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考试若干问题的思考_中考论文

新课程语文考试若干问题的思考_中考论文

对新课程语文中考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几个问题论文,中考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4年以来,全国各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以下简称“新课程语文中考”)在考试评价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高度人文化的视角、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开放多样化的风格以及简约紧凑的结构,使新课程语文中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赢得了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但是,在几年的探索和尝试过程中,新课程语文中考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新课程语文中考与现行高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新课程语文中考虽然有其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但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现行高考的印记。

第一,部分实验区的试题内容烦琐、结构庞杂、难度较大。

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试题满分为150分,平均题量为24题,最多的达32题;试题涉及“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曲)鉴赏”“作文”等与现行高考内容相对应的众多板块,有的试题还设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内容多、题量大、难度高。

第二,刻意模仿现行高考的题型和试卷结构。

部分新课程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为对现行高考题型的依样画葫芦,照抄照搬,其中客观题所占比重较大,有的甚至占了全卷题量和分值的一半以上;有的试卷刻意模仿现行高考的题型分布,将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开呈现。

第三,在命题立意方面,有部分新课程语文中考试题承袭了现行高考孤立、单一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倾向,对字词句及古诗文的考查,能力层级单一,未能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发挥、不同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

考试评价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新课程语文中考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它势必打上课改的深深烙印:它应是具有高度人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的阶段终结性水平测试,而不是现行高考那样的高利害选拔性考试;新课程中考可以从现行高考中汲取考试命题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反过来,现行高考应合理借鉴新课程中考的成功经验,使得高考更具活力,逐步实现向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的过渡),但不能承袭现行高考由于考试性质、课程建设及理念转换等方面的局限而产生的与课改精神相悖谬的因素,应该在考查内容、命题立意、试卷结构及题型等方面大胆创新,走自己的路,努力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提供崭新的舞台,而不能“旧台唱新戏”。

二、能否撇开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单纯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在这些年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被人为弱化,“人文性”成为时髦的口号,在这样的口号下,工具性与人文性依然割裂,具体表现为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一味强调让学生空泛讨论课文内容,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但是错别字多了,阅读和表达的基本功差了。

新课程语文中考也集中显现了这一问题,“2005年实验区的相当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试题没有体现对阅读核心能力的考查……题干内容与选文关系不大,脱离阅读文本。学生几乎不用阅读文章,只看题干就能回答……”①即使是最能显现新课程特点的语言运用或综合性学习试题,也呈现出较大的非语文化倾向——片面强调学科整合和生活化,试题缺少对学生语言运用和综合语文能力的考查,在答案和评分意见中也较多地存在不从语文知识及其运用的角度加以说明、引导的倾向。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过度的人文化倾向使得语文教育变了味:语文学科属性散失殆尽,语文“生活化”泛化,在新课程语文中考中则具体表现为漠视知识、抛弃文本、空洞拓展。因此,新课程语文中考的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倾向”。②

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说的那样,语文教育首先要解决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最基本的功能。③语文考试也是如此,它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生活化的试题也必须立足于语文,而不能被生活或其他学科泛化,游离于语文,减弱语文考试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新课程语文中考应特别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重视对语言的揣摩,因为“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绝不会都是模糊不清的”④。学生在体会作品思想内容的时候,不能脱离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因为形象、情感都是从语言文字中来的。因此,一切语文考试,都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的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在考试中让学生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抛弃,是违背语文教学本质规律的,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也不相符。

三、文学素养的考查能否代替对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考查?

新课程语文中考虽不能达到用一张试卷完全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它应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读写过程中考查学生的语文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则能很好地将上述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部分加以综合考查,因而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但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新闻报道、科技说明文、政论文,以及常用应用文等社会生活迫切需要的实用文体的基本知识及读写能力,也应成为新课程语文中考考查的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然而,新课程语文中考在阅读和写作试题的安排上却出现了较为偏颇的价值取向:

首先是阅读,无论现代文阅读题选择多少篇段,但赋分最高、几乎每考必选的肯定是文学作品(主要为记叙性散文、小小说和文艺性议论文等);有些实验区语文考题中的古诗文阅读也把重心放在对古诗文形象、情感、意境及表达技巧等的鉴赏上,选文的文学性及命题的文学鉴赏倾向十分浓重。(北师大中考试题课题组抽样的58份试卷中有53份考查了文学作品阅读,共选用文学作品65篇,约占所有现代文选文的45.8%。共有36份试卷的文学作品阅读分值比例超过现代文阅读题总分值的50%,最低的比例也基本达到三分之一,还有4份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完全是文学作品阅读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这样的试题中得到了很好体现,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语文学习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理念却没有通过对实用文的阅读得以落实。

再说作文,无论是“出镜”频率最高的话题作文,还是普遍采用的半命题作文、卷土重来的材料作文,都力图使学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极尽想象和联想之能事,这相对于以往中考作文题刻板、单一、僵死的模式来说是一大进步,但却有把学生引向脱离现实、凭空虚构、胡编乱造死胡同的嫌疑——题目所给文字材料因藻饰过多而浮华虚幻,思想内涵大大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脱离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题目要求模糊,写作指向过于多元化,学生在文体选择上也多无所适从,写成“四不像”的“花体文”容易,而写成踏踏实实的实用文体文章难,名义上“角度自定”“文体自选”“可记叙经历,亦可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实际上作文题所提供的文字材料或给出的写作要求,已经将学生的写作限定在文学作品(主要为记叙性散文、小小说或杂感)写作的狭小范围内,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原则无从实现,学生作文内容浮泛,文章体式单一,表达愈显晦涩也就成为了必然。

新课程语文中考的以上问题涉及语文课程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性质特征、语文课程内容等诸多语文教育的深层次话题,以上拙见仅为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索。

注释:

①刘华《2006年现代文阅读考查应注意的问题》,《语文建设》,2006.4

②王尚文《新课程的当务之急》,《语文建设》,2006.3

③温儒敏《扎实稳妥地推进课程改革》,《语文建设》,2006.5

④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⑤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中心中考试题课题组《全国课改实验区中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未来出版社,2006.2

标签:;  ;  ;  ;  ;  ;  

新课程语文考试若干问题的思考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