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梁翠英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梁翠英

【摘 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特点,并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从中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就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进行了详细地探讨与研究,旨在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摊铺;压实

近年来,一些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早期损坏现象,导致路面损坏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施工质量薄弱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要保证施工质量则应从原材料控制、施工工艺改进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方可最终保证施工质量。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就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特点

(1)影响因素多。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流动性大、周期长,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众多,施工区域内地形、地质、温度及施工管理、材料及工艺等均会对最终质量产生影响;(2)易发生质量变异。路面质量影响因素可分为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两类,其中偶然因素可控制但不可彻底消除,其对质量波动影响较小,而系统因素对质量影响波动大但其可消除;(3)质量检测受限制。在路面施工后进行的质量检测工作不可将其拆卸或解体进行检测,因此即使发现质量问题也不会向其他工业产品一样进行更换,即其质量检测仅是从事后反应情况;(4)受投资、进度等制约。路面施工中若投资大且进度要求慢则质量就容易做好,反之其质量就容易变差,因此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正确处理好投资、进度及质量间的关系方可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2.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

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沥青面层施工前阶段;第二阶段:沥青面层施工阶段;第三阶段:沥青面层施工后,即工后交付使用阶段。第一、第二阶段可通过一定措施,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和加强现场管理控制对平整度指标加以控制和提高;第三阶段可通过及时养护加以处理或通过路面专项维修恢复其路面使用功能。影响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下承层平整度不良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传递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基准面(线)的影响、摊铺作业的影响和碾压作业的影响因素等。

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某二级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约120公里,路面面层为5cm 沥青混凝土和2.5cm沥青混凝土+4cm沥青碎石两种结构。在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过程中,质量控制成为公路路面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保证。

3.1 施工前准备

(1)利用全站仪进行全方位的放线,对基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厚度、横坡度以及线型的顺直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桥的左、中、右进行标高的控制,以防局部标高超过最小摊铺厚度要求,否则应采用顺坡的办法来调整加以解决,最好调至变坡点,以维持原设计指标。

(2)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及时挖除松散部分,用沥青混合料填充。并要求每完成一个段落的基层及时洒水养生并浇撒透层油(阳离子乳化沥青200号石油沥青配制,沥青含量为10 %~15%)摊表层(封闭交通时不少于24h)外,更应保证基层养生强度达到0.8MPa。

(3)确定配合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筛分,并拟定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配,对白料进行试拌,通过试拌及抽样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4)铺筑试验段。在面层大面积施工前,采用计划使用的机械设备和混合料配合比铺筑试验段,通过试验段的铺筑,主要研究合适的拌合时间与温度、铺筑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压实方法、松铺系数、合适的作业段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试验段中,抽样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击实度等。

3.2 混合料的拌和

(1)拌合质量和直观检查。质检人员必须在料车装料过程中和开离拌合场前或往摊铺工地途中经常进行目测。如料车装载的混合料冒黄烟往往表明混合料过热;若混合料温度过低,沥青裹覆不均匀,装车将比较困难;此外,运料车上的沥青混合料能够堆积很高,则说明混合料欠火或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过低。反之如果热料混合料在料车中容易坍平(不易堆积)则可能因为沥青过量或矿料温度过大所致等。

(2)温度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应特别强调温度控制,这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通常在料车上测出。

(3)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和测试。沥青混合料的取样与测试是拌合厂进行质量控制最重要的工作。取样和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证明成品是否合格。因此,必须严谨对待取样和测试,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混合料的质量和特性。取样测试主要包括抽样、频率、规格和位置。并把测定的内容及时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通常按生产量确定抽样频率是比较合理的。

3.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1)熨平板的加热。每天开始施工前或停工后再工作时,应对熨平板进行加热。因为100℃以上的混合料碰到30℃以下的熨平板底面时,将会冷粘在板底上,这些粘附的粒料随板向前移动时,会拉裂铺层表面,形成沟槽和裂纹。

(2)下中面层采用挂线施工,每5m拉好基准钢丝,调整好路面标高,上面层采用平衡梁法进行施工(即等厚法)。在施工时,要用灰线撒好摊铺机的行走线,使摊铺机在行驶时能有规划的行走,避免使熨平板触碰路缘石和其他构造物,从而引起上面造成的工作缝。

(3)在摊铺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摊铺速度,使之能以均匀稳定的速度进行行驶,从而保证路面平整度。

(4)在弯道处的摊铺时,摊铺要慢平滑。摊铺机的夯锤和熨平板的击振力要在开始施工时调整得小一些,以防止表面形成波浪。

(5)在一幅摊铺时,由于摊铺宽度太大,容易引起离析(特别是中下面层)。必须用自制筛子人工筛生细料加以弥补,保证良好的纹理结构。

3.4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选择合理的机具结合和工序衔接。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它是压实的基础;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压实程度取决于这一工序,因此一定要采用重型压路机;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不宜采用重型压路机。

压实时应注意的问题:

(1)碾压温度。压实质量与压实强度有直接的关系。碾压时温度过高,会引起压路机两旁混合料隆起、 碾轮后的摊铺层裂纹等,而碾压温度过低时,将导致压实无效或起副作用。

(2)选择合理的压实速度与遍数。合理的压实速度,对减少碾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施工中保持恒定的碾压速度是非常必要的。

(3)选择合理的振频和振幅。振频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表面压实质量。振动压路机的振频比沥青混合料的固有频率高一些,则可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振幅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压实深度。当碾压层较薄时,宜选用高频率、低振幅;而碾压层较厚时则可在较低频率下,选取较大的振幅,以达到压实的目的。

4.结束语

总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有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其最终质量应从原材料、拌合料拌合、运输、摊铺以及碾压等环节进行控制,即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才能最终提高路面质量,降低甚至消除路面破坏等病害。

参考文献:

[1]李志华.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5 (3) .

论文作者:梁翠英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6月总第19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论文_梁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