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分析论文,自我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这说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和一切工作的重要目标。良好的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因此关于自我教育的研究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前已有不少人对自我教育进行研究,但都是站在相关学科角度。本文认为:对自我教育的研究有必要在相关学科理论支撑下,立足系统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

首先,自我教育的主体是人,就个体的人而言,无论身体或心理都是异常复杂的系统。而自我教育作为存在于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有着感受、认知、推理、情绪及行为能力的主体系统,是在一定目标指引下,与环境系统发生互动关系的一种社会实践,更是一个巨系统。我们只有用系统的思维来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它,并探索出其运行规律。

其次,从研究方法本身来说,笛卡尔和培根所开创的分析范式自20世纪以来日益受到挑战,随着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科学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发展,系统范式的思维开始逐步取代分析范式的思维。系统科学也成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种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自己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看来,系统分析是一个理智的工具,可以用来对现有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性的研究”。[3]

系统辩证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理论成就,以客观系统物质世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哲学的科学。系统辩证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补充、丰富、完善和发展,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它旨在准确、科学地表达系统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深刻、全面地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联系,并从整体上考察系统事物的生灭转化过程和系统内外的辩证关系。“系统辩证论综合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思维辩证法的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范畴,并按其内在联系组成新的科学体系。”[4]它既是一般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认识论,因而本文将它作为从系统哲学高度认识、分析自我教育的方法论。

本文主要对自我教育主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自我教育系统过程进行初步的探讨。

1 自我教育主体系统的系统分析

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不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即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4]自我教育的主体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各种先天、后天素质有机组合的一个系统,即自我教育主体系统。

1.1 自我教育主体系统的要素

“所谓要素,是指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要素是系统的基础和实际载体。”[4]系统如果离开了要素,就成为了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自我教育主体系统的要素本质上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身体素质、需要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行动能力。

1.1.1 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的程度。它是自我教育主体作为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生理条件。它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体能。

1.1.2 需要素质是指人生存、发展和活动的物质和精神方面本能性的欲望和欲求。它是人行为活动动机的主要来源。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原理,它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它在人身上体现为自我激发力,即个人为满足需要,产生强烈的愿望,不断实践、尝试并在行动中增强的一种力量。

1.1.3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就心理过程而言,可简单地概括知、情、意。它们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身上分别是觉知力、定力、承担力、面对力、精进力。

觉知力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外是指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的感觉、知觉、记忆能力。对内则是指“人在具体情境中,时刻能够保持一种觉知、觉醒的自主之力”。[5]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觉知,即对当前外在处境和内在状况完整、真实和及时的察觉、认知,二是觉醒,即对人生、真理的领悟。觉知是对自己心灵和状态最直接的体验,觉悟则是对存在本质的最直接体验。定力是指心灵坚定地集中在应该关注的事项上的能力。无论是外在压力和诱惑,还是内在心理上的纷扰,都无法使心灵的焦点从所关注事项上挪走,这就是“定”。意志力是人自觉地确立目标、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表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主要体现为防御型的面对力、承担力和积极型的精进力。

面对力是指“当问题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不是采取躲避而是采取冷静面对的态度”。[5]任何人在实践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或超出自己现有能力应对的事件,此时一般有直接面对、逃避和消极应对等态度。作为有意志的表现是相信任何困难都只是一个过程,并非不可克服,从而直接面对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困难。承担力与面对力是紧密相连的,它是指在正视问题的情况下,把解决问题的责任自己承担起来,其核心是承受压力,直面挑战。

面对力和承担力都只是精进力的前提。精进力是指为克服困难或履行责任而毫不松懈、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其中“进”是进取,代表方向;“精”是指行动的勇猛,力度大,代表程度。人生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不仅外界的困难我们要克服;对于内心的懈怠、放纵、怯懦等,我们也应战胜它。

1.1.4 智能素质包括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能力结构等。它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知识的获取、保持能力;二是知识转化、指导行动的过程中所需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三是在长期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对人生、宇宙等事物本源上的认识——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智慧、“道”。

1.1.5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两部分。思想素质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等;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等。

1.1.6 行动能力是素质的外在体现,它让素质由内在、潜伏的状态转化为外在、能动的实践能力。

1.2 自我教育主体系统各要素在人的社会实践中的功能

“所谓功能,是指系统物质整体具有的行为、能力和功效等。功能分外部和内部功能两种。外部功能,是指系统物质整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作用、能力、行为和功效等。它是系统自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内部功能,是指系统整体对要素的作用、能力、行为和功能等。”[4]本文中的功能主要指各个要素作为一个子系统所具有的主体在认识、改造自身或外界客体时表现出来的能力。

以上各要素在人的一般社会实践中有着各自的功能:

身体素质是人进行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他的实践能否进行、能否持续和效果好坏。需要素质是进行社会实践的原始动力。只要是正常的人,便会有各种层次的需要,在这些需要的驱动下,人不断地采取行动满足自己的需要、欲望。心理素质则使由需要产生的欲望巩固、持续,不因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波动而动摇、放弃,起着一种支持的作用。智能素质则为实践充当指导,它有助于认识实践的对象,发掘实践的工具,摸索实践的途径、方法。思想道德素质则影响实践行为的选择,决定行为的性质和方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和心理素质、智能素质一起对需要素质产生的欲望进行着调控,乃至使之升华到更高层次,这种作用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德自律、行为自控和心灵升华。所有这些素质的作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是否采取行动或行动的质量、强度直接影响着这些素质的培养、体现和提升。因此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行为能力的提高。

2 自我教育的系统过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系统的,系统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的。系统的发展表现为过程、表现为转化。而过程本身、转化本身都是一定的系统。自我教育作为一种具体的人类社会实践,其过程也体现出系统性。

2.1 环境诱导、自我驱动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必然处于一定环境中。它可以看成是自我教育主体系统与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

这里环境主要有两种:一是长期、自发和比较稳定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宏观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微观社会环境(学校、社区、家庭等)。另一种是短期、人为的形式多样的环境,它主要是一定机构如单位、学校里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通过具体的活动为自我教育主体营造的环境,如企业文化、校风等。

环境诱导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受第一种环境的影响,自我教育主体自发产生了各种需要;二是在第二种环境的影响下,自我教育主体产生的自觉进行自我教育的动机。

环境诱导的结果是形成自我教育启动的动力之源:个人与社会、个人自我意识内部矛盾运动。首先,是受教育者个人自我实现需要与社会实现可能性的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对“我”在社会中所处角色的理想设定,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实现这种主观愿望的过程也充满未知数和风险。这往往在个人意识中形成或大或小的冲突。其次是个人自然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个人自然性和生理本能欲望过于膨胀,进而主导人的行为,不仅会给自身,更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此时人的社会性的一面如道德性,理性因素就会相应地受到冲击,从而产生欲望与理智的冲突,这本质上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第三对矛盾是个人自我意识中“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冲突。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本身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一种能动的高级反映意识”[6]。它基本的和实在的内容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运动。前者可以是“我”的道德理想,“我”的性格理想等,后者则是现实生活中“我”所表现的实际的道德水平、性格特征等。它本质上是个人自身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差距。总的看来,前二者是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第三对矛盾则是个人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

这些矛盾形成了驱使自我教育主体启动、维持自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外在力量。

2.2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

由于觉知力的作用,自我教育主体注意到几对矛盾的存在,并开始解决这些矛盾。此时除了寻找外界各种可利用资源外,关键是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主观条件,这便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

伴随自我认知的是自我评价,即主体对自己主体系统各要素状况及其整体力量做出的自我评估。它可以通过与环境的交流获得,如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将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自我省视或借助科学的评估手段如心理测试获得。此阶段心理素质中的觉知力和智能素质中的文化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启动的前提、基础。

2.3 自我建构、自我激励

自我建构是指主体在欲望驱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设想自己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或形象;树立长期、中期、近期各个时间段的目标;制订为达到目标而应采取的行动计划。它是自我教育的起点。自我激励是在既定目标下,“我”不断激励鞭策自己,从而促使自己坚持不懈地为实现最终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过程。它是自我激发力和定力交织作用的过程,最终体现为精进力。

2.4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属于自我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监控阶段,它是自我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自我教育实施过程中,不仅有外部障碍,更会遇到内心阻力。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主体产生心理波动或行为偏差。自我控制就是要尽量缩小以至消除心理波动以及怯懦、沮丧等消极情绪,以面对力冷静应对,以承担力迎接挑战。

而自我监督主要解决的是判断主体行为与预先所设定的个人愿景、个人形象或行为模式等之间有无偏差的问题,它体现的则是清醒的觉知力和以理智战胜情感的定力。

2.5 自我肯定、自我强化

自我肯定、自我强化属于自我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反馈系统。所谓反馈,“就是把信息的输出又反过来作用在输入端,从而对输入产生影响的过程”[4]。自我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反馈就是在自我教育实践过程结束时,自我教育主体将已取得的成果与阶段性目标或终极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取得的成果是否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标。自我肯定是指如果上述比较的结果显示出取得的成果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目标,主体产生自信心、成就感等积极心理体验,进而肯定自己能力、努力的心理过程。自我强化则是指自我教育主体通过心理暗示、实物奖励巩固自我的肯定过程,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心理定式。

自我强化与前文的自我激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我激励是指自我教育实践活动启动时,为了调动个体行为的积极性而进行的正向刺激行为动机的活动;自我强化则是自我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自我教育主体对自己能力、努力的重复肯定。两者进行的时间、目的和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2.6 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是自我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发展系统。自我调整是指自我教育主体在自我教育实践过程中根据各种反馈信息和环境的变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个人愿景、目标和计划,使之更适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要求的过程。它同时也包括主体使各种素质综合利用,不断发挥整体力量的过程。自我完善是指自我教育主体在上述过程中,针对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各种素质和整体实力的过程。

一次自我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不管预期目标(一般指中、近期目标而言)实现与否,都将转入下一过程的循环。它主要有两种状况;一是因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从而重复进行原有的过程。它是自我教育实践活动量的重复;二是目标实现后,自我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更高层次的一个阶段。它标志着自我教育实践活动有了质的提升。

标签:;  

自我教育的系统分析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