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率作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讨论出改善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率从77.5%提高到91.9%,对策措施有效。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率有效。
【关键词】品管圈;粪便化验;留取率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382-03
品管圈是指由在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粪便化验是住院患者检验的三大常规之一,通过检验我们可以了解粪便的性状,检验有无肠道炎症,球杆菌分类可指导临床使用合适的抗生素,做隐血检查,进行肠道肿瘤筛检,观察特殊药物使用后的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也可发现肠道寄生虫。针对我科粪便化验留取率低的状况,我们自发组圈,共同集思广益的解决和改善,现将改善情况汇报如下。
1.品管圈运作方法及程序
1.1 组圈
我科品管圈取名守护圈,有9名圈员,1名圈长,8名圈员,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圈名寓意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守护生命,呵护健康。
1.2 确定主题
9名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共推选出12个备选主题,通过第一轮投票选出得分最高的四个主题进行第二轮投票。通过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四个方面的评价,得出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率为本次活动主题。该主题对病人而言能够全面了解检验结果,从而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对医院而言能够提高诊疗水平,减少漏诊率,满意度提高,对护士而言提高全面观察患者病情的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见表1,表2)。
1.3 拟定活动计划表
通过开圈会,确定本期活动时间为2014年6月-2014年11月,根据PDCA循环合理分配活动时间,即主题选定至对策拟定(P阶段)占30%,对策实施与检讨(D阶段)占40%,效果及标准化(C阶段)占20%,检讨与改进(A阶段)占10%,对圈员工作合理分工,制作出品管圈活动的甘特图。
1.4 现况把握
圈员根据检验标本送检流程,绘制了流程图并设计查检表,查检到2014年6月9日-2014年7月6日医生开具粪便化验医嘱数为71条,其中有粪便化验报告55例,报告缺如16例,通过查阅电脑信息及询问患者及家属发现16例均为患者未留取标本,标本留取率为77.5%.根据三现原则,查检到标本未送检的原因有病人因素,家属因素,护士因素,工人因素,标本容器因素,其他因素。(见表3)。依据查检数据及80/20法则,最主要的原因是病人因素,家属因素,护士因素占81.3%,为改善重点。
1.5 目标值的设定
根据品管圈目标值设定的公式,对粪便检验标本的留取率目标值的计算。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1-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77.5%+{(1-77.5%)×60%×81.3%}=88.4%即目标值设定为88.4%,提高幅度为14%。
1.6 解析
针对病人因素,家属因素,护士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召开圈会对其进行了解析,绘制了鱼骨图。根据鱼骨图中的小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在病人因素有5项,留取后忘记通知护士,认为夜间不接收标本,标本容器放置位置不合理为真因,病人家属因素有6项要因,不了解留取的重要性,不清楚留取的注意事项,无书面提醒,无提醒标识为真因。在护士因素方面有5项要因,其中需关注内的检查结果未及时查看,培训考核不到位,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为真因。根据以上真因,拟定对策措施。
1.6 对策拟定及实施
针对真因验证的结果,全体圈员头脑风暴寻找改善对策,并对每一项对策依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打分。共选出16个对策,依据对策的共性,合并成3项对策进行实施。
1.6.1 对策一 加强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对策内容:(1)新入院的患者护士向其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粪便标本留取的重要性,留取方法,留取后及时通知当班护士及放置地点,并将宣教的内容列入护患沟通记录单。(2)责任护士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标本检验动态监测的意义,列举通过粪便检验而及时发现病情的成功案例,如患者仍不配合,及时与床位医生沟通,做好患者的解释指导工作。(3)发放粪便检验容器时主班在病人床尾悬挂留取检验标本的警示标识,共同提醒护士及家属。(4)在床尾放置黏贴式置物盒,指导患者家属检验容器放置其中,标本留取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收回。此项对策实施的时间为2014年8月1日-8月31日。措施实施后粪便标本留取率为85.9%。
1.6.2对策二 将关注及查阅患者大便标本留取情况列入常规工作。对策内容:(1)责任护士巡视病人时注意查看患者床尾是否有警示标识,置物盒中是否有未留取的空容器,了解未留取的原因,及时提醒,指导。(2)查看前一日新病人标本留取情况,及时提醒,下班前查看检验单是否齐全。(3)主班护士每日查看电脑需关注内检验结果。措施实施时间为2014年9月1日-9月31日。实施后的留取率为91.9%。
1.6.3对策三 加强护士培训考核。对策内容:加强年轻护士责任心的教育,加强业务考核的力度,了解检验化验的目的及意义;列入考核的内容。措施实施时间为2014年10月。
2.结果
2.1 有形及无形成果
通过措施的实施,因病人及家属遗忘造成未送检的由6例下降到4例,因病人及家属未重视造成未送检的由5例下降到2例,因护士未及时督促造成未送检的由2例下降到1例。活动后的粪便检验标本送检率为91.9无形成果方面,根据品管圈衡量标准的计算,得出此次品管活动的目标达标率为132%,进步率为18.6%。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圈员在QCC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责任荣誉方面都得到提升,详见表4。
3.标准化及检讨
品管圈圈员制作出标准化送检流程图,制定了提升质量的标准化培训考核内容,讨论此次品管活动的收获及不足,以及努力方向。
4.讨论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团队合作的提升护理质量的管理活动。针对我科粪便化验标本留取率低的问题,品管圈活动小组,利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护士健康教育的深度及广度,规范标本留取到送检的流程,明确的责任护士及主班护士在标本检验中所做的工作,提高年轻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将粪便检验标本留取率从81.3%提高到91.9%,效果显著。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对品管圈的手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会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集思广益的解决问题,学会了用数据说话的工作方法,提升了自我管理的水平。同时总结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不足,例如查检的项目影响因素仍需再深入些,更广泛些,解析层次仍需更全面,更透彻,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还需要反复指导。总而言之,每一名圈员充分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共同解决了粪便检验留取率低的问题,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工作责任心也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继续使用品管圈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幸国,王临润,刘勇,等.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04.
[2]林逸胜.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中国卫生人才,2002.10:42.
[3]蔡学联,郑学芝,唐晓英,等.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60-61.
[4]周丽萌,徐建萍.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73-76.
[5]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论文作者:朱晓娟,易萍(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粪便论文; 标本论文; 品管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对策论文; 因素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