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翁小东 浙江省瑞安市飞云中学 325200
摘 要:本文以《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实践为例,设计三个教学环节:经历探究活动,在体验中感知观念;运用任务驱动,在问题中关注观念;通过由“个”向“类”迁移,在内化中形成观念。使观念建构与具体知识学习互相融合、相互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关键词:观念建构 科学教学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一、基于观念建构科学教学的意义
“看法”、“想法”是观念,“为什么这样想”也是一种观念。观念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观念的形成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科学观念是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科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科学观念建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科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性,逐步形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初中科学课程——生命科学中重要的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1]基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念建构的教学实施,可以将学生之前之后所学的知识建立联系,使知识的习得能产生持久性的影响和迁移性价值,从根本上扭转“知识本位”教学所带来的知识学习的短期效应,促进学生对知识深入、持久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于观念建构科学教学的实践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课是浙教2011年版九上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2节内容。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将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具体知识学习串联起来,在观念的引领下学习具体知识,在具体知识学习中概括提升形成观念。观念与知识互相融合、相互作用,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011年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对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各层次水平的界定,其中体验性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参与、反应、领悟。[2]观念的形成正是属于“领悟”层次,根据三个层次目标设计相应的三个教学环节,如下:
1.经历探究过程,在体验中感知观念
学生的认知过程总是从第一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根据课标中的层次界定,第一个教学环节以学生“参与”为主,为此本节课设计一个体验活动——“体验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以“食物在口腔中是如何被消化”为问题开展体验式探究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知。
活动分三个步骤:一是咀嚼前观察口腔的结构,预测该结构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将面包放入口腔中咀嚼一分钟,感受面包在口腔中的变化;三是交流活动中体验,建构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的概念,体验口腔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食物的消化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人体对食物的摄食、消化、吸收是每天都能接触到,但由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是在人体内部进行,学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课堂安排体验活动,一分钟的咀嚼,学生静静体验在生活中容易被忽略食物消化的过程。正是这样的体验不仅唤醒学生对消化已有的认知,同时又获得全新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对食物消化过程的描述看出不仅有感性的体验如:黏黏的、软软的、甜甜的;更重要的是已经尝试用科学证据的角度来描述如:颗粒大小发生改变、无味变得有甜味。在学生体验、交流中自主建构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的科学概念。
2.运用任务驱动,在问题中关注观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是确定任务,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教师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指导学生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
为了达成学生“能够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的教学目标。本环节以任务单为线索、以课本图4-18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为主要信息资料、以解读图4-18并完成记录单填写为任务,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等学习形式,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关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任务单有三部分组成:
(1)读图完成下表填写。(2)根据表格简述三大营养物质消化过程;评选出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并说出理由。(3)消化系统中器官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功能相统一?
下面两张是较典型的学生记录情况:
第一位表格学生对填写过程的解释:胰液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消化,所以我刚开始填写消化场所、消化液流入的场所时,把胰都填上。后来我们小组的其它同学告诉我胰腺是消化腺不是消化道,胰腺只是分泌胰液,食物没有通过胰腺,所以消化场所中的胰我都划掉了。
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用表格填写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聚焦核心信息,排除其它次要信息的干扰,帮助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表格记录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填写过程中的涂改信息,更是反映了学生思维冲突发生的过程,我们必须让学生将这个过程再次呈现出来,促进学习的发生。表格填写的信息是完成任务单中第二个问题的依据。将表格中的信息连接起来,通过自己语言加工,就可以将静态的符号转变为动态的食物消化过程。
生:淀粉先在口腔中有唾液参与先消化,后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的参与最后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先在胃中有胃液参与消化,在小肠中在肠液、胰液的作用下最后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只在小肠中有胆汁、肠液、胰液的参与最后消化为脂肪酸和甘油。
表格还能将小肠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学生通过对表格信息的汇总,不难发现小肠作为最主要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胆汁、肠液、胰液都流入到小肠中,三大营养物质最终在小肠中被消化。通过学生对“最主要消化器官评选”问题的解答,完成小肠结构的特点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到“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的存在”的科学观念。
任务单中的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以牙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统一为例,启发学生去寻找更多的证据关注并支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在消化系统中广泛存在。
3.通过由“个”向“类”迁移,在内化中形成观念
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出“范例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应使学生获得系统的认识,而不是记住所谓系统性的知识材料。“范例教学”四个环节:(1)范例地阐明“个”阶段,(2)范例地阐明“类”的阶段,(3)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4)范例地获得切身经验的阶段。[3]观念形成的关键就在于对“个”阶段获得的认识进行归类、推断,实现由“个”到“类”迁移,认识到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性,从而形成对这一类事物的认识的观念。“个”就是具体事例,“类”是一系列具有共同特征的事例。口腔结构与消化功能、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等都是“个”。在“个”范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已经从最初的浅表观点提升到一种可以意识的水平。这时需要设计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实现“个”向“类”的迁移,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念不仅广泛存在、并且非常有效,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这才能由知识形态的科学观念向个人形态的科学观念转变。
设计的“脚手架”就是学生独立设计小肠结构模型。活动要求:小肠不仅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主要的吸收器官,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为了能与“最主要吸收器官”功能相匹配,你认识小肠应该有怎样的结构特点?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画出小肠模型。
模型设计环节,就是让学生与自己对话,用“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观念为指导,唤醒学生以往的学习吸收类器官特点的经验。将这些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尝试寻找这些具体知识背后的规律,用自己的画图或文字描述表达,在内化中形成属于自己烙印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学生的典型作品:
学生的作品虽然形态各异,通过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讲解不难发现有其共性之处:(1)小肠壁通过一定的形式(或像肺泡、或似根毛细胞、或同大脑皮层的回沟)增大表面积;(2)小肠壁都很薄(单层细胞构成);(3)布满毛细血管。以上的共性之处正是小肠完成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小肠绒毛概念的建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念的形成,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本节课在课堂练习环节,通过两个课堂练习,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范例地获得切身经验的阶段”。感受“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观念不仅是一段话,一个科学知识,更是一种思维、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的精彩回答,也证实了通过活动体验、任务驱动、自主内化的观念建构科学教学是有效的。
练习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如下图(图略),肾单位中负责重吸收作用的是肾小管。根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判断a、b、c中哪个是肾小管?
练习2:2013年TED(科技 娱乐 设计)大会上年仅15岁少年杰克安德拉卡依赖网络,利用四年的时间发明了早期胰腺癌探测仪而获得表彰。你认为杰克安德拉卡为了完成探测仪的发明,需要查阅哪些资料?你对这个事件有什么看法?
观念的形成与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同,往往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能达成的,需要整个初中学段不断积累、强化。但观念建构的科学教学也具有科学教学的一般共性,如:活动性、问题性、探究性等。本文只是以食物消化与吸收一课教学实践为例,对基于观念建构的科学教学模式只进行了粗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其合理性有待教学设计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希望它能引发同行们的研究兴趣和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林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2]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陈志伟 中学科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9。
论文作者:翁小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观念论文; 学生论文; 结构论文; 小肠论文; 功能论文; 科学论文; 食物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5月总第15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