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拥堵、交通污染、交通事故已成为城市交通病,发展绿色交通就是要改善这些弊端,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本文结合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特征,分析了绿色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实施方法。
关键词:绿色交通;道路规划;理论;实施;中等城市
1 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背景与内涵
1.1 中等城市交通面对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36.2%,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46.7%;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世界平均城镇化率约54.9%。16年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近20%,而世界平均城镇化率增长幅度还不到10%。但过去我国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以“摊大饼”方式进行的,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生产城镇化快于生活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快于社会城镇化”的突出矛盾。而在城市交通方面,虽然道路网扩容、道路面积增加的速度不慢,但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却严重失衡,交通拥堵不仅发生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同样出现拥堵,尤其是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间更为严重。交通拥堵不仅带给人们时间上的浪费,也显著降低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带来严重的尾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以及多年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率,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制约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
1.2 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缺陷
在上述问题的背后,反映了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的不协调,同时也说明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不足。因为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只关注如何满足交通需求,很少关注交通系统主体人的需求,也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虽然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也提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但也只是宏观的层面,在微观层面并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和完整的实施步骤,尤其是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很少涉及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等慢行交通的规划。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没有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交通规划方法,实践中许多中小城市盲目学习大城市的交通规划方法,结果城市交通体系搞得不伦不类。
1.3 绿色交通理念及规划理论
绿色交通是一种低污染、适合城市环境的交通系统,也就是交通与环境、社会、资源、未来协同发展的交通系统[1]。绿色交通的核心是创造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交通系统[2]。绿色交通规划理论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人本思想、系统思想而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转变传统城市交通规划思想,促进交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并建立与城市交通容量相适应的道路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交通污染,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人本思想的实质是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价值,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交通环境。系统思想是研究整体与局部或个体协调关系的方法论,城市交通是人、车、路、环境的系统,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系统工作效率,正需要系统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指导规划工作。
2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特征与体系构建
2.1 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特征
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等城市是市区常住人口规模为50~100万的城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等城市与大城市(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小城市(常住人口50万以下)在城市规模、用地特征、居民出行特征等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用地布局多为集中式,集中连片布局使居民工作生活的空间范围相对狭窄,出行距离短,用时少,为步行、非机动车交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公共交通服务以公交车为主,轨道交通工具比较少见;三是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其他用途用地混合程度较大城市高,居民多数就近上学和就业。
2.2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体系的构建
通过以上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特征可见,中等城市具备发展绿色交通条件,并以慢行交通、常规公交系统和绿道系统更为适宜。首先,中等城市规模比大城市小,出行距离较短,所以应结合城市道路网构建与城市道路网协调的步行交通和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等)交通系统。其次,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公交网络系统。与大城市相比,中等城市公交线网不够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居民利用率不高,所以政府部门应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并结合公交需要进行路网架构改造,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而且公交线网应分级设置,围绕公交站点开发土地。再次,合理发展绿道系统。绿道系统在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所以是中等城市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途径。
3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的实施方法
3.1 现状调查与交通预测
中等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的现状调查包括城市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居民出行OD、城市道路网状况、城市交通流量、绿色交通现状等内容。通过对居民出行OD交通量的调查,可以得到全市居民出行总量与出行特征的结果,再结合城市征用地规划,采用“四阶段法”预测城市交通需求。
3.2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中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空间类别包括慢行核(居住小区、商业区、学校)、慢行节点(过街天桥、过街地道、平面交叉口、特色街角等)、慢行廊道(步行、非机动车道)和慢行区(慢行的核、节点、廊道的集合)[3]。规划措施包括:利用分隔带、铺面材料、断面高差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合理设置人行道、人行横道,并尽量与绿化带结合;设置商业步行街;设置旅游休闲自行车专用车道;在慢行交通节点设置人行立交等。
3.3 公交交通系统规划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公交系统规划方法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根据城市公交需求的预测结果,运用数学优化方法求得最优线网。在规划过程中,既要消除公交服务盲区,也要降低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公交站点布局影响居民出行的便捷程度,所以布局时尽量与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交线路间换乘量结合起来一并考虑,并重点考虑换乘系数、站点设计、公交车辆配置、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等内容。公交专用道主要用于高峰期使用,并以交通标线隔离。
3.4 绿道系统规划
绿道一般经由河流、景区、集镇等廊道而建立,并设有供行人、自行车进入的景观游览线路,所以应利用现有线路,并结合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项目进行规划。规划时应该突出城市资源特色,并通过整合文化旅游等资源,把城市建成一个大景区。绿道规划要通过现状分析,找出潜在的绿道节点和线路,再经过评价筛选确定线路布局形式和绿道类型,最后制定绿道系统专项规划。选择绿道要综合考虑生态、交通、文化和经济4大功能,并按景观类型分为河流型、山地型、风景线路型和城区型。
4 结语
绿色交通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环境和谐、居民身心健康,所以要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入手,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中等城市具有与大城市、小城市不同的特点,应结合城市特点,按照绿色交通的内在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实现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创造更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汪卓,谷凤瑞.基于绿色交通发展模式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以徐州新城区绿色交通发展规划为例[J].江苏交通科技,2016(2):17-20.
[2]胡松,吴海俊,赵林.绿色交通理念在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实践研究——以《迁安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为例[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3):128-132.
[3]陈大鹏,魏炜.中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3):72-75.
论文作者:陈名锋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4
标签:交通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系统论文; 中等城市论文; 公交论文; 城镇化论文; 《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