘法(WLS)拟合估计,将不具有显着空间非平稳性的影响因子作为全局变量参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拟合估计,通过编写程序,使用PLES方法和Back-Fitting迭代方法,分别实现了MGWR模型的拟合过程。结果表明,MGWR模型比GWR模型拟合程度更高,相比GWR模型,MGWR模型能更好地阐述城市住宅地价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关系。
庄元[3]2007年在《呼和浩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地价作为灵敏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是衡量土地市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是土地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一系列市场行为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人地关系在经济角度上的集中反映,因此,城市地价问题成为土地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城市地价是一个具有时空性质的多维概念,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但目前对城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与方法,本论文旨在依据GIS空间分析技术、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字地价模型(DLPM),探讨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研究的方法,揭示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区商业用地地价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确定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和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论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地价、城市地价、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等基本概念,阐述了国内外地价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其次,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了必要的介绍;再次,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字地价模型(DLPM),得到一系列表达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分布结构、地价梯度和地价指向、空间相关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数字地价模型(DLPM)既可用于城镇土地的定级、估价,又可反映地价空间分布的整体规律和变异特征;商业用地地价分布整体呈现圈层结构,地价越高的区域面积越小;城市商业用地地价的分布在空间上既有连续性,也存在变异性,受区域整体趋势的影响明显高于小范围的变异性,属于强空间自相关。
王亢[4]2013年在《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土地价格可以灵敏的反映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是衡量城市土地市场是否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城市土地价格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是土地抵押、出租、转让、出让等一系列的市场行为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上充当着唯一供给者的角色。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地价作为杠杆,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资产运作与土地市场运行。政府的垄断地位为地价政策的制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避免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本文主要借助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北京市市区数字地价模型:从空间和区位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地价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将不同用途的地价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影响城市地价的区位要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地价的研究在理论上作一个有效的补充;找出影响地价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以此提出促进地价杠杆作用合理有效发挥政策建议,达到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实现用地结构优化的目的,在实践中为城市合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侯玉亭[5]2007年在《城市交通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区位交通可达性和时间距离的概念入手,通过时间距离的测算来对区位的交通可达性进行衡量,并以时间距离作为变量对住宅地价曲线进行拟和,以揭示出交通可达性的差异性下住宅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通过对地铁4号线、10号线建设的实证分析,以揭示交通条件的预期改善对住宅地价空间结构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通过对北京市土地出让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是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演化的。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表现出沿环路发展,以及沿高速公路向外围延伸的轴向扩展的主要特征。其次,分别定义了道路通行方式和道路与轨道交通混合出行方式下时间距离的估算方法,并分别以直线距离、实际距离和时间距离作为自变量,对北京市住宅地价曲线进行拟和。住宅地价空间结构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到市中心通勤时间1h-1.5h的范围内,住宅地价随着到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且基于空间距离和基于时间距离的地价曲线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在靠近市中心一定的时间距离范围内,住宅地价分布相对均一,住宅地价与交通费用的“互换”作用尚不明显。但超过一定范围后,住宅地价随着时间距离的衰减明显快于随着直线距离的衰减,即住宅地价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迅速下降。第叁,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对北京地铁4号线、10号线建设所带来的住宅地价空间分布变化的分析表明,交通条件的预期改善将对地价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且越靠近市中心,地价的上涨幅度也越小,越靠近郊区,地价上涨的幅度也越大。因此从整个城市来看,地价曲线将变得平缓。就拟建设地铁站点周边地价上涨情况来看,通过时间距离测算的站点预期影响半径范围以内的地价涨幅往往高于范围以外的地价涨幅。本文的研究对城市交通对地价的影响以及城市地价时间变化、地价空间结构等有关理论进行检验,在实践上可以为政府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提供依据,为开发商、企业和个人进行土地、房地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为城市土地定级和估价确立空间参照。
曹天邦[6]2013年在《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价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时空复合过程,具有两个主要的特性:时效性和空间性。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城市地价的时空变化日趋复杂。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地价研究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时间演变—空间演变—影响因素"为主线,结合"主城区—河西新城"不同尺度,对南京市主城区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规律,为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为城市地价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十多年来,南京市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内在驱动力。其次,技术进步成为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改变的基础推动力,特别是交通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再次,相关政策也是影响城市住宅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2)近年来南京市住宅地价总的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南京市2000-2009年住宅地价变动分为叁个不同阶段,①2000-2004年,为地价快速上涨期,平均增长率高达11.78%;②2005-2006年,为地价平稳增长期,平均增长达4.43%;③2007-2009年,为地价剧烈变动期,增长率分别为12.11%、-10.74%和12.13%。总体上看,住宅地价处于稳定上涨过程中,年平均涨幅为6.89%。(3)通过数字地价模型构建,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空间结构具有如下特征:①地价空间分布呈现圈层式结构。②地价分布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连续性,还具有明显的变异性。③地价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④地价梯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4)基于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显示:①经过多年的变化,住宅地价的分布总体呈现若干个主中心和次中心组成的多中心分布格局。②中心区域地价升幅普遍高于边缘区域的地价升幅。③地铁沿线地价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凸起,并呈对称分布,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购房时逐渐摆脱传统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关注住房环境等条件。⑤南京市大力实施"一城叁区"的城市建设,奥体南部和仙林地区地价增长较快。⑥城市住宅空间演变处于向心集聚和离心扩散并存阶段。(5)影响南京市住宅地价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叁者共同作用于地价的变化,导致土地需求在空间上的变动,进而引起地价的时空演变。①从宏观上讲,南京住宅用地整体地价的变动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②从中观和微观上讲,地价空间上演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公用设施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的影响。(6)2003年和2009年GWR模型的南京市住宅地价的空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空间不同位置受相同地价影响因素的影响及其力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并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化。具体表现为,①随着影响因素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合理均衡分布,区域差异性缩小,一般会减弱其对地价的影响。②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导致CBD、主干道、公交等对地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③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居民逐渐注重生活质量、居住品位的提高,公园绿地对地价的影响程度超过其他公用设施。此外,GWR模型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具有优越性。(7)河西新城建设对住宅地价时空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河西新城中部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地价迅猛增长,中部住宅地价和北部住宅地价差距不断缩小,河西新城的住宅地价中心总体明显呈现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而与南京主城区大尺度空间不同的是,重大项目的举行成为河西新城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建设发展的直接动力,加速了住宅区位条件的变化。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揭示了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差异性和变动性。(2)基于统计学、地统计学、GIS技术空间分析方法等,构建地价时空演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李璐[7]2008年在《武汉市城市地价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源,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对于土地管理工作者来说,要宏观地把握和调控土地市场发展方向,微观地确定宗地质量和具体用途,必须清楚土地的价格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我国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通过建立和培育土地市场,引入市场机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土地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但由于改革时间不长,有关城市地价时空变化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尚不成体系,研究成果难以满足当前地价管理、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对城市地价的研究由定性过渡到定量研究成为可能,同时,对土地价格的动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武汉市城区为例,通过对2003年-2007年该市公开招拍挂出让土地价格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期科学、系统地掌握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土地市场建设和强化地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章,介绍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第叁章,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宏观政策、土地市场现状四个方面介绍了研究区概况;第四章,从纵向、横向两方面探讨武汉市各类用地价格时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建立地价指数与时间序列二者之间的地价变化模型,采用年期插值法预测出2008-2010年各季度各类用地的地价指数,并对未来地价趋势作了预测;第五章,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年期修正,采用Mapgis软件构建了武汉市2007年商业和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并利用地价数字模型分析了武汉市地价分布的特征,同时用不同区段地价剖面图反映出地价局部特征,探讨了武汉市城区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影响地价空间分布变化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对武汉市城区地价时空变化分布规律进行总结,揭示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马丽娟[8]2009年在《基于GIS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从我国城市地价动态工作的现状及地价空间演化和可视化研究的不足入手,以北京市中心城地价动态监测点设定评估地面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构建数字地价模型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地价动态监测及国内城市地价动态变化与空间形态演变研究现状,对城市地价分布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估计理论方法、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及G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在理论基础研究的前提下,以2008年北京中心城区四类用途监测点(居住、综合、商业、工业)为样本点进行数字地价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经过数据探索性空间分析、数据质量优化(修正异常点及加密控制点)、空间插值方法对比(反距离和克里格),最后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分别构建四类用地数字地价模型,并进行了精度验证及误差区域估计。借助ArcGIS软件生成四类用途地价等值线和叁维模型。实现了地价动态监测成果的可视化展示,为地价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城市基准地价更新、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提供了参考依据。借助以上模型分析四类用途地价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剖面分析、地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外业验证,揭示了北京市不同用途城市地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心城区居住、综合、商业叁类用途地价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圈层式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工业用地则与规划的工业园区分布一致;在部分地区出现地价凸起或地价凹陷,存在空间变异性;同时存在地价区域上的不均衡,北城地价普遍高于南城;地价空间变化的程度和方向各异,普遍呈现市区地价梯度较大,衰减较快,越到外围郊区地价梯度越小,衰减越慢。时间上,地价波动受政策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较明显。
周霞[9]2013年在《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主要城市群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中后期,各种资源的约束性凸显,特别是土地的稀缺性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这一“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实施中,工业用地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性资产和生产要素,不仅是作用对象而且是调控手段。目前我国工业用地大多处于低价、低效利用状态,市场机制失范与中央政府的价格监管失灵并存。同时,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虚高度化”、产业同构、产能过剩等问题。为此,本文试图以集聚经济背景下城市群的整体优化而非某宗土地、某个企业或某座城市的单独优化作为逻辑前提,采用理论分析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方法,以地价梯度和产业高度的空间演变规律为切入点,探索二者互动耦合的一般规律,这对于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为绪论。剖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界定了本文研究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和研究目标,阐述了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本文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述评。本文第叁章为理论研究。主要利用中心地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产业聚集与扩散、区位选择理论、土地价格理论与竞价曲线、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等相关理论,对城市群发展规律及其产业演化与地价分布变化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互动演进的一般趋势进行了分析判断,指出,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高度将以“双螺旋”的最稳态交互攀升。本文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是实证研究。结合空间插值分析、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地统计和数量统计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典型案例,采用该城市群内2008-2012年土地一级市场5000余宗工业用地交易样点及相关经济发展数据,对产业地价-地用双螺旋耦合互动的叁个假设前提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集聚经济规模的差异性客观存在并决定着特定区域上形成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地价在城市群体系中由小到大以及单体城市中从边缘到中心次第升高;产业高度总体上呈现随城市群中心地等级的升高而次第升高的趋势,但是在中级和中下级城市级别上可能出现逆向升高的现象。本文第七章主要是综合分析。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从非均质空间下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等理论基础出发,辅以地价与产业高度相关关系的实证检验,深入剖析了城市群地价-地用双优化机理,以二者互动耦合的四象限模型演绎“双螺旋”耦合演进的过程,并结合容量耦合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地价-产业耦合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加强要素市场的调控管理,由土地价格梯度差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梯度差,进而形成合理、有序的城际间产业布局梯度,并由产业高度差反作用于土地价格,是促进城市群内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的有效路径;产业高度与地价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京津冀城市群地价-产业高度总体上处于低度耦合状态,不同级别城市间、不同产业间有明显差异。本文第八章为对策建议研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及周边邻国韩国、日本等的相关经验,从完善工业用地市场机制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科学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实现高-中-低端产业梯度布局优化、培育城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一体化等角度提出京津冀城市群地价-地用双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第九章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指出本文不足,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李磊[10]2016年在《城市居住用地土地溢价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和土地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由于土地自身地域性、稀缺性等特点,一些热点区域土地高溢价频出,同时,另一些区域市场却相对冷清,土地溢价率呈现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土地市场供需的客观态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土地市场失灵等因素引发溢价过高所致,存在冲击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力度等风险。立足于土地溢价空间分布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深入研究土地溢价空间分布的规律,对分析土地市场供需形势,政府制定合理土地市场的调控决策,促进土地市场和房地产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10-2014年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的土地溢价率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国内外土地溢价空间变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并选择城市土地区位条件、土地自身使用条件和竞价企业特性方面的因素,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建立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的土地溢价率空间变异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居住用地溢价率影响的空间分布差异,并根据模型结果探讨了土地溢价空间变异规律在地价宏观调控和地价评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溢价作为土地价格的增量,其空间变异性可能更加敏感,也表现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定量分析也力证了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溢价率的空间非平稳性,为构建GWR模型提供了前提条件。运用空间探索性分析的趋势面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在东西和南北方向,重庆市主城区居住用地溢价率均呈现中心区域偏低,越向两郊扩展,溢价率适当提升的总体趋势;在空间上,主城区溢价率呈现出正向关联而非随机分布,局部区域如主城区东北部和中部等区域呈现出溢价―高高集聚‖,主城区西北部和南部等区域呈现出溢价―低低集聚‖,即溢价率的空间依赖在不同局部区域存在差异。通过半方差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发现,溢价率在四个方向的变异情况是完全不相同的,其空间变化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空间分布变化不是均值稳定状态。(2)对比全局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GWR模型更具有技术先进性,具体表现为:一是GWR模型的最优拟合度值较普通线性回归模型高;二是GWR模型更好地解释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作用关系,容积率和土地面积在普通线性模型中不显着,而在GWR模型中显着;叁是利用空间插值方法得出估计系数分布图,GWR模型能更灵敏地解释溢价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3)影响土地溢价率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环境、土地本身特性和竞价企业特性等叁大方面。针对研究区域重庆市主城区而言,研究结果表明:(1)经各项修正后,标准宗地的居住用地溢价率空间分布,从新城拓展区域、到传统主城核心区域、到主城南部依次递减;(2)居住用地溢价率与土地面积和容积率总体上呈现负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094~-0.024和-5.02~1.56,面积和容积率对溢价率的影响均呈现显着的空间差异性;(3)土地级别对居住用地溢价率的影响显着,系数值区间为-5.04~3.52,且呈现出一定的空间不稳定性,大部分情况下土地质量越好,土地溢价水平越好;(4)楼面地价与溢价负相关,系数值区间为-10.19~-4.94,并呈现显着空间差异性,重庆市主城区的居住用地市场总体表现理性,不存在过热现象;(5)竞价企业数对居住用地溢价率的影响十分强烈,系数区间为14.74~20.29,新城拓展区域相对更为激烈。为了进一步体现本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本研究分别从土地溢价最高控制标准的测算和成本法中差异化测算土地增值率等方面进行了应用探索,为政府在土地政策调控或是实际地价评估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地价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蒋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基于GWR模型的城市住宅地价空间分异研究[D]. 张洁. 浙江大学. 2012
[3]. 呼和浩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研究[D]. 庄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4]. 北京市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研究[D]. 王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5]. 城市交通对住宅地价的影响研究[D]. 侯玉亭. 北京大学. 2007
[6].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曹天邦.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 武汉市城市地价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 李璐. 华中农业大学. 2008
[8]. 基于GIS的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 马丽娟. 新疆大学. 2009
[9]. 城市群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互动机理研究[D]. 周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10]. 城市居住用地土地溢价率空间变异规律研究[D]. 李磊. 西南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