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策略论文_胡结洋

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策略论文_胡结洋

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对各类水利风景资源进行了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打造了一批优质生态水利风景区。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策略

1水利风景区的功能及作用

1.1生态功能

水利风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因为水具有高热容、可流动、可蒸发性质,城市水利风景区有较大的水面,可以增加邻近区域的空气湿度,能有效改善小气候,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供舒适宜人的空间。第二,维持城市生态结构功能,水利风景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城市水利风景区与城市常见景观有较大差异,能形成城市中特殊的生物环境,可以有效保护城市水利风景区内的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地发展。

1.2经济效益

水利风景区能直接影响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由于政府支持、百姓需要,商人们着重于在邻近河湖的地方从事房地产开发,同质量的楼盘会因周边具有较好的河湖景观与环境而翻倍升值。景观较好的水利风景区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水利风景区的工作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好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的招商引资。

1.3展现城市文化与发展特色

从古至今,水系都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与内涵,任何一条河流、一个湖泊,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历史故事,并拥有自己的水文化,所体现的独特的历史价值是不可比拟的。对于水文化的理解有2个角度:从物质方面看,水文化记载了人们对水的认识、利用以及改造水的实践活动及过程;从精神方面看,水文化是人们从水体及其变化中得到启迪,从而形成一种哲学想法和审美意识。因此,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能够将游客的心灵巧妙融于自然。

2现代水利风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景观规划过于模式化

由于近些年西方文化的大量引入,导致我国的水利风景景观设计也受到了西方设计思路的影响。但这些设计的西方化普遍都是生搬硬套,没有吸取其中的精髓,又丢弃了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优势和地区特点,使得房地产项目的景观规划缺乏创新和个性化元素,这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房地产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和当地城市文化特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地盲目引用外来元素,要设计出更具有个性的房地产水利风景景观,充分将我国地大物博的优势体现出来,展示地域风情。

2.2景观设计风格缺乏特色

现代水利风景景观设计的基本路线是从法式到新古典到新中式,缺乏创意,自然就无法吸引别人。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特点,注重适应地区自然环境,才能凸显特色。所以,水利风景景观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气候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设计。大的城市往往还需要考虑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特征,要充分利用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发挥自然界各种生物以及外在条件的优势。很多城市不注重保护地方特色,一味追求潮流,只会适得其反。

2.3欠缺人文关怀

目前,很多水利风景景观设计都没有考虑实际使用情况,只是单纯地追求美观,明显缺少人文关怀,例如,大量使用景墙、水法和雕塑等华而不实的元素,缺乏以人为本的考虑。一个优秀的水利风景景观设计应是从人出发,结合实际,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满意度为目的,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休闲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景与人做到和谐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风景区生态化设计方法

3.1人工斑块设计

要实现风景区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首先要理顺人工斑块与自然斑块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两者之间景观的共生设计。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依托于水利工程,而水利工程的主体内容是水利建筑及设施的规划设计,因此,水利建筑是风景区人工斑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建筑的设计。必须依据当地水利文化情况做好详细的规划设计思路、在满足水利服务功能的前提下,考虑其景观功能。作为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组成要素,水利建筑本身也应形成风景,其外观设计应尊重原有场地精神,、同周边地形地貌相适应,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积极融入当地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独特水利风景。此外,景区中其他不同的旅游服务设施也应依托周边自然环境以及水利设施,根据其功能适当的散置于整个风景区的景观结构中,并努力融合于当地的地形与自然景色,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栖息空间。

3.2廊道设计

旅游廊道设计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景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利设施的正常服务,同时还影响风景区旅游线路的安排。水利旅游廊道主要包括由风景区外部进入风景区的通道和景区内部的道路系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步行道、车行道以及船行道,其中还可以细分为汽车、骑马、自行车行道、游步道等类型。廊道的设计除了保障旅游交通运输简单、高效外,还要注意满足其他功能。首先,廊道形式应为旅游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向前游览的兴趣。其次,廊道连接着不同的自然斑块和人工斑块,是景区当中旅游活动频繁的区域,因此要注重其观光、休闲体验的娱乐功能。廊道系统的设计要重点做好功能定位、同时注重道路景观设计的美观原则和舒适性原则,充分联系地脉情况设计景区的生态游径,并在主要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及休息设施,形成观景游憩空间。

3.3自然斑块设计

水利风景区的自然斑块主要包括景区内的山体、水体以及植被等,其对景区的生态性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自然斑块的景观设计首先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水体斑块是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塑造良好的水景空间必须尊重原有地脉,在原有水域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进行局部水体的人工改造。此外,自然斑块中的植被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场地原有植物,景观提升以乡土树种为主体,利用外来树种营造局部景观。在选择外来树种时要注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同时考虑其对乡土树种的影响,避免生态入侵情况的发生。植物种植应满足适地适树原则,根据景观异质性原则和生态学原理,构建乔、灌、草合理配置的自然景观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生活环境中,水利风景区建设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为人们减压,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惬意的休闲娱乐空间。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增加生态景观。尤其是树和水,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巧妙结合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依据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与宣传。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水利生态景观,促进水利风景旅游的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心灵的沟通,让低碳发展深入人心,并促进当地民族文化的弘扬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温室效应及环境污染,让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大自然气息。

参考文献

[1]杨小萌.水利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山西水利,2018,34(04):28 -29.

[2]张文瑞.水利风景区景观要素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7(01): 20-21+24.

[3]尚磊.生态化设计在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J].艺术科技,2016, 29(08):318.

[4]李鹏.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初探[J].河北水利,2016(05):42.

[5]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水利风景区的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初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09):124-128.

论文作者:胡结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水利风景区景观生态化设计策略论文_胡结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