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张省委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张省委

山东临沂水利工程总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6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水资源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对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在宣传和技术改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不小的成效。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1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行,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在缺水时得到及时的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和实际灌溉效果。同时节水灌溉技术还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对人力的使用,在实行灌溉的同时还能实现施肥、除虫等功能,避免了再通过人力单独对作物进行施肥、除虫处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最大意义在于使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放眼全世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七,这百分之二十七的耕地却生产出了占全球粮食生产总量百分之五十五的粮食。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大量节约了水资源、电力和人力还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果。无论从将来还是现在来看,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2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技术

2.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大水漫灌,利用水流控制的方式来对农耕田地进行灌溉,微灌的形式主要分为滴灌和脉冲等几种,其形式的选择主要是依据灌溉需求而定,微灌技术的主要应用场地为蔬菜大棚,其主要的灌溉方式是利用通水管道进行水资源输送,并利用灌水设备实现节水灌溉,操作简单易上手,非常适合农民使用,同时,再利用微灌技术进行农田灌溉时还可以在水中掺入一些肥料,这样就可以同时进行蔬菜灌溉和施肥两项工作,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通常在应用微灌技术时,技术人员会将灌溉设备设置在蔬菜作物的根部附近,这样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渗入植物根部,灌溉和施肥的效果都很好,微灌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传统方式为佳,因为其可以有效减少外泄的水流,对于蒸发耗水也能精确控制,节水效果非常好。

2.2喷灌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离不开应用喷灌技术,主要也是利用动力机以及加压水泵装置操作的,再利用喷灌机所带来的压力带动卷盘,达到灌溉。这种技术一般更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再进行灌溉,并且可以自行设计农田灌溉的方向,简单的对喷灌机进行移动便可以,再喷向农田的各个方向,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不同地形的农田,而且管理方式上也较为简单,操作便利,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利用率非常高。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与喷灌技术相类似,都是借助设备的应用,然而在组装方面,却比其它应用技术更加简便。而我们最常见的一种组装设备就是拖拉机,是通过拖拉机来灌溉的,更加方便,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这种应用技术还可以提高灌溉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用水,提升灌溉效率,达到节水的要求。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技术的应用在农田水利当中是最实用的。

2.4滴灌技术

滴灌法是目前我国农业运用面积较广,同时也是功能最多的一种浇灌方式。这种浇灌方法是在植物的根部铺设带有孔洞的塑料管道,通过管道进行水资源的输送,并且水分通过孔洞的滴头缓慢流向植物的根部。这种浇灌方式,是一种十分精细的浇灌方法,它只有在农作物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浇灌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直接对农作根部的土壤进行浇水,方便植物根部对水分的吸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淡水资源在运输途中和下渗过程中出现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在采用滴灌法的前提下,人们可以利用水溶性较强的肥料、农作物生长调节剂等通过滴灌技术来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调节。减少了人为作业的次数,也提高了肥料的吸收率。

2.5地面浇灌法

地面浇灌法是一种使用时间最长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较为传统的浇灌方式。这种浇灌技术可以作为某一种浇灌方法是否符合节水标准的衡量标准。通过对水流量和畦的规格这些主要衡量标准,来达到节水的目的。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农业浇灌经验来看,我国可以采取一些体积较小的畦来实现节水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节水效果,也应当对传统的人工开渠放水的的方法进行改进。增加水渠闸门,通过闸门孔来进行放水输水工作,从而减少了水资源在放水口处发生渗水现象对水资源的浪费。

3相关措施

3.1因地制宜,统筹发展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后期还需要配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这都需要有经济支持,所以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可先选择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的地下输水管道灌溉等的方式;在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如果资金充足,可以选择节水效果好、劳动强度弱的微灌和高效的滴灌技术等灌溉方式。

3.2结合实际情况对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进行选择

虽然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较为多样,但由于各种灌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约束条件,因此我们在选择灌溉技术与模式时就要首先对灌溉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和农民的传统思维进行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灌溉区域情况选择最具综合效益的节水灌溉模式和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也要根据情况进行灌溉方案的优化和改进,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灌溉安排,也就是找到农作物生长耗水关键期,进行用水指标的合理化调整,以改善灌溉效果,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区的水文情况、作物生长条件来进行节水灌溉研究,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反复研究后才能进行节水灌溉技术与模式的规划和应用。

3.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节水意识

首先,要在群众中树立起水资源紧缺的危机意识,宣传发展节水灌溉对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其次,帮助农户算好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后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和长远收益账,同时可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由政府出资建设示范工程,交由农户使用,让农户在省时、省力、省投入的同时实现增产增收,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农户也可从中以较低的成本学习有关技术。

3.4增加对节水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

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长远的项目,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还需要专业设备的购买和技术人员的聘请,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随着时间的迁移,设备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坏和老化,维修和换新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在人员配置方面也需要政府增加补贴。对于农民而言,其经济基础普遍较低,因此高昂的技术成本,使得农民更愿意选择传统的大水漫灌式,这也给节水技术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接受这种技术,就需要增加对节水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给予农民一定程度上的补贴。总体上来说,节水技术的大力推广,应该形成一种自主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根据政府投入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改革和资金补贴来调动农民,弥补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的设备和人力成本费用。

4结论

总之,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是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日后的技术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针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相信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能够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军.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6(02):294-295.

[2]陈安玲.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刍议[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08):113-115.

[3]辛华锋,贾连香.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珠江水运,2017(01):86-87.

[4]于海英.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7):82-83.

论文作者:张省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张省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