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著名语言学家 Christine Nuttall认为,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形成语篇,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广泛的英语阅读,英语阅读者猎取知识、开阔眼界、促进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和活动设计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 存在问题 教学活动
传统观点认为阅读就是要从文章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就是达到了阅读的目的。然而现在语言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看法。“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Goodman)。读者在对语言层次的词语进行解码的同时,也在运用自己的知识(事实和社会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关阅读材料话题的知识、文章结构组织的知识、情景上下文的知识等)对文章的下文进行预测,阅读检验自己的预测、修订自己的预测、进行新的预测 … 整个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与文章的交互过程。
英语阅读我们可以分为字面阅读(read the line),是对阅读的最基本要求;推理阅读(read between the line),指读者能依据文章的细节材料推测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必要的推理、推论;以及形象阅读 (read beyond the line),读者能将阅读材料与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特别是与读者自身的经历、知识、观点联系起来。后两者是阅读的高级层次。只有当低层次阅读和高层次阅读共同作用时,才能实现流利阅读的目的。这样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得到感知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中要有效的设计。
1. Pre-reading: 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活或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活动形式可以有:问答、讨论、小测验、 游戏等。
2.While-reading: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如: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将信息图表化、记录要点、回答各种问题等。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活动形式:段落排序、文中找同义词、写段落标题、事件排序、写出应答、讨论对课文的认识、反应和感受等。
3. Post-reading: 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
联系起来,并将阅读技能与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
针对以上,所以在阅读前、阅读中、及阅读后我们都可以有效设计任务。
一、 阅读前,精心导课,激发阅读兴趣。比如:背景介绍导入、生词教学导入、标题图片导入、生活导入、悬念导入、视听导入及游戏导入等。
二、 阅读中,侧重策略,培养阅读技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的来说,该阶段所设计的活动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如:略读以浏览大意;扫读以捕捉信息;细读以猜测词义;深读以推断意图;研读以领悟内涵。
(1)略读(skimming)时一般讲究“一抓一略”。抓:即抓主题句、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首尾联系和因果关系;略:即省略细节、补充、说明、解释、定语和状语等修饰语。略读时要避免逐句阅读,用手指读、唇读或回读,这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2)扫读(Scanning )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策略。这就要求学生在浏览全文的过程中有意识、游牧似地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而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则一掠而过。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的任务:如判断正误 (True or False);选择填空(best choice);回答问题(question)或填空(cloze)等。提出的任务要简单明了,让学生能迅速找出答案。任务必须贯穿全文,而不要只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要难易结合,重点突出,还要加强方法上的指导。
(3)词义猜测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关键词或短语的词义。
(4)阅读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和信息,预测或想象后面可能出现的相关信息,或者猜测作者的真正意图,这种策略叫“推断”,推断属于深层次理解,只能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才能推断出文章的内在含义或作者意图。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这种策略,让英语课成为有思想的课。推断意图时学生一定要避免主观臆断,不要以自己的观点去代替作者的观点,一定要依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去推理判断。
(5)深入理解课文,领悟文章的内涵,需要学生透过表层理解,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归纳,或者对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挖掘并体验课文中内含的情感。 比如:八下Unit 4 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为例:Q:Why did Yang Lei say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
这个问题无法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我随即提醒学生,“You can get the answer from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s.”经点拨,学生回答,“Yang Lei is from a big city, Beijing, she’s also a Peking University graduate. But she returned to Pingliang, a poor mountain village, now she works as a math teacher there.”
三、阅读后,巩固课文,提高语用能力。“阅读后”活动可设计一些巩固性活动和拓展性活动。如: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生成新语篇,进行挖空填词,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可以
设计复述课文的任务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信息。指导学生关注who,what,when,where,how,why等疑问词,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完成这个任务。后续活动设计也可是角色扮演、拓展讨论、复述、辩论等。也可鼓励学生进行写的活动,如缩写或改写。
参考文献: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朱萍 2013 上海教育出版社
2. 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3. 徐峰.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12).
论文作者:王益群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信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文章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英语阅读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