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视野中语文教材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改革论文,视野论文,语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新世纪课程改革进入实验状态,语文教材的建设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一方面教材编写者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本着与教师平等的态度共同建构教材,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做出规定或发号施令。另一方面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与教材编写者平等对话,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另外,教师应该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高度来对待、使用教材,还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因为只有突破传统语文学习的有限空间,让学生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才能使语文课程内容发生变化,同时促使语文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一、语文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传统语文教材大多是文选型的,教学单位是一篇篇课文。教学目标虽然大致有序,但是没有清晰的逻辑层次或严密体系。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呈现形式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内容编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但没有严格的标准。第二,教学内容元素,即各篇文章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第三,从文章的内容到文章的形式,注重整体感悟,不单独突出某一方面。第四,从听说读写的关系来说,阅读和写作之间没有直接的功利关系,没有听说训练。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熟读背诵,强调学生的诵读活动。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语文教材也不断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单元教学的兴起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语文教材的变化。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由吴曾祺编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四卷,每卷的前面有一例言,综述本卷所涉及的文章渊源和文章优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倡导白话文教学的人们以问题(如恋爱、科学、妇女、人生等)为单位进行白话文教学,教师提出研究的问题,把有关这个问题的七八篇文章给学生,教师讲解一二篇,其余学生自学、参考。1922年,梁启超先生提出“分组比较”教学法。选一组文章,学生自学,教师教阅读的方法,学生进行比较、讨论。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主编的《国文百八课》每课包括文话、选文、文法或修辞、习问。196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按文体组织单元(记叙、说明和议论),加上知识短文和练习。到了80年代中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单元教学的热潮,各种单元教学流派纷纷出现。在单元教学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以什么为标准组织单元做出了各种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上面就可以发现多种尝试,例如以文章渊源知识、问题、语文知识(文章、语法、修辞等)、文体等组织单元。在充分认识单元教学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80年代中期以后,单元教学在不断追求单元设计的严密、完整的过程中,逐渐陷入僵化的境地。
单元教学目标要明确,甚至要达到精确的程度,这些目标主要由知识点、能力点组成。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面,努力构建符合逻辑的序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整个教材内容由点、线、面、体组成。所谓点就是知识点、能力点,追求点的精确,即教学目标的精确化。所谓线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组成的序列,例如,第一个阅读能力训练点加上第二个阅读能力训练点,一直加到若干个,就等于大纲规定的阅读能力训练。所谓面,是各序列的知识点或能力点构成教学平面,即教学单元。这里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目的是弥补过分追求各个序列自身规律所造成的缺陷。所谓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教材体系。教学方法分为三步骤,即讲读、导读、课外自读。读和写的关系较简单,读什么就写什么。运用心理学迁移理论,强调教师的讲解作用。
单元教学力图体现教学的连续性、整体性和阶段性,把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单元之中,以分头突破,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的总目标,并把教读和自读有机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然而,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语文单元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严重的课程教材的学科本位倾向。它试图以系统化、逻辑化的方式组织教材和教学,这不仅与语文教学内容的性质不相适宜,而且也不符合目前课程改革提出的淡化知识和学科本位、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过程与方法等要求。
传统的单篇教学讲究涵泳品味、含英咀华,注重情、趣、义的结合。如何在单元教学与传统的单篇教学中找到突破点,是目前语文教材编写亟待探索的。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材的走向
1.语文教材编写理念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发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获得灵感和智慧,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从容应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站在这样的发展平台上。与此相反,如果仅仅把教育理解为为孩子的未来职业做准备,那么语文教育就会把重点放在语文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上面。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设计似乎是合理的,这样的教育也似乎是成功的,孩子能够很快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实际上,这样的语文教育陷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在激烈竞争的、不断创新的现代社会,不仅职业的转变会越来越频繁,而且新的职业会不断产生,同时一些原有的职业在消失,如果语文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为某种职业做准备的层面上,很快就会被淘汰。
众所周知,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育的走向,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才素质。因此,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全人发展的理念,应该强调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教育对全人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体认中华文化,热爱中国语文;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社会和自我有积极的态度。第二,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为在社会上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运用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语文教育要发挥这样的作用,必须建设好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关键性要素的教材。
教育的发展,要求语文教材体现、展示学会学习的理念。首先,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即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对学生而言,没有自愿投入其中的激情、动力,没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就不可能有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学会学习的途径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尝试、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因为学习策略不是知识点,学生会背诵学习策略,不等于学生掌握了这个学习策略,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同时不断地进行反思、调整,才能够真正掌握学习策略。另外,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而言,语文课程内容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价值,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包含着目标的实现,而无须通过预先规定的具体、确定的结果来加以证明。
2.语文教材的呈现:语文学习主题或情境
对语文教育的不同认识和理解,决定着语文教材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呈现方式。“由于正式课程透过教科书所呈现的狭小世界,似乎与真实生活的落差越来越大,因此所谓‘回到教育的本质’‘回到生活’等的呼吁也逐渐扩大。学习者若不能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世界中有用的经验,那么知识的‘疏离’与‘物化’,将是教育的致命伤。”(注:陈伯璋《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省思与挑战》第5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中华民国90年3月初版)更为严重的是,知识在飞速增加,人们对知识的价值和功能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应该学习的知识增加了,但却与日常生活越来越疏离。知识反成了心灵宰割的工具。”(注:陈伯璋《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省思与挑战》第99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中华民国90年3月初版)这些问题都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挑战,不仅是因为有限的教材空间无法承载丰富的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把什么内容编进教材,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越来越困难。即使是大家公认的基本内容,各种教材所设计的学习方式也不一定相同。“当我们致力于教导人人需要的一般性知识时,并不表示每一个人都得用同样的方式来学,或是用同样的方式去评估学习成果。”(注:豪而·迦纳《再建多元智慧—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第201页,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这些问题迫使教材的编者必须做出新的探索。
从新世纪课程发展方向来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语文教材,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素质:具有强烈的挑战魅力,能够引发学生参与的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对它产生兴趣以及进入其中进行探索的愿望。语文教材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教师创造的激情。因此,语文教材应该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富有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力量,应该唤起学生挖掘自身潜力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持续地获得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蕴含着内在的自我激励价值的学习经验。为了体现这样的理念,可以按照如下的具体思路来进行设计。
主题或情境的教学目标:第一,每个主题或情境都是整体推进的,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领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应该整体推进,避免简单地肢解,同时,听说读写也要全面发展。第二,教学目标富有引起对话的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学目标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的开发空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确定教学目标。第四,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弹性,侧重对教学过程而不是评价标准的描述和指导。
主题或情境的教学内容:第一,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设计主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第二,每个主题或情境,强调整体和综合,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活动之外,还要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查阅资料等,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活动中用各种方式不断呈现学习、探究的结果。每个主题或情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领域,在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重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第三,每个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是多角度的,不是按照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的单一维度进行编排。第四,每个主题或情境的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不做统一、固定的安排。第五,每个主题或情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安排顺序,形成渐进、有机的整体。每个主题或情境之间的关系主要不是逻辑上的层层递进的关系,而是基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相关关系。第六,每个主题或情境是开放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调整、选择和补充。
这样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语文学习活动是以探索性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另外,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主体的个性化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应该通过交流、对话和合作,形成与完善自己的认识。
3.语文教材的特点
第一,全方位的开放性。让学生以语文教材为切入点,从教材引发开去,与其他学科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查找资料、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突破传统语文教科书的局限,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语文。同时,语文学习内容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启发学生对各种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促使学生进行多向度的理解与体验。在相互对话过程中,通过探讨、交流而不断修正、形成、发展、深化自己的认识。
第二,灵活的选择性。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教材中学习内容和活动的设计是多样化的,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而且可以自主安排与设计。每个专题或情境的学习过程都不是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可以调整。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自己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方法与能力。
第三,广泛的适应性。如上所述的全方位的开放性和灵活的选择性等特点,决定了教材应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本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为开发各地区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能。语文教材还应该适应各个学校现有条件的不平衡性,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余地。另外,语文教材要适合各种层次和水平的教师,在保证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有空间,并提供条件和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应该鼓励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做出各种探索,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论争的健康氛围。在现代社会的课程改革中,没有教材的多样化,就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教材必将被淘汰。同时,还应该看到,不同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不同的教材编写的要求,例如人文主义的课程理论针对传统教材编写的弊端,提出教材应该富有弹性,“其学习内容是老师和学生,或老师与同伴间彼此相互沟通的结果。这种强调‘草根性’,由下而上的设计,只有单元名称,没有单元内容。”(注:陈伯璋《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省思与挑战》第57页,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中华民国90年3月初版)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吸收各种理论的优势,编写出既适合课程改革,又适合实际需要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