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美国大学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在美国大学课堂,教师特别注重通过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有理性思维、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美国高等教育教学独具特色,其主要有指导性的案例、问题解决、项目任务、知识理解、多种选择性的信息加工和真实情境教学等方式。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悠久的知名大学,在教学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享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中,笔者将以哈佛大学为例,阐释美国大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特色。 一、基于指导的案例教学 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朗德尔(C.C.Langdell)创立了案例教学法,被誉为案例教学法的先驱者[1]。经过推广,案例教学法现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基于指导的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再现案例情境,通过学生深入角色,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就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也称作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 在哈佛大学的“案例学习”课中,教师常邀请一些校友或者有经验的教师来开展案例教学,让他们分别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模拟或者重现现实中的教学,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研讨得出结论和建议。教学中,指导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发放特定的案例及案例背景知识让学生提前阅读,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后进行分析和思考。第二个环节是教师营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或者教师讲授或模拟案例后要求学生围绕关键性问题进行批判性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根据对某种原则或原理内核的深入认知来思考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或者讨论。第三个环节由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归纳与评价,让学生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进而通过理性分析来建构模型。 基于指导的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案例来源真实,有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教育价值。案例的真实性、客观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中的能力。第二,案例具有典型性和目的性。教师给学生的案例通常具有某一类现象或事物的本质属性,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分析这种案例来理解专业知识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第三,教师提供大量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教学案例的内容因教学的目的任务而异,但每个案例都有一个中心或主题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第四,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一定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解释、分析与比较。教学中特别强调对案例问题进行模型化,找出其中的关键性特征,鼓励学生提出观点并对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理解。第五,通过分析结论促进学习迁移。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例具有迁移的基础,学生在分析、解决一个案例后,通常会在头脑中形成案例解决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案例解决模型,这样的模型和思考顺序可以迁移到今后类似的问题或案例中。 借助案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和观点,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知识运用的实际问题情境,观摩问题解决程序,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原理、规律和方法,从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培养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 认知心理学派梅耶(R.E.Mayer)认为,当问题解决者想让某种情境从一种状态到达另一种状态,但又不知道如何扫除过程中的障碍时,问题就产生了。[2]问题解决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形成冲突,产生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组织和应用原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而创建新的问题解决模型的过程。 在哈佛大学研究生“教学设计”课中,教师出示了五年级“科学与技术”课中的教学设计——生命的适应性,要求研究生体验问题解决的教学。 教师先给出一幅图,图中描述了一块林地中不同种类的树:橡树7棵,松树10棵,桦树7棵,杉木2棵,枫树1棵。当松鼠搬到这个地区时,它们从一棵橡树上收集橡树子后储藏在地下。问题:下面哪个图最好地代表了20年后这块林地树木种类的情况?随后教师给出了四幅图:第一幅图与原来20年前的图一模一样;第二幅图中橡树5棵,松树0棵,桦树0棵,杉木13棵,枫树5棵;第三幅图中橡树1棵,松树16棵,桦树7棵,杉木2棵,枫树1棵;第四幅图中橡树11棵,松树11棵,桦树3棵,杉木3棵,枫树1棵。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说出选择某答案的理由。最后,学生达成一致观点:一是需要明确这些树的生长周期;二是需要了解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空间;三是需要知道这些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四是需要知道气候、水、土壤、气候和动物等环境变化对树的影响。 通过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教师会告诉学生: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通过问题的讨论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促进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认知困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缩小范围,为问题选择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以高水平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教师给学生提供或低或高的支持。教师需要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学习支架。第二,师生一起工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释问题、表征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策略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有逻辑地分析问题中的各项关系和条件,让学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和解释,分析行为与目的之间的因果逻辑,尝试给问题建立目标、空间、因果关系和时间的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第三,总结和评价。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评价,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是否有效、策略是否能够迁移以及是否能在原有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发现——建构合理的解释——运用现有的知识证实、检验发现”等过程提高了自身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理解和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 项目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学者基尔帕特里克(W.Kilpatrick)于1918年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正式提出。1935年,德国学者佩特森(P.Petersen)翻译了基尔帕特里克的“项目教学法”,并与杜威等人发表了一篇题为《项目计划——基础与实践》的论文。随后,项目教学法在欧洲教育界重新获得重视。[3]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驱动学生参与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在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不是完成的任务结果,而是完成项目过程中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创新的过程。 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一节课中,教师布置评价主题任务让学生讨论:怎样评价结构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评价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隐性表现如何评价?考虑评价的功能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对开放性的结论如何评价?教师让学生回忆并讨论体验过的真实情境,如骑车或者做实验时是如何被评价的、评价时集中了哪些任务特征、什么角色能够促进真实的评价。最后,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教学评价涉及的要素。一是评价的水平和因素。评价分为实习、新手、熟练和高级四个水平;因素分为承认个体的贡献(个体成员观点的贡献程度、反映个体贡献程度的成果、个体成员承认其他成员对他们学习的贡献的成果),解决分歧或一致性的问题情况(不同争论的接受程度、个体成员表达不同观点的团队气氛程度),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小组的预期目标达成和被承认程度、个体成员对任务的接受和了解程度),最终成果与学期总项目的联系(最后的成果和个体成员工作水平程度)等。二是建立五个“W”评价模型。一是为什么(Why):为什么进行学生学习评价?怎样结束?目的是什么?你评价什么?通过评价应该获得哪种信息或知识?二是谁(Who):评价谁或者评价什么?谁做这个评价?你鼓励学习者自我评价什么?对他们的内容知识和思考过程如何评价?三是什么时候(When):什么时候评价?在不同时间评价的作用是什么?你怎么从不同时间的评价学会不同的事情?四是哪里(Where):在什么地方进行评价?在某个地方什么观点支持评价?有没有其他地方有利于评价?五是什么(What):什么是评价中最重要的?怎样进行有效的评价?怎样提供好的评价信息? 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通过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动机。教学刚开始时,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知识和概念,而是教师将学习任务列在PPT上,设置一个项目任务列表给学生。二是设置探究情境让学生猜想并尝试单独在笔记本上回答。三是通过理清思路的争论过程对问题进行深入加工。学生在刚开始争论时肯定会出现混乱,而争论可能让问题变得清晰而更有逻辑。学生通过争论和对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对概念的理解。四是提供时间和帮助,充分利用学习工具和本地资源,让学生分别举出正例与反例并进行比较。五是创造产品。教师让学生画出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图,进行小组访问并指导。各个小组进行分享与交流,教师最后给出他自己的答案和理解。六是评价性的教学指导。教学评价要基于对表现的理解:对学习者表现的比较、基于标准的参考以及对项目任务完成质量的诊断。 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要遵循可行性、价值性、关联性与有意义原则,用项目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与检验,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项目任务驱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广泛参与、完成任务的机会,在创造产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群策群力,从而培养了他们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知识理解的教学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帕金斯(D.Perkins)提出“理解性教学”的概念。自此,“理解性教学”成为当今世界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理解是学习的基础,是认识事物本质过程的思维活动。总体来说,理解就是从知识的本质出发来探讨知识的原理及应用。基于知识理解的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事物的内在本质对现象、事实和数据进行全面、可靠和合理的解释说明,并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不同环境之中。 哈佛大学给出了“为理解的教学”模式的框架(见表1),以便于教师个人或合作进行课程设计。 在教学中,由于有些概念难以被学生所理解,教师需要尽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事实。例如,有的教师善于形象举例或者运用表情及生动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有的教师通过绘制图画、卡通人物、典型的图形以及不同的视频来替代抽象的信息,这对学生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阅读和观察也是适用于不同学生的理解方式。 基于理解的教学表现为建立和展示理解,并通过学生反馈修正他们的推理和理解。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是明显的理解性目标,提供的问题同时有收敛和发散的,教师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答案,让学生使用不同的认知技能进行理解,如回忆、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4]第二,教学通过理解促进概念改变。概念改变有四个关键因素。一是不满意。学习者首先意识到认知冲突,他们现有的思考方式不能解决问题。二是可懂度。概念不仅被理解,学习者还能反馈、争论并将概念解释给其他同学。三是合理性。新概念必须比旧概念更容易理解,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当新概念被应用时能够快速提取,学习者认为对新概念的理解更适合他们的思考方法。四是成效性。新概念不仅能够解决当前问题,还能够用于开放性的探究。[5]第三,基于理解的教学从兴趣、模式(计划或模型)或者学习策略三方面考虑。在概念理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对现有概念不满意,冷概念与热概念之间发生了改变,这时需要使概念形象化,通过解释、示范、应用、评价、分析、比较和对比、关联、概括化、批判等认知方式对概念进行非线性的叙事。第四,在理解性教学中,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的想法。所以,教师要主动去问学生所理解的和他们所学习的有什么不同。第五,以新的技术来支持学习。有时,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以新技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真正含义。第六,教师需要经常开发一些新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生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件事情。 基于知识理解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促进了学生解释、证实、推断、联系、运用、迁移等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基于多种选择性的信息加工教学 基于多种选择性的信息加工教学是以多种渠道信息加工方式为核心,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活动场景或学习资源,调动学生多感官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哈佛大学一节“教学游戏设计”课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他设计的语言学习游戏,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游戏进入西班牙语的学习情境。在电脑游戏中,学生以游客身份到西班牙旅行,他需要在旅行中搭车、问路并购物,在不同的情境中要用西班牙语与本地人进行交流。玩家交流时如果发音正确,电脑中的人物听懂了会作出正确的反应;如果发音不正确或者不会说可以点击“帮助”来学习语言后再次在情境中使用。游戏要求玩家的语言符合异国旅行中所要求的标准后才能顺利返回自己的国家。游戏结束后,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出建议。 教育游戏教学就是一种基于多种选择性的信息加工混合教学。它通过模拟的社会环境提供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将新的科技和学习游戏融入课堂;给学生提供感官信息的多种选择和多种信息的展示方法,提供可交替的听觉信息和视觉信息;注重自由轻松的学习气氛、动机驱动和情感体验,尊重文化背景,针对不同水平的个体层次给予多种选择性,如多种语言选择和更多的策略选择、鼓励合作与参与、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 基于多种选择性的信息加工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利用多种学习信息通道进行学习的可能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负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电脑上通过声音、短信、视频和图画进行反馈性评价,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与教师、同伴分享彼此的观点并及时得到反馈与帮助。 六、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 美国学者杜兰蒂(A.Duranti)等人认为,情境学习具有四个层次:学生处在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社会背景框架中,体会到情境中重要事件的意义;学习者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指向对情境中重要事件的学习和讨论;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挖掘与重要事件有关的信息和内容;产生能够迁移到其他情境的一般性知识。[6] 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指的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境来呈现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知识学习过程及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一堂真实历史情境再现法律课上,教师设置了18世纪的法律审判历史情境。这个审判案例具有启发性,能够驱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判例后还原18世纪的法庭组织审判。控辩双方根据法律各自确定辩词进行陈述与反驳,并收集事实和证据以支持陈述,陪审团最后形成判决决议。然后,法律小组再带着结论回到教室,不同的小组成员进行再分组,不同案例的组员再组成几个小组进行案例间的分享,教师访问、指导各小组。最后,各组讨论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主要通过头脑风暴法来改进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真实情境。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分组,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规定预期的行为、角色扮演和时间限制。二是文献阅读。学生要根据真实情境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并且阅读相关资料。在查找、收集、阅读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文献阅读材料要适合学生的能力和项目目标,包括课本、大众杂志、文章和历史档案材料等。三是辩论性学习。根据一个辩论主题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每一个辩论方有3~4个学生,同时教师为开放性的陈述、反驳和结束设置明确的时间,确保陈述人在陈述时不受干扰。学生要学会用证据与事实说话,用逻辑进行推论。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讨论中学生进行观点的辩驳与对质。然后,各小组再带着各自的结论回到教室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则分组指导。最后,各小组统一在全班提出讨论观点。四是通过反驳与总结,汇总不同的观点与视角,完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总结中,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促进对当前问题的思考与完善。五是善于抓住主要事件线索和关键事实,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存细,进而画出事件的历史脉络。例如,在历史法律事件情境的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读一些材料或者看一些视频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画出历史事件的线索与主要关键点来分析关键的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总结概论、分享观点。 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体验丰富、复杂的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对知识深层次意义的理解和建构,促进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反思等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在新情境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美国大学教学特点_教师评价论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美国大学教学特点_教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