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对于工程管理工作来说,其系统管理工作和寿命管理工作,受到不同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关注,一时成为社会热点讨论话题。工程管理地思维已经开始在当下社会不同领域广泛应用,增加了管理的创新性,突破原有管理弊端,实现工程项目周期发展最大目标,保证了工程项目质量。
关键词:工程管理;管理思维;全寿命周期管理
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
1.1工程管理系统思维
所谓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主要是将单一、独立的系统思维采用更加科学、先进的方式集合起来,更重视系统思维之间的联系,同时对研究独享以及工程管理的整体性、关联性十分关注,重视以全局为角度对事物进行思考,采用在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实现工程管理的多样性,同时增强系统思维的创造性。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积极从全寿命期为出发点,对工程管理的全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将各种个体管理思维进行统一,实现全寿命期管理目标的优化。工程管理系统思维是结合系统的方式对工程领域发展进行思考,非常注重系统目标的一致性、系统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工程管理功能的整体性,从而提高工程管理质量。
1.2工程全寿命期管理
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是指建设工程从最初的策划决策到建设实施的各个阶段的全寿命期方面进行分析管理。由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工程管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全寿命期工程管理至今只能作为一种实现建设工程全寿命期管理最小化的指导思想,指导整个建设工程的投资决策及各阶段方案的选择,是一种全方位管理理论。其中具体包含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规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设计、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控制、维修等。积极对工程实施全寿命期管理,将管理目标放在全系统中,采用集中、统一化的系统管理,改善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同时真正实现工程管理的价值。
2以往工程管理的思维存在弊端
2.1价值观弊端
当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给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包括理论和知识。以往的管理价值观,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失去了管理的实际价值。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利用不同形式的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自身经济和效益发展为目标,来进行管理工作。项目工程这一管理形式的产生,影响了管理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在管理时较为关注管理结果和成绩,没有增加对管理过程关注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面子工程现象,对工程建设发展忽视,影响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2目标弊端
传统管理方法和理念目标弊端,主要是在发展工程中,缺失对目标包容性的建设,导致实际管理工作不能体现出管理的要求和全新理念。对于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具有自身价值特点,这一价值特点可以在发展中和实际经营和管理时体现出来。但是,以往的管理方法和价值观具有自身弊端,无法体现管理的时代性。传统的管理主要是建立在决策基础上,结合决策特点,设计管理目标和计划,把设计和建设划分为不同的小细节,循序渐进的完成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导致不同管理体系和部门联系性较少;管理模式和方法降低和不同体系联系性,导致其管理目标出现差异,增加了管理难度,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工程管理目标。另外,站在管理工作人员角度来说,在进行管理设计和方案构建时,关注企业局部发展进程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工程全寿命关注,管理目标和工程周期矛盾增加,减低工程建设价值,阻碍了项目工程发展进程。
2.3思维弊端
工程项目管理的思维弊端,主要体现在其管理工作中和控制工作中,这二者理论观点不同,其思维形式局限,影响了管理效率和建筑周期。现阶段,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和控制工作是热点话题,不同研究人员想要改变这一传统思维弊端,没在其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对于项目工程管理工作,要想实现自身思维转变最大目标,就要增加社会大众实际需求了解,保证其满足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实现我国项目工程发展目标,确保管理效果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工程程全寿命周期管理
3.1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的系统构建
3.1.1各阶段管理工作
按照建设过程在寿命期限内的不同寿命状态,可以将工程的管理活动清晰的分为策划决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几个方面。从管理内容方面,又可以分为项目决策、投资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建设合同、施工技术、工程质量、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中相对分散的各环节管理,全寿命周期管理重视各管理环节之间的客观联系,追求对项目全部价值的整体把握。因此,在管理活动开展之前,项目的总负责人应该对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重点关注管理的集成效果。在管理过程中,应该重视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促进管理信息与管理活动的有效集成。
3.1.2管理的理念方法
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的理念即在工程管理活动开展的任何一个环节或阶段,都必须放眼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不仅仅要重视工程的建设阶段,更要重视工程的运营阶段。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确立工程的整体价值最优目标,在保障工程整个过程安全、健康、稳定的基础之上,重视资源的节源与环境的保护,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在管理中,要以集成化为主要手段,合理的将工程管理的各个过程与环节统一的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具有极强系统性与连接性的管理体系,使工程实现工程整体的最优经济与社会效益,保证工程经得起时代发展的严峻考验。在对工程基本价值规律的研究方面,工程管理系统思维具有突出的哲学表现,从思维整体的角度去探索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目标体系方面,理性思维在全寿命周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从工程的全部周期入手,制定全面发展的管理标准。在现实性方面,现实性的思维通过对各种管理方法的集成运用,有机的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整体目标。
3.2全寿命周期工程管理的协调
3.2.1目标一致性
不同的工程项目,其工程体系不同,组成部分也会相应的有所区别。但是,总体来说,它们所服务的对象都是建设项目的总体功能。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这些管理目标被主观的离散,导致各管理环节的管理目标不一致。而全寿命周期管理重视的是将所有的部分构成管理目标集成到全寿命的整体目标上来,不但保证工程建设阶段的效率与质量,还为后续的运营维护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石。
3.2.2结构合理性
在管理目标协调一致的前提条件下,应该协调管理各部分与整体目标之间的关联,使其有机的集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良性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消除管理活动内容各环节之间的阻碍,使之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集合体,发挥出整体的巨大力量,共同向全寿命的管理目标努力。
3.2.3功能整体性
应该在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系统内部各环节、各部分之间的产出能力均衡,对有限的管理资源进行合理的搭配与布置,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整个系统即不缺漏,又不赘余,达到管理体系整体功能的协调与均衡。
4结束语
总之,全寿命期管理在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中作用明显,它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这种管理思维正在不断创新以及优化,不断渗透到工程管理的各个阶段中。基于这种全寿命周期管理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今后工程管理的主流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勇,张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012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3]丁士昭,王雪青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论文作者:冯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工程论文; 寿命论文; 目标论文; 思维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周期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