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有了极大的飞跃,国民的用电需求也在迅速增长。这对电厂提出了更高的供电要求,加大了电厂的供电难度。但是我国城市附近的电厂数量已经到达一个瓶颈,在电厂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电厂就要提高自身的发电效率,同时还要注意电厂的安全性。在发电时安全运行电气设备能够有效的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进而增强电厂的安全性。
关键词:提高;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引言
由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气控制系统的科学管理以及有效应用,可以在根本上提升电厂的经济效益,降低发电厂成本,同时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稳定工作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基于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对其进行系统管理,保障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文章结合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重点要求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对策。
1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概述
1.1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特点
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只有基于稳定的电气设备基础之上,才可以保障其安全效能高,因为电气设备具有结构复杂的特征,对此在实践中要加强对过渡信心控制与处理,保障其满足实际的运行需求,这样才可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2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构成
1.2.1硬件设备
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是系统随机配置的,通过少量通信以及硬接线燃机—汽机控制系统以及分散控制系统开展工作,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
1.2.2网络结构
在电气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实时监控网络以及厂级监控信息网络,在实践中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与保持。同时在时间还能中,通信结构可以将厂级的信息监控网络以及机组的控制网络进行系统的链接,可以获得各种实时数据信息,产生双向的数据通信内容。
1.3现阶段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具体要求
在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电厂对于内部的电气控制系统管理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其呈现着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特征。在实践中基于电厂规模大小的不同可以将控制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分别为机组、厂级以及现场设备三个级别。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DCS系统,此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可以在根本上提升电厂管理以及运行的质量与水平。主要就是因为此系统的性能良好,在各个领域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优化传统的电厂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电厂运行管理的监督管理以及控制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问题。在实践中对电厂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主要如下:要推动电厂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保障整个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通过分层次以及分阶段的结果设计,合理的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以及适应性,不断的拓展完善,保障整个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有效开展;控制系统必须要具有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对电网的运行状况以及问题进行及时的监督,合理控制;在系统出现故障与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完善,对其进行维修处理,要灵活的应用各种及时手段对其系统进行升级以及优化处理;控制系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检测功能,可以及时检查各种设备,在出现故障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报警处理,避免因为施工环节故障影响整个操作系统功能。
2完善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配置和管理工作
2.1完善电厂DCS系统建设
在对电厂的DCS系统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将FSSS、DAS、SCS等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构建起一个总系统。以此,DCS系统的重点功能部位和关键结构才能被有效的建立起来,才能完善DCS体系建设,以达到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监控和调节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DCS系统建设过程中,还要建立起相互协调的配套系统,是DCS体系可以独立运行,并且在这一体系中,各个单元和组件都是独立存在的,能够在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不至于影响整个机组正常运行。
2.2对电厂电气I/O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
首先,要对这一系统的通道连接问题进行优化,优化DCS系统组态,从而可以发挥DCS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实时监控的作用,从而能够对主机和I/O系统的网络和逻辑关系进行控制,提高DCS系统运行的协调性,并使I/O系统的风险降低。其次,在对I/O系统进行优化过程中,需要将I/O采集柜设置到相应端口中,并借助局域线缆或者专线完成A/D的信息转换功能,保证I/O系统能够平稳运行,使电厂电气控制方式能够得到优化。
2.3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现场总线形式进行优化
一方面要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设计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还要了解电气控制系统的特点。在对现场总线进入电气控制系统的范围进行预留是,一定要采用冗余和灾备相结合的方式,使得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升级空间更广阔,为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的提升做准备。同时,还可以对数据信息的接收和发送方式进行多层次分析,达到对I/O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的目的,并将相关通信、保护和控制等功能整合到系统中,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支持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管理
3.1做好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供电形式需要高压和低压2种电源,只有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供电设备和网络进行优化,才能使低压控制和高压保护,以及电压补偿措施更具针对性,从而使得电气系统可以稳定供电,提高运行效率。另外,还要对一些关键装置,比如开关装置、励磁装置和保护装置在运行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构建一个基础运行平台,保证系统运行的平稳性,为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3.2对电气控制系统的接口进行有效处理
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必须要和DCS系统、MIS系统、DEG工作站和电厂局域网中的相关结构和功能进行“互联互通”,所以,在电厂履行系统管理职能和实现电气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个系统之间的结构和部件之间的接口进行有效处理。并且使用I/O卡件和其他多功能卡件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并应用到电气控制的各个环节之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电气控制效率,还能降低因数据转化问题而造成的运行风险,从而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3.3对电厂基础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态进行优化
对于电厂来说,基础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不但在系统上相互关联,而且在功能结构上也能进行交叉,因此其两方面具有深层关系,所以,要想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就要从优化系统的组态方面入手。可以对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独立性运用系统性方法进行定义,提高相关装备和仪器的整合效率,保证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和平稳运行,让电厂基础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态形式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电气控制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可以保障电厂的稳定运行,对此在实践中要优化完善现有的生产技术与手段,全面发展以及完善电气控制系统,通过时钟统一、采用集散控制系统的接口进行电气设备监控处理、电源控制等方式,提升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继而在根本上推动我国的电力事业的稳定发展。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电厂电气控制系统正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与I/O系统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了以DCS为核心的智能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庆贺.关于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工业设计,2016(01):168+170.
[2]任泊冰.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8):176-177.
[3]范勇强,张国军.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210.
论文作者:房卫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电厂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