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到熟悉:科技馆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研究论文

从陌生到熟悉:科技馆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研究论文

从陌生到熟悉:科技馆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研究

宋景东

摘 要 展教活动作为科技馆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强辅导员和观众之间的接近性,对于有效开展展教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具体案例提出辅导员在展教活动中增强与观众接近性的意义与措施,充分发挥展览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展教活动;观众;接近性

在科技馆中,观众可以通过参与观看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补充学校教育,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科普展教活动毫无疑问成为最直接关键的科普方式,而科技馆的展教人员则化身为观众的传道解惑之师,为渴求科学知识的观众提供帮助。所以在展教活动的开展中如何让观众最有效的接受信息,使展教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最大化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一课题最关键的方面是要在观众和科普辅导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接近性是提高展教活动效率不可或缺的关键链条,就是拉近辅导员和观众的距离,主要是心理上的距离,消除观众的陌生感,从而更好地开展展教活动。

博物馆里采用直译法的有“华侨是革命之母”(“Overseas Chinese is the mother of the revolution.”)“中国现代军官的摇篮”(“the cradle of China's modern military officer”)等。在这两句话中,直译体现了汉语修辞的美感,并且更好地传达原文意义,保留原文风格。另外,“抗日战争”被直译成“Anti-Japanese War”,但经过笔者查询,翻译成“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会更加恰当。

1 科技馆展教活动的类型和特点——增强接近性的客观要求

国内科技馆展教活动进行类型划分,认为大致可以分成科普讲解、科普剧、科普课堂、科技竞赛四大类。科技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非正规教育是其基本属性。那些依托展览资源的教育活动,则往往为科技馆所独有,是其他机构难以开展的。显然这是科技馆的优势所在,应成为科技馆的代表性教育活动。科技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要引导观众通过模拟再现的科技实践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进而获得“直接经验”。[1]所以科技馆展教活动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展示性。紧密结合科技馆的展品资源来进行展品和原理的介绍及知识普及,这是科技馆展教活动体现独特性的原因之一。第二个特点是互动性。展教活动开展的目标受众是观众,任务是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那引导观众思考学习是其必要的途径。展教活动不能只是单方面的传授教育,而是要增强互动,与观众建立强关系,通过问答、操作等方式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式学习,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从而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所以从展教活动的角度出发,增强辅导员和观众的接近性是其客观要求。

2 科技馆观众的类型和心理特征——增强接近性的根本驱动

来科技馆参观的观众类型多样,从年龄角度进行区分则包括了成人、幼儿、儿童、青少年等不同的观众群体。科技馆的展品和展教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进行设计,主要的目标群体还是儿童和青少年。从参观的过程来分则可大致归为走马观花型、游戏体验型和关注知识型3种类型,展教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尽量把观众都引导为关注和探究科学知识的参观类型。

大纲中专门对如此严格的考核程序设计理念做了说明。让学生明白成绩补救措施是正面的、积极的。学校如此高标准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做到出类拔萃。

体态语又叫做“肢体语言”。是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也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一个图像符号系统,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是一种人们在长期的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在展教活动开展中,辅导员想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一定要用好体态语,向观众传达出亲切熟悉的感觉,消除观众的陌生社交壁垒。首先是姿势,辅导员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身体成站立状态,与观众的距离保持在不低于130cm的社交距离,否则会给观众造成压迫感。站立时如果没有精气神或者依靠支撑物,会向观众传达出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则会加重距离感。其他类型的展教活动也是如此,在姿势上不能表现得懈怠,要传达想要交流的意义。其次是眼神,消除戒备心,真诚的眼神尤为重要。展教活动以观众为重心,所以辅导员要多注意与观众的眼神交流。眼神热情真挚柔和,不能盯着观众看,同时要尽量照顾到所有观众,不使观众感觉受到冷遇。还有表情,表情是非常能够传递情感的体态语之一,辅导员要对观众保持微笑,要根据讲解内容调整表情,不能一成不变,表情的变化会让观众对于讲解内容有代入感,同时也能拉近辅导员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最后是手势。在展教活动中,辅导常常会采用一些道具来辅助讲解、表演或授课,手势是经常用到的体态语。除了常用的指示性和提醒注意性手势之外,想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要多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手势,摒弃严肃的比赛型手势,力求自然。辅导员应将体态语综合运用起来传达出熟悉感。

分析了观众的类型和心理特征可以看出,展教活动要和观众紧密联系,观众有需求有戒备,更加要求辅导员消除与观众的距离感,满足观众需求科学知识的需求。教育以受众为目标人群进行的人文性活动的定义决定了我国科技馆展教工作的开展要以面向观众为重心[2]。所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这是增强辅导员和观众的接近性的根本驱动。

展教活动是以辅导员为传播者的一种传播活动,用传播学编码解码理论描述科技馆展教活动开展的过程,主要为从活动开始,辅导员所传达的一切内容的过程就是编码,观众作为受众所接收信息,通过解码的方式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还有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导致解码出现问题,使观众不能理解传播内容。而辅导员所进行编码的不仅仅是科普内容,所有包括体态、语气、表情等承载着意义的符号,这些都会作为信息传递给观众,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以理解。所以要增强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不仅仅要在展教内容上进行重构,还要注意体态语、语气 、重构内容和呈现方式4个方面。

3 增强接近性的措施

比起一味抓住外在的姿容不放,追寻刚健勇毅的精神风貌才是我们应当身体力行实践的对象。正如“正直、坚强、博学、勇敢是全人类通行的优点”,自强自尊,心怀天下的君子风范,不应被性别限定,而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北航女学生大胆揭发导师性侵恶行,是面对不平敢于发声的典范;华师附中少年挺身而出制止交通违法行为,是面对正义勇于坚持的象征。反观向韩星下跪的知名艺人;面对越南、泰国海关无理索贿点头哈腰奉上贿金的游客,是否精神上的“软骨病”已深入骨髓?舆论聚焦于“阳刚之气”,呼唤血性、呼唤勇毅,或许不仅是担忧日趋多元的审美标准带来的观念冲击,更是担忧被冠以娘炮之名的精神矮化风潮,会摧毁中国刚健勇毅的精神风貌。

3.1 体态语

传播学上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有特定需求和动机并得到“满足”的过程。面对陌生人的社交壁垒是另一个心理特征。尤其是对于低年龄段的观众,也使许多关注知识型的观众变成的走马观花型和游戏体验型。这种对于陌生人的戒备试探心理多作用于科普讲解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尤其是辅导员主动开始的讲解活动。猎奇是观众的第三个心理特征。来到科技馆参观,展品众多,会使观众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强烈的猎奇心理使观众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一个展教活动中。

3.2 语气

语气是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说明动作或过程的进行方式,也就是说话者对行为或动作的态度。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它是说话时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开展教育活动是在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环节都要注意的问题。虽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育活动和不同种类的展品及原理都要采用不同的语气来进行处理,但总体上的原则依然是观众重心。所以在开展活动时,辅导员的语气要有变化,具体来说就是语音语调要有起伏,避免平铺直叙给观众带来疏离感。比如说在讲解科普故事的时候,在起承转合处要变换语气,陈述、疑问、祈使、感叹适机使用,表达出科普人物曲折的探索过程,使观众带入到故事中,同时增强了与辅导员的熟悉程度,拉近距离。

3.3 重构内容

面向观众,展示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接收到辅导员所传达的内容。展教活动的内容要根据需求进行重构,减少直接陈述式的内容,增加有互动性的环节,多与观众交流沟通。同时在科普讲解时要多使用日常的能与观众联系的例子来拉近距离,制造共同话题和沟通机会。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消解观众的陌生感。展教内容设计还要遵从递进原则,将无法理解的内容化为一步步好理解的内容,使观众投入其中,才能不至于止步于较难的内容而加深社交壁垒。

3.4 呈现方式

其实这一部分内容在谈到内容重构时已有涉及。展教活动的内容呈现方式同样是要综合考虑到展品和活动的类型来进行设计,在这个基础上尽量选择能够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呈现方式。比如向观众讲解光的全反射原理,由于原理本身难以理解且较为枯燥,此时借助道具做实验,让观众观察到光的折射、反射、全反射现象然后再阐述原理则是更为合适的呈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有创造与观众交流的机会,增强与观众的接近性。再比如在只能采用讲解这种方式的展教活动开展过程中,则可以选择多增加提问来拉近辅导员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问题难度要进行把握,太难的问题会起到反效果。而科普剧的形式选择也要考虑到这一因素,近年来科普的创意层出不穷,但许多科普剧增添了玄幻、古文等观众无法快速理解的元素,这些呈现方式则不利于消除观众的陌生感,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到观众因素进行形式上的选择和创新。

4 结论

总的来说,增强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是现代科技馆以观众为重心的教育理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辅导员要综合运用各种方式与观众建立强关系,拉近心理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使展教活动的传播效果和意义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幼文.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与特征[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

[2]李璐.浅议如何以观众为核心开展科技馆展教工作[J].科技展望,2015(13).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7-0192-02

作者简介: 宋景东,潍坊市科技馆,研究方向为科普。

标签:;  ;  ;  ;  

从陌生到熟悉:科技馆辅导员与观众的接近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