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运行成本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冯鑫[1](2021)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芳[2](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张贞利[3](2020)在《山东省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在我国施行了三十多年的排污收费制度由于收费标准低、执法刚性不足、容易滋生腐败等原因已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保护税征收迫在眉睫,为解决这一困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难题,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不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转变的改革目标。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有利于约束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减少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提高治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本文围绕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这个主题,以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保护生态环境为背景,阐述了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发展阶段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全面梳理山东省B市环保税征收管理现状,准确定位了 B市环保税征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有税务机关摸清环保税税源底数难度大、中小排污企业自行申报纳税难度大、排污企业申报数据审核复核难度大、税务环保部门间涉税信息传递难度大等问题,并且从排污企业税收遵从度不高、监测技术投入力度不大、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环境保护税配套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在环境税征收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就如何完善和发展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工作,从深化税源管理加强执法检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风险管理、加强数据审核优化纳税服务、完善配套机制强化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对策,这对于提高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质效、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汪鹏飞[4](2020)在《供给侧改革下的XL水务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务作为民生基础设施行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国有企业主导,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加强,污水管理趋严”、“国企改革:去库存、去杠杆、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以XL水务集团为代表的传统国有水务集团也面临发展瓶颈,现有的战略难以很好地指导其发展,亟需战略转型。XL水务集团作为国有企业,虽然实现了香港上市,但是依旧面临一些问题。首先,目前营收增长放缓,市值在同类企业中排名靠后。其很大原因在于业务触及天花板,虽然作为国有企业,有一定垄断优势,但是瓶颈也在这里。其次,目前国家对于污水治理标准持续提高、市场受到其他进入者的侵入。再次,股价低迷,不被投资者和市场看好,其很大原因就是前景、盈利能力等陷入瓶颈。最后XL水务集团目前处于企业发展中的成熟期与衰退期,盈利能力等表现并不抢眼。综上所述,目前XL水务集团自身发展陷入瓶颈,现有的战略难以支持其更好的发展,由此XL水务集团亟需战略转型。同时在在中央导向下的供给侧改革为XL水务集团的战略转型提供了一定思路,本文也试图基于此思路,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等来探究XL水务集团的战略转型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问题所在,即:探讨在当前环境下,XL水务集团如何进行战略转型。本文选择了XL水务集团进行研究,遵循“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目的”、“文献整理收集:学习战略管理理论”、“分析XL水务集团企业发展环境”、“从人、才、物等方面分析XL水务集团内部资源”、“基于供给侧改革制定XL水务集团企业转型战略”、“制定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实施措施及保障”的研究思路来进行研究。在此思路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转型的理论;在战略理论梳理基础上,分析XL水务集团现有战略的不足;然后对XL水务集团外部战略环境和内部战略展开研究;对公司发展优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SWOT分析,再运用所分析的结果对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进行研究和改进;最后制定相应的战略转型和战略实施保障计划。本文研究显示,XL水务集团外部关键因素评价结果为2.805>2.5,说明XL水务集团的机会大于威胁,应该更加充分利用机会来选择战略。同时,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显示,XL水务集团内部关键因素评价结果为2.628>2.5,说明XL水务集团的优势略大于劣势,应该更加充分利用优势来选择战略。由此XL水务集团应该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来进行战略转型。将XL水务集团现有业务进行供给侧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自身竞争力,最后达到走出LZ地区,实现对外扩张。具体来说,供水业务供给侧朝着“智慧水务”方向转型;污水处理业务供给侧朝着“一体化”方向转型。转型后的XL水务集团在供给侧上将更加具有竞争力,通过供给侧的升级来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最后,XL水务集团需要结合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来保障战略转型。包括实施跨区域发展策略、财务策略和投融资模式、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升级技术服务模式、打造企业文化建设。
王学新[5](2020)在《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水权水市场建设作为我国水利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成为节水、管水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流域、省市、水库、大型灌区等水权研究逐步完善,水权工作呈现出不断细化深化的趋势,县域及以下水权工作处于水权制度改革的末梢,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因此,开展县域水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山东省水权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加强县域水权水市场建设不仅是当前深化水利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下水综合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典型区德州市宁津县为研究区,在开展实地调研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县域初始水权分配、交易指导价确定、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及建设效果评价等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完成县域初始水权分配。分析了宁津县自然及社会经济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构建以经济、社会和地下水环境效益为目标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将县域初始水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分配。其中,将“含水层稳定性”和“控制地下水源分配”引入优化目标,充分体现出地下水压采的要求,完成了县域包括常规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雨洪水、再生水、微咸水)等多水源、多行业及用水户之间的初始水权配置,实现了水源有协调,水量有落实。(2)确定出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基于初始水权分配成果和县域发展趋势,从可交易水量、水源、交易对象及交易类型等分析了研究区交易潜力,为指导水权交易奠定基础。同时,以农业为重点,开展交易指导价研究,从供需两个角度进行水价测算,分别从供水角度确定出成本水价和调整水价,从需水角度确定出极限水价和承受力水价,以用水户承受能力为依据,按水源类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确定出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范围,形成“基础水价+浮动上限”的水价机制,为农业水权交易决策提供参考,指导水市场实践活动。(3)完善了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根据水市场的性质,在以初始水权分配和确定交易指导价为研究核心的基础上,提出确权机制、调整及应急机制、法律体系支撑、保障体系、交易监管及奖补机制等配套机制,构建起完整的水权体系,共同支撑水权水市场建设,促进水权水市场高效运行。(4)进行了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评价。为量化水权工作效果并进一步推广改革经验,以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基础工作完成性、工作实施效益性和开拓创新性展开构建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采用德尔菲法的原理构造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同时,采用德尔菲法的原理由专家参考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值得到评价等级,代表区域水权改革的效果。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的效果评价,通过总结成果,可以激励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工作。另外,评价体系为县域水权工作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依据。
常雪莹[6](2020)在《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抑制司法地方化,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巡回法庭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开启了我国司法系统发展的新篇章。迄今为止,最高人民法院共设置了六大巡回法庭,覆盖全国各地区,满足了我国当下现实的需要。巡回法庭成立以来,在缓解最高法院的办案压力、减轻信访压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自确立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主要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进行概述,包括涵义、性质及特征、历史发展进程以及组织与安排。第二部分分析了巡回法庭制度的确立背景以及功能,分别着重论述了分流案件减轻最高院办案压力的功能、便利当事人诉讼的功能、桥梁纽带功能以及统一法律适用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功能。第三部分对英国的巡回法庭制度和美国的巡回上诉法院制度进行分析,论述英国巡回法庭制度和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发展过程,并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第四部分对巡回法庭制度在实践中的不完美之处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法,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需要经过实践地检验,巡回法庭的运行成本大,人力资源紧张,并且巡回法庭的受案范围界限模糊,信访压力仍然很大,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对法官的职业保障;因此,提出了几项建议,包括减轻工作压力,明确受案范围,完善信访接待程序,健全监督机制,以及完善对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
谌联妍[7](2020)在《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研究 ——以S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财务共享服务的日益成熟,吸引了许多中国企业管理者的目光,并且开始在企业内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目前财务共享服务在国内已经开始实践并取得积极的管理成效,但财务共享服务的服务质量并没有引起重视。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其服务质量,它是顾客对于财务共享服务的直接感知,也是评价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指标。而服务水平协议正是用于明确顾客与服务方之间责任关系、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工具,对服务水平协议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是衡量服务质量最客观、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并且在以顾客满意度为核心的企业中,每个组织都在努力使自己提供的服务与所被期望的服务相一致,但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方与顾客的共同努力,所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主要取决于服务方对顾客期望的了解,以及顾客对于服务的理解。本文主要采用理论解释、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撰写。首先本文通过介绍有关财务共享服务、服务水平协议和顾客满意度的基础性理论知识,了解财务共享服务的特质,服务水平协议的框架和顾客满意度模型;其次,结合顾客满意度基础理论,与财务共享服务的特点和关键因素,构建适用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模型要素;再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案例分析,即引进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背景,对其签署的服务水平协议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协议中的问题,给出针对性建议。
葛翔[8](2020)在《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一轮司法改革过程中(2014年至今),司法责任制是整个改革的核心,从宏观角度来看,司法责任制改革包含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职业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等改革内容。从规范层面来看,司法责任制又可分解为两个方面,即“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前者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审判独立问题,后者解决的是独立后如何监督、制约审判权的问题。司法责任制中所谓的“审判责任”,不是一项单一概念,而是包含了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权限划分,管理性责任和结果性责任、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等多重范畴的复合性概念。司法审判首先向自我负责,维护审判独立最主要的还是依赖于审判机关本身,审判机关内部应当形成一整套维护审判权独立公正行使的制度性保障。其次,审判权部分程度上要向代议机关负责,即使是西方国家代议机关对审判权的监督制约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在程度上强和弱的区别。最后,审判权要向人民负责。五四宪法第78条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第78条之所以不参照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审判员独立”,可以从意识形态因素、现实司法状况和宪法规范体系解释三方面来分析。之所以强调法院审判独立,而不规定法官独立,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观和法律阶级性的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并非唯一因素,通过集体决策的进路保证司法质量,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伴随中国共产党全面夺取政权的胜利,代表国民党政权制度的“六法全书”体系被全面废除,由此造成国家层面法律规范的普遍缺失;于此同时,1952年至1953年开展的司法改革运动,对旧司法人员的改造也在客观上从司法人员结构上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具体展开产生了深刻影响。从五四宪法第78条的历史背景来看,政权更替、社会面尚未稳定等客观因素决定了审判工作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工具属性,宪法规定“审判员独立审判”是不符合现实的。社会环境,法律的废除、司法人员的调整必然客观影响到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确立法院作为一个整体来行使审判权,在法律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条件下,是保障审判质量的重要途径。革命根据地时期,司法的政策性强调法院是人民政权的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司法审判的人民性,必然会形成分散主义的特征,而要使得审判工作服从政策、服务中心工作、服从群众路线,就必须从组织样态上对司法审判进行必要的约束。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初,将民主集中制作为活动原则,那么在审判机关中就主要表现为集体领导的体制。“人民法院能独立进行审判”而不是“审判员独立进行审判”,也就鲜明地体现了集体领导的含义。法院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民主方面而言,其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判委员会制度,二是合议制。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审判委员会实际上就是合议庭合议制度的扩大。院庭长领导负责制与审委会制度相结合,就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中集中的一面。从我国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审判委员会是从行政机关演化而来的,本质上是党政合一、议行合一、司法和行政混同的产物。所以,法院整体行使审判权往往体现出深厚的行政色彩。在以五四宪法为制度框架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审判机关的责任只能体现为一种整体性的责任,而非个人责任。由五四宪法所确立的法院整体性的司法责任框架所导出的必然是法院组织内部科层制的运行特征。在法院整体性的责任归属模式和监督制约机制下,造成权责不明,审、判分离,司法决策不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司法审判进入改革时期,十八大以后,审判机关逐渐相对地独立于地方其他机关,尤其是独立于地方党政机构的改革方向愈发明显。“司法权属于中央事权”的论断,突出了审判机关的整体独立性。从狭义的司法权定义而言,所谓司法就是“在个案中‘说出法是什么’,也就是在个案中适用法律。”另一方面,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并非所有的权力活动都属于狭义司法权即审判权的范畴。所谓“中央事权的司法权”实际上指:一,从国家行政管理角度对审判机关人财物实施统一管理;二,审判权的普遍性和国家性。司法改革后,审判行政事权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法院实现整体独立。审判权的国家性需要对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进行再认识,法院与人大的关系有别于政府与人大的关系,省以下法官人选的统一遴选并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今后如果由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相对统一的行使法官任免权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审判的监督。法官独立也是本轮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司法独立主要指的是独立于行政机关,而并非独立于立法机关,司法独立最主要的仍然是指法官裁判的独立。改革之后,对现行《宪法》第131条的内涵解释,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理解:法院独立审判不等同于法院整体行使审判权;审判独立原则包含法院独立审判和法官审判独立两方面;法官审判独立是审判活动规律的体现。由此,现行《宪法》第131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含义应当是这样的:即审判权专属于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等其他主体不能行使审判权;法官在审判中参与审判组织独立履行审判职责,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能干涉法院行使审判权和法官履行审判职责。而审委会讨论个案与审判独立原则及法定法官原则仍有距离。基于审判独立原则对审委会制度进行改革,可以取消基层法院审委会讨论个案法律问题的职能;审委会讨论个案法律问题是行使审判权,原则上应当适用诉讼程序;审委会是党对具体审判工作领导的连接点,因此其讨论个案的范围应当是有限的。从法院向人大负责角度来看,一方面,法院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形式空疏,并没有完全发挥人大在监督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人大听取法院报告后对相关决议予以否决,或是对法院审判个案进行质询等等,缺乏法律制度上的支持。法院组织和审判权的内容来源于法律。审判权必须依据法律行使,反过来意味着审判权受到法律的规制,也只能由法律予以规制。基于这样的理由,全国人大作为法律的制定机关,法院因适用法律而向全国人大负有法律责任,同时间接地向人民整体负责,全国人大可以对法院个案审判实施法律监督;而地方人大是地方法院组成人员的选举任命机关,基于选举权而对地方法院实施工作监督,主要是对选举任命的组成人员实施监督,地方法院向地方人大负责只是部分体现了民主政治属性。人大的工作报告制度实际上来源于党的制度。是法院向人大作报告而并不是法院院长。法院向人大所作的报告反映的是审判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而不是审判本身,其直接体现为审判管理举措实施后的司法效能。人大对法院报告的否决,也只能体现为对法院相关审判管理权行使主体的审判管理工作的否定,而不可能直接指向审判本身。司法责任制框架下法院内部的审判管理、监督和考评,则是一种内部责任制度。我国目前对审判管理的定位是案件管理与审判过程中人员管理的集合,其目的和功能有这样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通过案件的管理来完成对审判人员及其他主体行为的监督,另一维度是通过审判人力资源的调整和对行为的监督实现案件公正高效审理。在审判管理、司法行政管理事项上,我国上下级法院之间以及单个法院内部当然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审判管理的功能和目的是为了实现审判的公正和效率。审判流程管理是审判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在流程管理中混同了管理权和监督权,由此对审判独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判管理资源天然地向院庭长倾斜。二是,使得审判流程中的个案监督有可能凌驾于审判组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之上。因此,审判独立原则下个案流程中的审判监督与审判管理应当分离。审判流程中的管理应当符合预定性和集体性要求。审判管理还包括对法官的考评和惩戒。对法官的考评应当立足于对法官的监督,而非对法官的管理。我国现行法官惩戒机制存在不足。从比较视野来看,域外法制强调惩戒程序的诉讼化审理,我国可以将考评委员会作为完善惩戒机制的切入点。司法公开体现了法院向公众负责。司法改革的立足点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其中的一项举措是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司法本身的制度建设和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并不存在一种特定的对应关系,社会公众对司法行为的观感往往有其固有的形成逻辑。司法作为法律实现的途径之一,它在实现法律的社会融合功能的同时,也需要当事人——参与司法的公众——尊重司法并在司法程序中合作。因此,司法审判能否为社会所信任,既取决于司法能否真正促进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同时也受到社会信任和社会合作本身的影响。而当前社会对司法信任不足,一方面源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稳定成熟的社会关系尚未成熟;另一方面社会大众意识大多还未能接受公平合作、平等竞争的现代思维。同时,无限制的倡导通过媒体手段对司法过程进行全面的公开,也是涉诉舆论应对的误区。要转变舆论对司法的不当影响,一方面应当加强涉诉舆论应对的规范建设,另一方面应当强化司法中立,避免司法的道德主义倾向,并注重规则推导,弱化价值判断和经验判断。
陈少敏[9](2019)在《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审批生态体系是行政审批的过程状态、因子结构和内外环境经过简化概括而抽象出来的行政审批标准系统。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建构是在行政审批的事实基础上,通过对内外环境、制度机制、监督系统、人员管理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价值判断和逻辑归纳形成的结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更具有动态性,它的发展取决于行政审批改革中对当地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禅城区“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自2014年起,经过不断的优化推广更新,由行政服务中心为统一对外窗口、受审分离模式、加强各领域管理、完善电子平台、扩充监督途径、健全规章制度等因子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行政审批生态体系。但是,禅城区“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探索,既缺乏顶层的整体设计又缺少理论论证,这使改革面临风险。因此,考虑到改革的系统性、动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本论文试图通过总结基层政府在行政审批改革方面所取得的初步经验,发现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对策,使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得以良性运作。本文的框架结构除开“绪论”和“研究总结与展望”,由四个主体部分构成。第一个主体部分为“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相关理论阐述”。本部分主要界定基层政府及行政审批的含义和特征;解析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内容结构;阐明研究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理论基础,即服务型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第二个主体部分为“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状况概观”。本部分在说明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的目标设定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呈现禅城区创新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进程节点以及“一门式”审批服务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全国标杆性典型的突出成效。第三个主体部分为“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运行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本部分从“架构的束缚”、“管理的阻碍”、“监督的屏障”、“审批的困扰”、“协调的钳制”、“推广的难度”等六个方面审视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运行中的困境,并从“架构定位明显滞后”等六个维度剖析导致困境的原因。第四个主体部分为“优化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对策探讨”。本部分提出“变审为管、化批为服”的优化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思路,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的举措。本文的创新意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行政审批的研究主要以实施过程中单一角度或局部问题为主,本研究从行政审批的系统全局切入,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拓宽了行政审批的研究维度。其二,学术见解的创新。通过对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现状、问题的剖析和优化对策的研究,得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是行政审批模式变革的创新性框架并在现实中可复制推广的结论,这对基层政府承接事权下放事项的发展带来新突破。其三,政策建议的创新。文中提出的优化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思路和举措,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琪[10](2019)在《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能源,风能比较清洁,不会排放污染空气的气体,也不会因为能源价格上涨而引起使用成本的增加。和其他形式的能源相比,风能除了对环境比较友好,还能够带来比较好的社会效益。自从风力发电开始出现,就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对这种发电形式给予一定的鼓励,在这种情况下,风力发电将会得到长远的发展,通过这种形式的发电方式,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利用数量将会显着的减少,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总量的角度来说,我国具有充足的风能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和其他发电项目相比,风电项目具有比较高的初始资本,维修也比较困难,电网系统的调峰也比较困难,这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重要的不利影响。基于以上的背景,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研究风电项目成本降低的因素,继而使电的成本降低,为风电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是具有研究意义的新课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H公司A风电项目,在我国的电力经济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背景下,对企业发展环境和企业成本管控现状进行分析,对风电场建设项目的成本进行研究,进而介绍了风电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在对实际项目、既定数据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将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法与风力发电公司成本控制相结合,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成本组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项目的成本结构,从项目开发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对项目各阶段成本管控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以上问题,从项目开发、建设、运营等几个阶段对控制成本的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对风力发电成本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本文中,从风力发电项目的整个流程中对项目成本的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并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使发电量得到显着的增加,使项目的收益率得到提高,鉴于成木估算体系还不健全,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风电成本的控制,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政府运行成本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运行成本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循环经济理论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2.1.5 产业创新理论 |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2 实证结果分析 |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理论假设 |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
7.2.4 假设检验 |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山东省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比较分析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环境保护税 |
2.1.2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 |
2.2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理论依据 |
2.2.1 税收遵从理论 |
2.2.2 税收效率原则 |
第3章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发展阶段及改革成效 |
3.1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发展阶段 |
3.1.1 征收排污费阶段(1982年7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 |
3.1.2 征收环境保护税阶段(2018年1月1日开始) |
3.2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改革成效 |
3.2.1 提高法律效力增强执法刚性 |
3.2.2 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 |
3.2.3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第4章 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税务机关摸清环境保护税税源底数难度大 |
4.1.1 税务机关将所有排污企业纳入征管范围存在困难 |
4.1.2 税务机关掌握企业准确排污量存在困难 |
4.2 中小排污企业自行申报纳税难度大 |
4.2.1 中小排污企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数量少 |
4.2.2 中小排污企业不易掌握复杂的排污计算方法 |
4.3 排污企业申报数据审核复核难度大 |
4.3.1 税务机关对排污企业申报数据审核难度大 |
4.3.2 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申报数据复核难度大 |
4.4 税务环保部门间涉税信息传递难度大 |
4.4.1 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不顺畅 |
4.4.2 部门间协作配合难度大 |
第5章 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排污企业税收遵从度不高 |
5.1.1 排污企业主动纳税意识不强 |
5.1.2 排污企业违法成本较低 |
5.2 监测技术投入力度不大 |
5.2.1 安装运行自动监测设备费用高昂 |
5.2.2 污染物监测技术不够完善 |
5.3 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5.3.1 缺乏环境保护专业人才 |
5.3.2 税收宣传和纳税服务不到位 |
5.4 环境保护税配套机制不健全 |
5.4.1 环境保护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5.4.2 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 |
第6章 国外环境税征收管理经验借鉴及启示 |
6.1 国外环境税征收管理经验借鉴 |
6.1.1 美国现代化的环境税征管技术 |
6.1.2 日本成熟的环境税优惠政策 |
6.1.3 新加坡高效的环境税征管系统 |
6.2 对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启示 |
6.2.1 加强环保税征管信息化建设 |
6.2.2 健全部门之间征管协作机制 |
6.2.3 完善环保税税收优惠政策 |
第7章 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
7.1 深化税源管理加强执法检查 |
7.1.1 主动开展纳税人排查和识别 |
7.1.2 实施排污企业分级分类管理 |
7.1.3 加大环境保护税执法检查力度 |
7.2 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风险管理 |
7.2.1 运用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
7.2.2 依托科学技术提高监测能力 |
7.2.3 加强环境保护税风险控制 |
7.3 加强数据审核优化纳税服务 |
7.3.1 完善环境保护税比对复核 |
7.3.2 建设环保税征管专业化人才队伍 |
7.3.3 积极开展税收宣传纳税辅导 |
7.4 完善配套机制强化部门协作 |
7.4.1 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税法律法规 |
7.4.2 完善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共享平台 |
7.4.3 强化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协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致谢 |
(4)供给侧改革下的XL水务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
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 企业战略转型理论 |
第3章 XL水务集团现状、发展阶段及发展问题分析 |
3.1 XL水务集团介绍及基本情况 |
3.2 XL水务集团现有战略 |
3.3 XL水务集团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现有战略下问题表现 |
3.3.1 XL水务集团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
3.3.2 XL水务集团现有战略下的问题表现 |
第4章 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五力模型分析 |
4.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4.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现有企业的竞争 |
4.3 外部环境评价 |
4.3.1 外部关键因素梳理 |
4.3.2 外部关键因素评价 |
第5章 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内部环境分析 |
5.1 XL水务集团内部资源分析 |
5.1.1 人力资源 |
5.1.2 财务资源 |
5.1.3 实物资源 |
5.1.4 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资源 |
5.1.5 声誉及客户资源 |
5.1.6 政府政策相关资源 |
5.2 XL水务集团内部能力分析 |
5.2.1 研发能力 |
5.2.2 营运能力 |
5.2.3 盈利能力 |
5.2.4 偿债能力 |
5.2.5 成长能力 |
5.3 内部环境评价 |
5.3.1 内部关键因素梳理 |
5.3.2 内部关键因素评价 |
第6章 供给侧下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制定 |
6.1 战略转型基础:SWOT分析 |
6.1.1 XL水务集团SWOT分析 |
6.1.2 SWOT分析下的可选战略分析 |
6.2 转型战略制定: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 |
6.2.1 供给侧改革对XL水务集团战略的影响 |
6.2.2 供给侧改革下的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制定 |
6.3 战略转型定位和目标 |
6.3.1 战略转型定位 |
6.3.2 战略转型目标 |
6.4 转型后的业务战略 |
6.4.1 供水业务战略转型 |
6.4.2 污水治理业务战略转型 |
第7章 XL水务集团战略转型实施与保障措施 |
7.1 实施跨区域发展策略 |
7.1.1 模式的选择 |
7.1.2 跨区进入过程的选择 |
7.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
7.2.1 在企业内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7.2.2 引进专业及复合型人才 |
7.2.3 建立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
7.3 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
7.4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
7.4.1 打破旧的观念 |
7.4.2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7.4.3 创建学习型企业 |
7.4.4 发扬团队精神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权的特征与性质 |
1.2.2 水权制度体系研究进展 |
1.2.3 水权制度建设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水文气象及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水利设施现状 |
2.3.2 水资源状况 |
2.3.3 地下水超采现状 |
2.4 供需平衡分析 |
第三章 县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 |
3.1 分配路线及原则 |
3.1.1 分配路线 |
3.1.2 分配原则 |
3.2 初始水权分配模型构建 |
3.2.1 模型要素 |
3.2.2 模型构建 |
3.2.3 求解方法选择 |
3.3 相关参数确定 |
3.3.1 可分配初始水权 |
3.3.2 关键参数设置 |
3.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3.4.1 模型求解 |
3.4.2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权交易指导价研究 |
4.1 本章研究思路 |
4.2 交易潜力分析 |
4.2.1 交易可能性 |
4.2.2 潜在交易水量 |
4.3 交易指导价形成机制 |
4.3.1 供水角度 |
4.3.2 需水角度 |
4.4 水价测算及分析 |
4.4.1 供水角度 |
4.4.2 需水角度 |
4.5 农业水权交易指导价确定 |
4.6 小结 |
第五章 水权水市场运行机制研究 |
5.1 确权机制 |
5.1.1 确权方式 |
5.1.2 登记方式 |
5.2 调整及应急机制 |
5.2.1 水权调整 |
5.2.2 应急机制 |
5.3 法律体系 |
5.4 保障机制 |
5.4.1 设施保障 |
5.4.2 组织保障 |
5.4.3 财政保障 |
5.5 交易监管及奖补机制 |
5.5.1 交易监管 |
5.5.2 奖补机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水权水市场建设效果评价研究 |
6.1 研究过程 |
6.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6.2.1 评价原则 |
6.2.2 体系构建 |
6.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6.3.1 计算过程 |
6.3.2 权重结果分析 |
6.4 评价标准及方法 |
6.4.1 评价标准设置 |
6.4.2 评分方法 |
6.5 评价应用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巡回法庭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概述 |
2.1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一般理论 |
2.1.1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涵义 |
2.1.2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性质 |
2.1.3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特征 |
2.1.4 巡回法庭制度的历史演变 |
2.2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组织与安排 |
2.2.1 人员构成 |
2.2.2 受案范围 |
2.2.3 审判运行机制 |
2.2.4 监督机制 |
第3章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确立背景及功能 |
3.1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确立背景 |
3.1.1 经济及社会背景 |
3.1.2 政治背景 |
3.2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功能 |
3.2.1 分流案件以减轻最高法院办案压力 |
3.2.2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
3.2.3 便利当事人诉讼 |
3.2.4 连接最高院与地方法院的桥梁纽带 |
3.2.5 统一法律适用 |
第4章 国外巡回制度的发展与启示 |
4.1 英国的巡回法庭制度的发展与启示 |
4.1.1 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发展过程 |
4.1.2 英国巡回法庭制度的带来的启示 |
4.2 美国巡回上诉法院制度的发展与启示 |
4.2.1 美国巡回上诉法院制度的发展过程 |
4.2.2 美国巡回上诉法院制度带来的启示 |
第5章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完善 |
5.1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现实问题 |
5.1.1 运行机制不完善 |
5.1.2 受案范围界限模糊 |
5.1.3 信访压力巨大 |
5.1.4 监督机制不成熟 |
5.1.5 缺乏对法官的职业保障 |
5.2 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的建议 |
5.2.1 完善运行机制 |
5.2.2 明确受案范围 |
5.2.3 健全信访接待程序 |
5.2.4 完善监督机制 |
5.2.5 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研究 ——以S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财务共享服务 |
2.2 顾客满意度 |
2.3 服务水平协议 |
3 财务共享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模型 |
3.1 财务共享服务的顾客满意度模型 |
3.2 财务共享服务的顾客参与指标 |
3.3 财务共享服务的顾客期望指标 |
3.4 财务共享服务的感知质量指标 |
3.5 财务共享服务的感知价值指标 |
4 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分析 |
4.1 S公司简介 |
4.2 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
4.2.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 |
4.2.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系统 |
4.2.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流程设计 |
4.2.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积极效果 |
4.3 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协议 |
4.4.1 服务内容 |
4.4.2 服务标准 |
4.4.3 双方的义务 |
4.4.4 绩效考核机制 |
4.5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分析 |
4.5.1 基于顾客参与指标的分析 |
4.5.2 基于顾客期望指标的分析 |
4.5.3 基于感知质量指标的分析 |
4.5.4 基于感知价值指标的分析 |
4.6 S公司提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的措施 |
4.7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S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效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改革开放后司法改革的政策梳理 |
三、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四、对研究现状的述评 |
五、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我国宪法上审判独立条款的历史成因 |
第一节 五四宪法第78条的成因 |
一、形成第78条的意识形态因素 |
二、形成第78条的现实因素 |
三、形成第78条的规范因素 |
第二节 五四宪法框架下司法责任归属机制的表现与弊端 |
一、对司法的监督制约路径和司法责任的整体属性 |
二、整体性司法责任框架下的科层制特征 |
三、法院整体责任归属和监督制约机制所带来的问题 |
第二章 司法改革中的审判独立原则 |
第一节 司法改革后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整体独立 |
一、司改政策文件中的“司法权”指的是什么? |
二、司法权的国家性与同质性 |
三、司法改革政策对审判机关整体独立的影响 |
第二节 司法改革中的法官审判独立 |
一、十八大以来法官审判独立的规范发展 |
二、从规范和实践两方面重新解释宪法上的审判独立原则 |
第三节 审判委员会与审判独立原则的调和 |
一、审委会讨论个案与审判独立原则及法定法官原则仍有距离 |
二、审委会制度与审判独立原则的调适 |
三、审委会制度是党对具体审判工作领导的连接点 |
第三章 司法责任制实施后法院如何对人大负责 |
第一节 人大监督审判权的简要历史梳理 |
一、人大监督审判权的历史侧重 |
二、《监督法》制定过程中对审判权监督规定的变化 |
三、人大对审判权监督的现实问题 |
第二节 从审判独立原则出发重新认识法院向人大负责的问题 |
一、法院“依照法律”审判的规范意义 |
二、法律最高性决定了人大监督法院的二元性 |
第三节 重新定义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制度 |
一、其他机关向人大报告工作的一般功能 |
二、法院工作报告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四章 司法责任制实施后审判管理如何服从于审判独立原则 |
第一节 审判与对审判的管理 |
一、审判管理的类型概括 |
二、审判管理的体系 |
第二节 审判流程管理如何服从于审判独立原则 |
一、我国审判流程管理的意旨 |
二、审判独立原则下个案流程中的审判监督与审判管理应当分离 |
第三节 审判独立原则与法官考评和惩戒 |
一、法官为什么考评及考评什么? |
二、法官的内部监督与惩戒 |
第五章 法院如何向公众负责:走出司法公开的误区 |
第一节 从司法机制来看司法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关系 |
一、司法公信力要素中的悖论 |
二、司法机制隐含社会信任决定司法信任 |
第二节 舆论裁判的背后:社会信任不足的成因和涉诉舆论治理的误区 |
一、社会组织结构的激进变化 |
二、社会意识结构的惰性演进 |
三、庭审公开反映出的舆论应对之误区 |
第三节 双管齐下:从涉诉舆论应对和强化审判中立入手 |
一、建立涉诉舆论的应对规则 |
二、强化司法中立性 |
结论 |
附表一:美国部分州、属地法官考评制度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简要的评述 |
1.3 本项研究的方法、结构及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3.3 创新意图 |
第2章 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相关理论阐述 |
2.1 基层政府的概念 |
2.2 行政审批的含义 |
2.2.1 行政和审批基本概念 |
2.2.2 行政审批特征 |
2.3 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内容结构 |
2.4 研究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理论基础 |
2.4.1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4.3 系统科学理论 |
第3章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状况概观 |
3.1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的目标设定 |
3.1.1 原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常见症状与病理 |
3.1.2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的目标设定 |
3.2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
3.2.1 硬件建设 |
3.2.2 软件建设 |
3.2.2.1 制度建设 |
3.2.2.2 组织架构 |
3.2.2.3 监督体系 |
3.2.2.4 标准制度 |
3.2.2.5 文化氛围 |
3.3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建设的创新探索:“一门式”审批服务改革进程及成效 |
3.3.1 “一门式”审批服务改革的进程节点 |
3.3.2 “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的突出成效 |
第4章 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运行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困境审视 |
4.1.1 架构的束缚 |
4.1.2 管理的阻碍 |
4.1.3 监管的屏障 |
4.1.4 审批的困扰 |
4.1.5 协调的钳制 |
4.1.6 推广的难度 |
4.2 原因剖析 |
4.2.1 自下而上的创新,架构定位明显滞后 |
4.2.2 前后台权责模糊,管理界限不明确 |
4.2.3 监而不管的制度,监督结果未达深度 |
4.2.4 专业性强的事项,审批水平是硬伤 |
4.2.5 各自为政的部门,利益难以平衡 |
4.2.6 百花齐放的改革,容易被顶层统一 |
第5章 优化禅城区行政审批生态体系的对策探讨 |
5.1 优化的基本思路:变审为管、化批为服 |
5.2 优化的主要举措 |
5.2.1 优化硬件的主要举措 |
5.2.1.1 升级行政服务中心 |
5.2.1.2 精干行政审批队伍 |
5.2.1.3 优化行政审批平台 |
5.2.2 优化软件的主要举措 |
5.2.2.1 调整三定方案 |
5.2.2.2 明确管理界限 |
5.2.2.3 完善监督制度 |
5.2.2.4 改革事权评估 |
5.2.2.5 创新部门协作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 本项研究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2 项目成本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成本管理 |
2.2 项目成本管理 |
2.3 风电项目成本管理 |
3 H公司A风力发电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H公司A风电项目简介 |
3.2 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
3.3 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4 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对策 |
4.1 成本管理对策设计原则及目的 |
4.2 各阶段成本管理对策 |
5 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框架 |
5.1 框架的基本理论 |
5.2 框架参数 |
5.3 框架体系 |
5.4 框架目标 |
5.5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 |
5.6 成本管理框架与经营决策的相关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政府运行成本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冯鑫. 西京学院, 2021
- [2]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3]山东省B市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问题研究[D]. 张贞利. 山东大学, 2020(10)
- [4]供给侧改革下的XL水务集团的战略转型研究[D]. 汪鹏飞.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1)
- [5]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及评价研究[D]. 王学新. 济南大学, 2020(01)
- [6]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制度研究[D]. 常雪莹.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服务质量研究 ——以S公司为例[D]. 谌联妍.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8]宪法视野下的审判独立与审判责任[D]. 葛翔.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8)
- [9]基层政府行政审批生态体系优化研究 ——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D]. 陈少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H公司A风电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 黄琪.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