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范德寿(Pham Duc Tho)[1](2020)在《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道德包含各种戒律、各种准则以及各种互相有密切联系的范畴。佛教建设了完善的道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以及使用其来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同时,佛教还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具有慈、悲、喜、舍、无我、为他之心的人,一个有慈悲和智慧的人。佛教道德与越南的传统道德有很多相同之处。佛教道德的基本范畴对越南人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如今由于佛教在越南很兴盛,因此佛教道德将会为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佛教在越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越南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越南佛教不仅能够传播信心,而且还有助于维持社会道德。因而,越南人很快就接受了佛教道德,并将其化为一种神圣的信念来支配他们与他人的行为。越南人在生活中很好地运用了佛教道德,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佛教道德以其戒律、理论、价值及准则走进了越南人的生活。佛教道德不仅体现在佛教的经典里面,更是影响了整个越南民族的风俗以及每个越南家庭的习惯。越南人的传统美德是相爱、相助、团结、奉养父母、知恩、做善事和风险投资社会,这些与佛教所提倡的伦理道德基本相同。因此佛教道德已深入越南社会以及每个越南人的心中。在越南历史长河中,佛教道德为越南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还对越南的过去和现代社会的准则观念以及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在《八正道》论中,佛陀提出了“正念”,劝导人们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要靠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来赚取财富,而不要在买卖时有欺骗行为、不要买卖国家禁止销售的商品、不要买卖对人体有害的商品。每个人在生活中要自己创造财富来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方面,帮助人们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重视培养人们的道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正在建设的道德体系是人类传统道德价值的结晶与继承,其中也有佛教道德的价值。佛教关于慈悲、仁爱的哲学与越南人相爱的传统美德非常相像。越南的很多成语、俗语也称赞了这种相爱的美德。佛教的劝善、向善理论不仅影响里佛门弟子,而且对人民生活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如今,佛教道德在越南当代的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佛教的慈、悲、喜、舍思想一直在被越南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接受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佛教的戒律,如十善、五戒等与越南社会道德的准则有很多相同点,因此一直受到很多人的信任。任何社会都需要这种生活准则来维持该社会的道德体系以及人们的幸福。佛教以其慈、悲、喜、舍、劝善思想深入了人们的心中,有助于完善人的道德与品格,帮助人们走上为他、平等、博爱之路。佛教的向善思想是人道主义的根源之一;佛教的平等、和平思想符合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和睦共处的趋势;慈悲、博爱精神有助于发挥民族的相爱传统;无常、无我理论帮助人们减少自私。佛教道德并不是空白的理论,而其体现在很多实际行动中,比如寺庙经常组织慈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给人们吃的,穿的,给人们治病等。佛教道德价值也因此而得到了提升。佛教道德劝导人们要以孝为首,因为“孝行是佛行,孝心是佛心”,“世间所以的事都无法与父母养育之恩相比”。另外,佛教的寺庙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最佳地方。所有这些都是积极、切实的道德价值,有助于教化人们,帮助年轻人摆脱生活的诱惑,鼓励他们关心社会的命运,善良地生活,重视人本价值,尊重自然界。此外,佛教道德提倡了“居尘乐道”思想,帮助人们消除贪权固位、爱财如命的不良思想,成为清廉之人。佛教指出贪和嗔是人最强烈的恶习,它们能遮住我们的眼睛,捣乱我们的佛性,因此佛认为灭除贪和嗔是很大的成就。可见,佛教道德已为建设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道德价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道德还帮助人们锤炼堪忍、刻己的生活。这是一种耐心修习的方式,帮助人们摆脱生活中的诱惑,从而获得解脱。从以上这些价值来看,研究并指出佛教道德哲学思想的实践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与道德价值的教育、保存与发扬事业,乃至整个革新事业,还有助于建设一个公平、民主、平等、文明、幸福的社会。在巩固与发挥民族大团结力量的同时,还要继承并发挥包括佛教在内的各宗教在建设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越南社会道德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美好价值。
徐锋[2](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王若凡[3](2019)在《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世纪法国的萨德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争议性不仅在其笔下的情色描写,也在他对于基督教道德的质疑。萨德作为启蒙的科学与理性的信徒,将基督教道德观的律法视为束缚与压迫。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观的反对切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萨德小说中的自然道德观,第三部分深入阐述萨德自然道德观的自爱自由思想,第四部分对于他的相对主义实质与虚无主义倾向展开分析。萨德否定基督教道德观的合理性。他认为上帝作为构建基督教道德观的支点,其本身是人为制造的概念。萨德从科学与理性两个角度论证上帝不存在。他认为基督教的虔信、顺从与性纯洁的三种核心道德观是人为制造的,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利益的手段。基督教道德观构建支点是上帝,自然的剧烈变化是神迹彰显的证明。萨德在小说中以自然为支点构筑自己的自然道德观。萨德认为自然的变化表现为物质的变化与原子的重新组合。萨德据此提出符合自然的就是道德的,将合乎自然作为的标准。自然是萨德道德观的核心,他的伦理讨论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信人最基本的生活规则就是依循自然。萨德依循自然提出了以自爱、独立和自由为原则的道德观。萨德的自爱道德观认为个人的保存是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爱自己具有正义性。萨德认为自爱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反对死刑并推崇个体生存,反对用道德观强迫个体去关爱他人。萨德的反抗道德观反对权力与法律,认为权力塑造的美德是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萨德针对基督教一元制标准提出了多元的道德判断。萨德的多元道德观不可自洽的地方在于无法得出道德共识。萨德的自由道德观表现为对身体的自由掌控。他笔下的性并不仅仅是性本身,性是权力的隐喻也是自由的象征。他所追求的自由是运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力。但萨德将自由推向无束缚的境地,认为社会契约是束缚了人的枷锁。本文将萨德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实质归纳为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与道德悖论的相对性四个方面。这四点从主观到客观,共同构成了萨德道德观相对主义的实质。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上看,萨德认为人为制定的道德观有其狭隘性。萨德信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中应有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他的道德理论是基于文化相对现象的道德相对主义,以自然取代上帝,其道德观也必然会进入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本文提出萨德的道德困境有三种,第一是自然性与规范及秩序的矛盾困境,第二是人性与动物性的矛盾困境,第三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境。其道德相对主义必将导向道德标准的虚无。造成萨德道德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企图以自然构建道德体系的尝试不可自洽。
韦方正[4](2019)在《瑶族度戒诫条的伦理分析》文中指出瑶族,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瑶族人民创造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瑶族度戒,即是具有瑶族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这种作为瑶族青年成人礼的传统习俗至今仍在传承。瑶族度戒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规范,也贡献着瑶族历代人民所归纳总结的智慧光芒。瑶族度戒仪式当中的诫条,蕴含着深刻的瑶族人民的生活经验积淀。通过诫条当中所提倡遵循的道德规范,所提出禁止的行为准则,规范了瑶族人民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瑶族度戒仪式为瑶族青年男子的成人礼,这其中蕴含着瑶族人民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民族文化特色。瑶族度戒诫条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国家、人对待利益等多方面、多维度内容。瑶族度戒诫条蕴含了浓郁的道教文化色彩以及瑶族文化特色,我们也从中看到了瑶族度戒诫条当中的文化闪光点及宗教局限性,对于瑶族度戒仪式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来自于瑶族人民的智慧,提供瑶族人民文化传统视域。瑶族度戒诫条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周建强[5](2018)在《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真道是由王重阳(1112-1170)于南宋初,在金人统治的北方地区,通过融合儒道佛三教,创立的一种新道教。全真道之所以能够在金元时期创宗立派,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固然与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其伦理思想密切相关。与传统道教不同,全真道追求的是一种出离生死、真性永存、全性命之真的精神和物质双重超越的成仙论,希望通过性命双修的内丹修炼来实现。全真道的性命双修虽说是一种旨在修炼成仙的理论学说,但在其对性功与命功修炼过程的讨论中,其实也涉及到伦理问题。全真道的性命双修对全真道伦理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引导并决定了伦理思想的内容。全真道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命伦理思想、生态伦理思想、社会伦理思想、政治伦理思想以及神学伦理思想五个方面。全真道视人的自然形体是由水火风土等四大假合而成,认为肉体生命幻而非真,是真性生命的羁绊。只要修炼者能够破除对人的自然形体的贪恋与执着,进行性命双修,定能显现元初真性。在此基础上,全真道提出了极具自身特征的生命观,即“我命不由天地”、“外容苍内容黑”与“生命转世轮回”。全真道认为,虽然肉体生命是真性生命的羁绊,但全真修炼却不能戕害生命,反而必须依靠肉体生命的活动来进行。在全真道看来,虽然神仙修炼依赖于色身凡躯,但却不能滞于色身的修习,以致真灵之性不显。只有在为善保持清净不染之心,炼心修性的基础上,进行命功修炼,才能取得真性法身的显现与不亡,升入仙境。可以说,全真道在神仙修炼过程中,通过赋予肉体生命的道德价值,借助于善心善行的道德实践与命功修炼,使有限的肉体生命在生死维度中展现出了无限性。全真道的生态伦理思想建立在道化万物的理论认知基础之上。全真道“道化万物”的思想将道教神仙修炼理论与宇宙生成论相融合,不仅阐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问题,还阐明了性命双修、先性后命、以性为宗的内丹神仙修炼之道。在此基础上,全真道认为,人类在处理人与世间万物的关系时,应当效法“道”的规则,遵从“自然”的法则,视物如己,慈悲利物,善待万物,尊重万物的生命。全真道“视物如己”的思想有着宗教神学的理论立场,是善德积累与未来成仙的前提条件。而“善待万物”的思想则被“戒律化”,进而植根于全真道徒的修道与日常生活中,并通过他们影响到普通信众及其一般民众。全真道的社会伦理思想主要涉及教团的孝道伦理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以及教团的社群伦理思想。全真道的孝道伦理思想包括物外之孝与入世之孝两方面。全真道物外之孝的主要内容是敬师、报恩、送终与广大教团、扬名后世。全真道的入世之孝,主要是普劝行孝,奉养双亲,忠事君王与敦化国俗。全真道视戒律为降魔之杵,戒律对道徒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是道徒在修炼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主要是忍辱、谦让、守信、正直与信守仁义。全真道性命双修的神仙修炼理论除涉及人际伦理的思想外,还涉及教团所主张的人与社会之间的社群伦理思想。全真道的社群伦理思想主要包括遍拔黎庶、苦己利人与普济群生三个方面的内容。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主要是有关如何处理教团与王权关系的思想以及相应的政治伦理规范与政治伦理主张。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教团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与主张。初创时期,主要是出离尘寰,修道唯上;发展时期,则为清虚为本,政道不二;成熟时期,又为遵依国法,维系统治。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是一种反映人神之间伦理关系的思想,即围绕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何通过自身的宗教修炼,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行为约束,证得宗教理想目标,而形成的有关人与神之间伦理关系的思想。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与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两部分。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是玉性全真,人人可修——道性均有;自修自证,物外逍遥——自力成仙;真功真行,跻位登真——功行双全。而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主要包括乞觅行化、禁断性欲与坐环修炼三方面内容。全真道伦理思想是一种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实现得道成真的精神与物质双重超越为理想目标的宗教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全真道伦理思想,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重视宗教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挖掘宗教伦理的文化内涵,特别是道教伦理的文化内涵,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研究全真道伦理思想也有利于道教自身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发扬其自身良好的伦理文化传统,加强道风建设,继承与弘扬全真道的德性生命论,济世度人的伦理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生活道教”的践行。
孙苗苗[6](2018)在《道教重母思想及其女性伦理观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道教以先秦时期老庄哲学为基本思想,发展了两汉的黄老之学,同时又继承了原始宗教中的女神崇拜,民间社会中的神仙方术,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体系。本文以道教作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伦理的视角去认识、梳理道教中的“重母”思想。探讨道教中女性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评价,以求得对道教中女性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总结出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女性伦理观念。道教重母思想内涵丰富。道教通过对老子《道德经》中的“道生”系统、“柔弱胜刚强”等思想的解读,将老子思想体系中“重母”思想具体化为对人类世俗社会中母亲角色的尊崇。其它道教经典如《太平经》也存在“重母”观念,主要以“阴阳和合”思想为基础,主要表现在重视生育以及强调家庭的建立和维系两个方面。又如《老子想尔注》,在对老子之道进行神学化发挥的同时,也在很多方面承袭了《老子》的重母思想,突出了道“为天下母”的地位。在道教浓厚的“重母”思想影响下,道教对女性采取了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万物中都内含着“道”,所以道教思想根本不否认女子可以成仙。在道教的神仙体系中,女仙占有重要的地位。道教的神仙世界是对现实世俗社会的一种另类的反映,女神女仙的存在作为宗教信仰不仅可以佐证女性在道教修仙的可能性,而且也鼓励了女性修道以冲破束缚,追求独立人格价值的实现。此外,道教还针对女性独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专为女性撰写了女丹书、开辟了女丹修炼。而且在道教的系统中,女教徒也有女师,女祭酒等职务,在教门中同男教徒一样处理各种事务。由于道教对女性的尊重,使得女性教徒数量相当可观。可以说女性在道教中找到了解放自己,追求生命价值的途径和意义。作为道教女性伦理观的基本理论基础,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女神崇拜、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母”、“贵柔守雌”等主阴思想、阴阳观以及道教自身的生育观和贵生思想等使其具有丰富的内涵。例如道教赋予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在道教修炼和戒律规范问题上也将女性当做独立的个体加以考虑。这些思想通过现实中的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生存环境以及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独特角色表现出来。道教女性伦理观是立足于道教,用女性伦理思想观察女性修道者在道教中的伦理关系,伦理原则,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特征表现。道教中对于女性采取的是一种尊重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尊重女性的生命价值;认可女性修仙的可能;崇拜女性的生殖功能。如在伦理教化层面主张男女平等,在社会生活中要求男女合作;皆不可轻生,尤其是轻贱女性生生命,提倡抱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母亲孕育生命,所以要感恩母亲,践行“孝亲”思想。道教所秉持“崇阴守雌”的观念,重视女性多有的无为不争,柔弱守雌等德性,也影响到了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从而要求人类重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尊重世间万物禀道而生的客观规律。此外对道教不同历史时期的教义,宗教活动以及修炼方式也有影响。
买小英[7](2017)在《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文中认为8至10世纪的敦煌家庭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的缩影,其家庭关系深受中国古代传统伦理(主要是儒家伦理)与佛教伦理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现今留存的大量敦煌史料证明,8至10世纪敦煌的家庭关系作为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的个案,在中国古代家庭伦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儒家家庭伦理与佛教家庭伦理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相互印证,体现了同一性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儒家伦理思想包括伦理基础、伦理核心及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包涵伦理基石、伦理准则与伦理规范三个方面。儒家家庭伦理“以严正慈、以慈辅严”的慈父伦理和“以孝致敬、承教继志”的孝子伦理,与佛教伦理的“孝”及佛教亲子伦理,共同形成了8至10世纪敦煌地区家庭亲子关系的若干实践途径及儒释结合的孝道伦理特征。儒释家庭伦理中夫妻之间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体现在敦煌家庭中的夫与妻在婚姻关系维系和婚姻关系解除两种不同情况下,夫妻之间彼此所遵循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要求。儒释伦理的兄弟之间遵循着兄仁弟悌、兄友弟恭、平等互助、患难与共的手足情义,展示出在家庭伦理、经济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共同作用下,敦煌家庭兄弟之间同居共御、慈悲友悌和“胜似血亲”的伦理关系。佛教在敦煌长期流行和传播,佛教组织在敦煌长期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敦煌地区僧俗关系的变化,即家庭中僧中有俗、俗中有僧、僧俗相依的伦理关系。家庭伦理得以实现的平台、教育、制度、伦理、地位等,使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到落实,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敦煌家庭伦理的延续与发展。
王迎迎[8](2017)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善良道德意愿是人们向往崇高道德境界、追求理想道德生活的力量之源。处于特殊的道德转型时期,新的道德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道德缺位、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问题相继凸显;致使社会善意期待逐渐弱化,人们内心的道德意愿也不自觉地被遮蔽起来。道德意愿使道德的人和道德的社会成为可能,关注道德意愿及其培育问题,探寻个体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与规律,剖析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既是优化道德教育的理论前提,也是完善社会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举。论文围绕“道德意愿是什么”、“道德意愿如何生成”等问题,对道德意愿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创新性、系统化研究;同时聚焦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努力剖析问题成因、探寻解决之策。论文共分五部分,依次探讨了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生成及影响因素;并在分析道德意愿培育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可能对策。第一部分为“道德意愿的内涵”,主要探讨道德意愿的概念、特征及作用。论文指出,道德意愿就是人的“善念”,包括修善之念和行善之念,心之所存的“道德愿望”和心之所发的“道德意向”象征不同发展阶段的“道德意愿”;论文还区分了“道德意愿”与“道德意识”、“道德意志”、“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等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在个体道德发展中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另外,论文概括了道德意愿的特征,论证了道德意愿的作用。第二部分为“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生成过程与规律、影响因素等问题。首先,论文从道德的个体生成与历史生成两个视角,反思当前有关道德生成问题的研究。论文归纳了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如道德共识、道德交往、道德实践、道德冲突等客观条件,以及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共情能力、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自控能力等主观条件。论文指出,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分为萌发“道德愿望”、激发“道德意向”、达成“道德意愿”三个主要阶段;其中“道德愿望”的萌发包括认知内化、情感内化、行为内化和交互内化等方式,“道德意向”的激发要经历情境感知、情境反应、情境判断等阶段,“道德意愿”的达成又区分为道德意愿的实现与升华两个阶段。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通常遵循“内化与外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制约性的对立”、“强化与弱化的交替”、“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同步”等规律。道德意愿的生成在宏观方面受风俗习惯的熏染和社会舆论的催化,在微观方面受道德榜样的激励和道德情境的制约。第三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重点审视当前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的突出问题。论文指出,当前个体道德意愿呈现出意愿遮蔽、意愿弱化、意愿冲突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关于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剖析,论文认为,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是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原因可能在于,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第四部分为“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以及在自我修养和教育引导方面可采纳的具体方法。论文提出,道德意愿培育要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关于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论文提出,要在“自我修养”上树立崇德向善的理想追求、强化正心诚意的道德自省、重视少私寡欲的意志磨炼、养成与人为善的行为习惯、躬行慈爱扬善的公益实践;要在“教育引导”上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激发内隐性道德需要、培育基础性道德情感、建构远距离道德想象、增强道德失范免疫力。第五部分为“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从凝聚道德共识、引领道德追求、夯实道德力量和营造道德风尚等方面提出了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提升对策。首先,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其次,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通过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再次,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制度育人要做到立制彰显公正价值、立制系于人心人伦、立制固化善良意愿。最后,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杨春华[9](2016)在《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文中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现代性的发展,宗教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涉足其中。与宗教发展的蓬勃态势相比,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在分析和阐释宗教问题时却显得有些滞后,无论是定量的统计还是定性的描述,都对宗教自身的主体世界理解不足,许多研究只是以客体的视角站在宗教之外表达着研究者对宗教的主观想象,从而导致真正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能够触动宗教内部信众的研究更不多见,研究的薄弱和日益增加的信教人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回顾了宗教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各种范式,并重点剖析了这些范式在回应中国宗教问题时的一些不足。首先,以基督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西方理论对东、西方宗教的差异认识不足,导致其在分析中国宗教时的诸多不适;其次,作为科学主义和启蒙精神产物的现代宗教研究大多持反宗教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立场,从而在对宗教的认识上带有浓厚的时代偏见,影响了对宗教“本来面目”的客观反映;第三,为了追求“价值中立”和科学的“实证性”,研究者尽量避免讨论神学、哲学和宗教教义问题,从而阻碍了对宗教及其实践者的“移情式”、“人格化”理解;第四,研究者很少对“宗教自身”和“宗教实践者的表现”作出明确区分,从而无法清晰、准确、深入地认识宗教。上述问题导致现有的针对宗教的学术研究既不能在广大信众中获得较高的话语权,对他们提供认知的启迪和实践的指导,也不能为宗教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以东方宗教的代表——“佛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探索一种研究者既与宗教文本世界又与宗教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的研究范式。即尝试从宗教自身的教义和宗教实践者的主体视角出发,对宗教进行“移情式”理解。在对宗教教义的阐释中,本文构建了以“宗教的同一性”、“终极实在”、“与神合一”为思想基础的,以“宗教目标”、“宗教律法”和“宗教实践技术”为基本要素的分析框架;在对宗教实践者的分析中,本文构建了“理想型”意义上的四种宗教实践者类型,并逐一探讨了他们的信教动机、宗教认知和宗教实践方式。本文最后借助于新范式在观照宗教时所获得的新的认知,分析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宗教流弊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宗教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关系等问题,并进一步回应了在二十一世纪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的定位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使命等问题。
杨洋[10](2016)在《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中华魂的塑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这个民族的哲学思想肯定是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中华武术的拳理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武术技术中的反映,这种传统哲学思想也延伸到武术之内容和伦理规范的形成之中。本文以中华武术哲学及其伦理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哲学思辨法、史论结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体育学、审美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及其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中华魂之塑造作用,进行学理上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并试图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理论和功能定位作一个初步的建构。本文围绕“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的重大意义”这一学术论点,从“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概念及演变”、“中华武术伦理精神概论分析”、“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中华魂的时代解读”以及“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与当代中华魂塑造”等四个部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本研究旨在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精神塑造”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一次学术探讨和“补白”,以及对中华武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和探索,这就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各个章节中,导论部分着重分析学术界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及其衍生文化的研究现状。梳理并定义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概念与范围,这在学术上尚处于一个相对的空白点,也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在此考虑下,本文大胆选择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作为研究的突破点,并侧重研究武术伦理精神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魂)的塑造有着怎样的育成与反哺意义。同时在文中概述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总体特征和当前学界现状,并简要论述了本论文的大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在总结和借鉴诸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初步确定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概念,并详细考证和论述其起源、发展等一系列演变过程,从时间的纵向上分析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产生巨大影响的诸家中华传统学说,并从空间的横向上探讨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在中华各地之差异和逐步走向融合的过程。第二章主要是从伦理学的理论上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进行具体分析,指出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主要包含了“天人观”、“生死观”、“人道观”、“纲常观”、“胜负观”、“义利观”和“家国观”等一系列概念,并为下文探讨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对中华魂的塑造作用作好铺垫与衬托。第三章主要从实践上分析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忠勇仁义信”五个方面的意义,及其对中华魂的塑造作用。除了大力颂扬传统的“忠”、“信”、“仁”、“义”四德之外,本文高度肯定了“勇”德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明确指出,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新时代,传统武术伦理精神中的“勇德”——也就是“尚武精神”,是从古到今中华民族脊梁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魂”的核心思想,这是本论文的重大创新之处。第四章主要是谈了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及中华魂思想,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华人的凝聚与鼓舞作用。大力提倡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忠勇精神,能够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握文化交融上的主导权,增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利千秋、谋万世的大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与保证。结束语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武术伦理精神的结构特征及地位作了总结分析,以冀从整体上、宏观上阐明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对维护中国社会秩序,乃至塑造新时代中华魂的重要意义。全文希望通过上述的研究与探索,来揭示制度化的中华武术伦理和中国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问题,由此来增进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特征和形成过程的理解,达到从文化整体观的高度来观照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与华夏民族人格精神,以初步完成对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整体性研究,力求能从中华武术的哲学和伦理中提炼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气象,以此对中华武术文化和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研究作出一些微薄的贡献。
二、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佛教道德哲学的意义与学术史梳理 |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的佛教道德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二节 本文的目的与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佛教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
第一节 佛教的起源与发展 |
一、历史背景与佛教形成的前提 |
二、佛教的出现与分派过程 |
第二节 印度佛教的衰落 |
一、衰落的成因 |
二、衰落的状况 |
第二章 佛教在越南的传播与发展 |
第一节 佛教在越南传播的历史过程 |
一、佛教走进越南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基础 |
二、佛教在越南的传教阶段 |
第二节 越南佛教发展的现状 |
一、越南的佛教派别 |
二、越南佛教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佛教的其他哲学思想 |
一、佛教哲学理论的世界观 |
二、佛教认识论中的认识方法 |
三、佛教哲学理论的本体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道德 |
二、道德哲学 |
三、佛教道德哲学 |
第三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 |
一、缘起论 |
二、空性论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论前提 |
一、戒学 |
二、定学 |
三、慧学 |
第四章 佛教道德哲学的价值追求、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理念、价值追求与善恶观 |
一、佛教道德关于慈悲、善恶的价值 |
二、佛教道德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佛教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身和同住 |
二、口和无诤 |
三、意和同悦 |
四、戒和同修 |
五、见和同解 |
六、利和同均 |
第三节 佛教处理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知父母恩与报父母恩 |
二、父母恩重难报 |
三、报父母恩 |
第四节 佛教处理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
一、国王恩 |
二、三宝恩 |
三、众生恩 |
第五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道德理论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中包含的积极内容、合理内核 |
第二节 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一、当今越南人的道德生活状况 |
二、越南道德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节 吸收佛教道德哲学的合理思想,促进越南的道德理论研究 |
一、佛教道德教育人要有慈悲心 |
二、佛教道德教育人要修心 |
三、佛教道德教育人要重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 |
四、佛教道德将人视为中心,重视人的作用和地位 |
五、佛教道德教育人们趋善避恶,无我为他,给人以爱与平等 |
六、佛教道德重视人的自我反省 |
七、佛教道德重视智慧训练与人类解放 |
第六章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一节 佛教道德哲学的实践意义 |
一、佛教道德是无我的生活思想 |
二、佛教道德在当今社会的实践价值 |
第二节 佛教道德哲学对越南的社会价值 |
一、佛教道德文化的价值与准则 |
二、佛教道德哲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三节 佛教道德与越南人的道德和生活的建设 |
第四节 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世间道德哲学的关系 |
一、佛教道德对巩固传统文化的社区精神的作用 |
二、佛教对培养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
三、佛教对引导传统文化的文化品格的作用 |
第五节 关于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的思考 |
一、辩证认识佛教道德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二、引导、规范佛教道德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武德史料研究 |
1.2.2 武德现状研究 |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分析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2.1 “武德”释义 |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萨德的生平、作品与道德观简析 |
二、萨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萨德道德观的研究意义与研究途径 |
第一章 宗教道德:萨德小说中的否定对象 |
第一节 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基础的否定 |
一、理性的论述:对上帝存在的理论反驳 |
二、现实的揭露:小说中对上帝失语的现实描述 |
第二节 萨德对基督教道德人间代言者的否定 |
一、教会的腐败:经济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科勒芒神父等形象分析 |
二、教会的滥权:政治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圣玛利司铎群像等形象分析 |
第三节 萨德对基督教美德观本身的否定 |
一、愚昧的信徒:萨德对虔信的道德观的否定——以《相对的惩罚》与《司铎丈夫》为例 |
二、顺从的羔羊:萨德对顺从的道德观的否定——以《院长受骗记》与《幸运的骗局》等为例 |
三、身心的枷锁:萨德对性纯洁的道德观的否定——以《伪贞洁的女人》与《手足相残》等为例 |
第四节 、萨德的基督教道德观的目的观 |
第二章 自然道德:萨德小说中提出的道德观 |
第一节 自然代替上帝的道德支点之争 |
一、基督教对自然的阐释:上帝与道德律令存在的证据 |
二、萨德对自然的阐析:无关道德的客观变化 |
第二节 萨德的自然与道德关系理论 |
一、自然的特质:客观与变化 |
二、自然的范围:增扩至欲望 |
三、自然的判断:符合自然即道德 |
第三章 自爱自由:萨德的道德观的准则 |
第一节 、信仰自己:自爱的道德观——以《卧房里的哲学》为例 |
一、个体存在的正当性 |
二、自爱的合理性与博弈平衡 |
三、优点:尊重生命和死刑废除 |
四、不足:爱他人的正当性的 |
第二节 、拒绝顺从:独立的道德观——以《贞洁的厄运》为例 |
一、反抗的对象:权力与法律 |
二、萨德小说中的反抗者 |
三、优点:反对一元化的多元判断 |
四、不足:对道德共识的缺乏 |
第三节 、掌握身体:自由的道德观——以《受惩罚的先生》与《弗洛维勒与古瓦尔》为例 |
一、萨德的身体自由的道德概念 |
二、萨德小说中的身体自由描述 |
三、优点:平等的追求 |
四、不足:过犹不及的自由 |
第四章 虚无倾向:对萨德小说中道德观的辨析 |
第一节 萨德道德观的相对主义实质 |
一、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 |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 |
三、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 |
四、道德悖论体现的相对性 |
五、对萨德道德相对主义的评价 |
第二节 对萨德道德虚无倾向的评析 |
一、萨德自然道德观的困境 |
二、萨德的道德观必然导向虚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瑶族度戒诫条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瑶族度戒的伦理界说 |
第一节 瑶族: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 |
一、瑶族概况 |
二、瑶族传统文化概述 |
第二节 度戒:瑶族的成人礼仪式 |
一、瑶族成人礼的度戒仪式 |
二、瑶族度戒仪式的程序体验 |
三、瑶族度戒仪式的文化解读 |
第三节 瑶族度戒的伦理价值定位 |
一、瑶族成年男子立身处世的宣言 |
二、瑶族成人礼的特色呈现 |
第二章 瑶族度戒诫条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诫条: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
一、诫条在中国儒家道德规范中的体现 |
二、诫条在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呈现 |
第二节 瑶族度戒诫条规范及文化渊源 |
一、瑶族度戒十诫条规范 |
二、瑶族度戒十诫条规范的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瑶族度戒诫条的主要特点 |
第一节 瑶族度戒诫条的多重维度 |
一、人与自我关系的道德维度 |
二、人与家庭关系的道德维度 |
三、人与国家关系的道德维度 |
四、人对待利益关系的道德维度 |
第二节 瑶族度戒诫条的民族文化特色 |
一、瑶族度戒诫条的道家色彩 |
二、瑶族度戒诫条的地域特色 |
第四章 瑶族度戒诫条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瑶族度戒诫条的局限性 |
一、瑶族度戒诫条的宗教神秘性 |
二、瑶族度戒诫条对瑶族青年约束的有限性 |
第二节 瑶族度戒诫条的价值意义 |
一、对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价值 |
二、对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的价值 |
三、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全真道的性命双修与全真道的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全真道的性命双修 |
一、全真道的性与命 |
二、全真道的性命双修 |
第二节 以修炼成仙为旨归的全真道伦理思想 |
第二章 全真道的生命伦理思想 |
第一节 人的自然形体的虚妄与不真 |
一、四假观与骷髅观 |
二、全真道对人的自然形体的认识与儒佛的比较 |
第二节 人的生命的主体性与轮回说 |
一、我命不由天地 |
二、外容苍内容黑 |
三、生命转世轮回 |
第三节 仙道贵生与以德显真 |
一、舍了家缘更舍身即非济虎为饥鹰:仙道贵生恤民保众 |
二、修行须藉色身修莫滞凡躯做本求:藉假修真以德显真 |
第三章 全真道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化万物与洞天福地 |
一、道化万物:全真道成仙论与宇宙生成论的融合 |
二、洞天福地:全真道人间仙境与生态环境的营建 |
第二节 视物如己与善待万物 |
一、视物如己:善德积累与未来成仙 |
二、善待万物:慈悲利物与尊重生命 |
第四章 全真道的社会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全真道的孝道伦理思想 |
一、儒家之孝的内容及特点 |
二、全真物外之孝:敬师报恩与送终扬名 |
三、全真入世之孝:普劝行孝与敦化国俗 |
第二节 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 |
一、全真道戒律的产生与发展 |
二、全真道戒律中的人际伦理思想 |
第三节 全真道的社群伦理思想 |
一、遍拔黎庶 |
二、苦己利人 |
三、普济群生 |
第五章 全真道的政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初创时期:出离尘寰修道唯上 |
第二节 发展时期:清虚为本政道不二 |
第三节 成熟时期:遵依国法维系统治 |
第六章 全真道的神学伦理思想 |
第一节 全真道的神学伦理观 |
一、玉性全真人人可修:道性均有 |
二、自修自证物外逍遥:自力成仙 |
三、真功真行跻位登真:功行双全 |
第二节 禁欲苦行的全真宗教生活伦理 |
一、乞觅行化 |
二、禁断性欲 |
三、坐环修炼 |
第七章 全真道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道教重母思想及其女性伦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一) 经典研究 |
(二) 女性伦理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道教重母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重母”是“道”形而下的体现 |
一、“重母”与道家之“道” |
二、“重母”与道教之“道” |
第二节 道教“重母”表现的多元性 |
一、庞大的女神仙体系 |
二、女丹书与女丹修炼 |
三、尊女官、女祭酒与女师 |
四、女性信徒数量明显增加 |
第二章 道教女性伦理观的依据及其基本内涵 |
第一节 道教女性伦理观的依据 |
一、女神崇拜和生殖崇拜 |
二、老子重母思想 |
三、道教阴阳观 |
四、道教“贵生”思想 |
五、道教“生育”观 |
第二节 道教女性伦理观的基本内涵 |
一、道教赋予女性成就理想人格的权利 |
二、道教重视女性修炼问题 |
三、道教戒律对女性的约束和保护 |
第三节 道教重母思想与女性伦理观 |
一、“重母”与女性地位 |
二、“重母”与女性生存 |
三、“重母”与婚姻、家庭关系 |
第三章 道教女性伦理观的影响 |
第一节 道教女性伦理观对个人教化的影响 |
一、重视生命 |
二、主张男女平等 |
三、提倡“孝亲”思想 |
第二节 道教女性伦理观对社会的影响 |
一、对道教历史发展的影响 |
二、对道教伦理思想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古家庭伦理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来源 |
第一节 儒家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伦理基础 |
二、“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尊卑”的伦理核心 |
三、“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 |
第二节 佛教伦理的思想来源 |
一、以人生论、果报论、心性论为伦理基石 |
二、以“平等慈悲”为根本的伦理准则 |
三、以“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为基准的伦理规范 |
第三节 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一、儒释伦理之间的差异 |
二、儒释伦理的融变与合璧 |
第二章 敦煌家庭的亲子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亲子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亲子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亲子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实践途径 |
一、写经发愿:祈福追荐 |
二、设斋祭祀:施愿祈祷 |
三、布施放生:忏念追福 |
四、建窟造像:颂德供奉 |
五、绘制经变画:感念宣扬父母恩 |
第三节 敦煌家庭亲子关系的孝道特征 |
一、一世感恩的亲子关系 |
二、实质孝行的亲子关系 |
三、由局部孝心的亲子关系扩展至全面孝行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家庭的夫妻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夫妻关系 |
一、儒家伦理的夫妻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夫妻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维系 |
一、缔结良缘之际 |
二、病痛患难之时 |
三、逝者亡故之后 |
第三节 敦煌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解除 |
一、“三纲五常”的伦理原则 |
二、“孝、贞、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 |
三、价值定位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家庭的兄弟关系 |
第一节 儒释伦理的兄弟关系 |
一、儒家伦理中的兄弟关系 |
二、佛教伦理的兄弟关系 |
第二节 敦煌文书中所反映的兄弟伦理关系 |
一、同居共御的兄弟之义 |
二、慈悲友悌的兄弟之爱 |
三、“胜似血亲”的兄弟之情 |
小结 |
第五章 敦煌家庭的僧俗关系 |
第一节 佛教的僧俗关系 |
一、印度佛教的僧俗关系 |
二、中国化佛教的僧俗关系 |
第二节 敦煌家庭中的僧俗关系及其特征 |
一、僧中有俗 |
二、俗中有僧 |
三、僧俗相依 |
小结 |
后论:有关中古时期敦煌家庭伦理得以落实的若干问题 |
一、平台问题——以核心小家庭为主 |
二、教育问题——寺院教育取代官办教育 |
三、制度问题——法律与宗教的双重维护 |
四、伦理问题——三教合一,倡导“忠君孝亲” |
五、地位问题——以儒家价值体系为主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敦煌文书编号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道德意愿的内涵、特征与作用 |
第一节 道德意愿的内涵 |
一、道德意愿的概念界定 |
二、道德意愿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特征 |
一、内存性与交往性 |
二、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三、利己性与利他性 |
四、理想性与现实性 |
五、坚韧性与脆弱性 |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作用 |
一、确认道德主体存在的根据 |
二、生成道德自觉的基本前提 |
三、发生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 |
四、遵循道德规范的内生根源 |
五、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依据 |
第二章 道德意愿的生成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关于道德生成问题的反思 |
一、基于不同视角的道德生成问题研究 |
二、道德的历史生成问题研究 |
三、道德的个体生成问题研究 |
第二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条件 |
一、道德共识与道德认知能力 |
二、道德交往与道德共情能力 |
三、道德实践与道德感知能力 |
四、道德冲突与道德自控能力 |
第三节 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及规律 |
一、道德意愿的生成过程 |
二、道德意愿的生成规律 |
第四节 道德意愿的影响因素 |
一、风俗习惯的熏染 |
二、社会舆论的催化 |
三、榜样示范的激励 |
四、道德情境的制约 |
第三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当前道德意愿问题的现实状况 |
一、意愿遮蔽:道德缺位与公德意识淡化 |
二、意愿弱化:道德冷漠与道德责任落寞 |
三、意愿冲突:道德焦虑与道德抉择茫然 |
第二节 当前道德意愿培育中的突出问题 |
一、自觉性的参与力量不足 |
二、科学化的内容考究不足 |
三、全局性的整体关注不足 |
四、持续性的理性驱动不足 |
第三节 道德意愿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政府与民间的互动关系尚未完整构建 |
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三、网络对舆论的引导功能尚未有效实现 |
四、培育与践行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
第四章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原则 |
一、在目标上坚持“知行转化” |
二、在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 |
三、在方式上坚持“言传与身教同步” |
四、在途径上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
第二节 道德意愿培育的方法 |
一、道德意愿的自我修养 |
二、道德意愿的教育引导 |
第五章 提升道德意愿培育效果的着力点 |
第一节 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崇德向善的道德共识 |
一、以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意愿的共识性发展 |
二、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意愿培育的全过程 |
三、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提升道德意愿 |
第二节 以道德榜样引领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 |
一、认识道德榜样的精神特质以增进榜样引领作用 |
二、推动榜样选树的现代转型以化解榜样疏离困境 |
三、发掘特定群体的榜样示范以激发榜样学习意愿 |
第三节 以制度育人夯实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 |
一、制度育人需立制彰显公正价值 |
二、制度育人需立制系于人心人伦 |
三、制度育人需立制固化善良意愿 |
第四节 以环境育人营造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
一、引导道德舆论传播,净化社会道德风气 |
二、加强道德舆论监督,规范媒体伦理责任 |
三、及时回应道德事件,合理引导道德舆情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引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一、蓬勃发展的宗教态势 |
二、宗教引起的困惑与争议 |
1.宗教的认知与定义之争 |
2.科学与迷信的困惑 |
3.宗教与道德的争议 |
4.宗教对社会的利与弊 |
5.宗教内部的教义纷争 |
三、宗教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
1.宗教社会学发展的历程 |
2.东西方宗教的差异与西方理论的适用性 |
四、本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意义 第二章:宗教社会学的现有范式及其不足 |
一、化约论范式 |
1.心理化约论 |
2.功能化约论 |
3.化约论范式小结 |
二、意义阐释范式 |
1.意义阐释范式 |
2.意义阐释范式的不足 |
三、世俗化范式 |
1.世俗化范式的提出 |
2.新世俗化范式 |
3.世俗化范式反思 |
四、宗教市场论范式 |
1.宗教市场论的提出 |
2.宗教市场论的不足 |
五、新范式的提出 |
1.“目无宗教”与对宗教的“人格化”理解 |
2.宗教的两个组成部分 |
3.宗教研究的“双重视域融合”范式 第三章:新范式之宗教文本视域 |
一、文本在宗教研究中的地位 |
1.教义研究与两种宗教社会学 |
2.教义研究的阻碍因素 |
二、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与客观性 |
1.文本解读的多元性 |
2.文本解读的客观性 |
三、视域融合范式下的宗教文本分析框架 |
1.宗教的内在同一性 |
2.宗教的基本原理:“终极实在”、与“神”合一 |
3.宗教文本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新范式之宗教实践者视域 |
一、“宗教自身”与“宗教实践者”的区分 |
1.宗教“信徒”与宗教“实践者” |
2、对宗教实践者的“人格化”理解 |
二、宗教实践者的若干类型 |
1.传统型宗教实践者 |
2.功利型宗教实践者 |
3.神秘型宗教实践者 |
4.教理型宗教实践者 |
5.实践者类型划分的综合性与发展性 |
三、宗教实践的各种方式 |
1.传统宗教功课 |
2.新型宗教实践方式 |
3.宗教的个人实践模式 |
四、文本视域中的宗教实践者 第五章:宗教的定位及其在民族文化复兴中的价值 |
一、宗教的认识与定位 |
1.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
2.宗教对社会道德的影响 |
3.宗教的定位 |
二、宗教流弊及其产生的原因 |
1.宗教流弊的表现形式 |
2.宗教信众的教义水平与宗教流弊的预防 |
三、东方宗教相对于排他性一神教的某些优势 |
1.人文与理性 |
2.平等与包容 |
四、宗教、民族文化复兴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
1.民族复兴的文化需求 |
2.复兴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
3.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复兴中的使命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项目 致谢 |
(10)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中华魂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文的选题缘起 |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概念及演变 |
第一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诸子的信仰 |
二、宗教思想的熏陶 |
三、宋明理学的促进 |
四、文学作品的渲染 |
第三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演变 |
第二章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内容 |
第一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之“天人关系论” |
一、自然之道 |
二、天人合一 |
第二节、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之“人道观”与“纲常观” |
一、尊重个体生命 |
二、追求自由发展 |
三、传承伦理纲常 |
四、师徒关系伦理 |
五、门派宗族化 |
第三节、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之“生命观” |
一、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生命观的哲学背景 |
二、中华武术伦理精神的整体动态养生模式 |
第四节、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之“家国侠义观” |
一、身落草莽而不污 |
二、事在济民谓之义 |
三、尽心为国是为忠 |
四、见义敢为方称勇 |
第五节、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之“胜负观”与“义利观” |
一、善战不怒、以德服人 |
二、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
第六节、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与“中华魂”民族精神的养成 |
一、精进无畏的尚武精神 |
二、精忠报国的赤子之心 |
第三章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中华魂的时代解读 |
第一节 忠——忠者尽心也,乃为人之本 |
第二节 勇——勇者云气也,乃民族之魂 |
第三节 仁——仁者亲爱也,乃人性之光 |
第四节 义——义者正气也,乃浩然威棣之气 |
第五节 信——信者心诚也,乃立身之基 |
第四章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与当代中华魂塑造 |
第一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倡导的“忠勇仁义信”与当代中华魂的塑造 |
一、有利于弘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二、有利于弘扬见义勇为的社会正气 |
三、有利于培育国民谦虚有礼的精神人格 |
四、有利于促进崇德扬善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第二节 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对华人世界的影响 |
结束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道德哲学与越南的道德建设[D]. 范德寿(Pham Duc Tho).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D]. 王若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瑶族度戒诫条的伦理分析[D]. 韦方正.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全真道伦理思想研究[D]. 周建强. 兰州大学, 2018(02)
- [6]道教重母思想及其女性伦理观研究[D]. 孙苗苗.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7]儒释伦理共同作用背景下的敦煌家庭关系研究 ——以8至10世纪为中心[D]. 买小英. 兰州大学, 2017(03)
- [8]道德意愿及其培育研究[D]. 王迎迎.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与文本世界、实践者主体世界的双重视域融合 ——一个宗教社会学研究新范式的尝试[D]. 杨春华. 上海大学, 2016(04)
- [10]中华武术伦理精神和中华魂的塑造[D]. 杨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