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自光
云南巨星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水泥生产中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大多与习惯性违章分不开。在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是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表明:70%~80%的人为误操作事故都与习惯性违章有直接联系,它是导致人身伤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及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因此,在水泥生产中杜绝习惯性违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安全事故的强有力措施。
关键词:水泥企业;习惯性违章;防范
1前言
水泥生产中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人和物的因素,而人的因素,又占主导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中,90%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引起的,而其中绝大部分又与习惯性违章作业紧密相关。人的因素是指生产作业人员的主观因素,并不是他作业时不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也不是他不知操作规程,是由于他的主观认识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粗心大意、有章不循,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的工作习惯,产生了不安全行为和动作。因此,需要加强对习惯性违章的预防措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2.1顽固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而其具有顽固性的特点。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心理定式不改变,动作方式不纠正,这种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就会重复发生,直到行为者受到事故的惩罚。诸如劳保用品穿戴不整齐等,就具有顽固性的特点。
2.2经常性
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识的行为,而是习惯使然。尽管作业前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但由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发生了作用,无意识地违反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出现误操作或误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行为人过去多次进行过类似作业等。
2.3传递性
某些新工人看到老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便盲目仿效,由于老职工懂得工作中的省力窍门,而又没出事故,才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发扬光大”,“代代相传”。诸如起吊重物时,下面行走或工作、站在梯子上工作时,不使用安全带、梯子无人监护、带负荷拉隔离开关等。
2.4侥幸性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为前的一种普遍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和缺乏安全意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我。诸如带电作业、不办理停电工作票检修设备、停电不挂牌等。
2.5多发性
由于水泥生产环节众多,涉及工艺、机械、电气、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多个工种,因此人员较多,这就导致了习惯性违章贯穿在整个水泥生产过程中,呈现多发态势。
3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习惯性违章表面上是个体行为,但实质应属群体性的思想在作怪。习惯性违章的行为者多数存在如下心里:侥幸、取巧、逐利、偷懒、逞能、帮忙、冒险、自负、从众、盲从、好奇(求知欲性)。见多了,做多了,习以为常后,逐渐失去了警惕性,慢慢地演变成了艺高人胆大的思想,养成了违章习惯,渐渐蜕变成习惯性违章。行为者对其行为认为只是小事一桩,不必小题大作,正是管理上的小题不大作,让违章成为了习惯,行为者对严格管理有反感,对行为习以为常,长期沿袭违章行为,没有意识或随心所欲,习惯成自然,危害极大。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由于人们看多了,见多了,习以为常了,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久而久之,习惯了那些不正确的行为,逐渐淡薄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丢失了群防群治的思想。违章不一定出事故,但事故必然出自违章,这一事故规律表明习惯性违章的最终结果必然是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习惯性违章的预防
4.1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生产和发展中各种危险因素的了解程度,也是工作中安全重要性的了解程度;为此,企业的的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大力传播企业安全文化,传播的方式可以是专业人员的演讲、宣传、企业活动等。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放到员工的日常生活中,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并且自觉的将其应用到员工的工作中,有效的规避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同时,企业的领导者作为安全建设的领导者,必须将“安全第一”的思想融入到文化建设的整个环节。并且正确处理水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各个因素的冲突,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增加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
实际上水泥企业的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个企业连续多年无安全事故记录,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管理科学到位,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利益的表现,这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从而促进企业总体利润的最大化,加快企业的发展。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安全事故接二连三,这势必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人才的流失,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保水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4.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水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该严格尊守国家的相关制度,并且结合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让制度对企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依据水泥企业的生产的实际情况,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严控每一个生产环节,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4加强安全监督
一方面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水泥生产包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因为存在爆炸、尘毒、灼烫、机械伤害、坠落、触电、热辐射、噪声、坍塌等危险和有害因素,因而其危险性不容轻视。另一方面,应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的力度,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监督权、考核权和处罚权。水泥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还要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5结束语
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和操作,导致了工伤事故的发生,但要克服长期存在的不良习惯,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全管理部门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深入现场,随时随地用心观察职工的工作情况,识别、找出并根除习惯性的违章行为。
安全和事故之间往往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发生也只是在一瞬间,只有在管理上重视安全教育,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行为上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工作中应“人人说、处处讲、时时想、事事用”,减少不安全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取得生产效益的大丰收。
参考文献:
[1] 蒋冬青 罗云权.水泥企业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0(11)
[2] 高山山.水泥企业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河南建材,2018(02)
[3] 袁相荣.基于水泥生产企业危险因素的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5)
[4] 殷帆.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构建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07)
[5] 张健.水泥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浅析[J].现代职业安全,2010(01)
论文作者:杨自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习惯性论文; 企业论文; 水泥论文; 事故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