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的平行关系,探讨颈动脉超声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是否具有可预见性。方法对于心内科准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150例病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CAG结果与超声检测结果比对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的IMTT≧1.0mm以及斑块形成的比例要高于无病变组,其中多支病变组要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冠脉病变组的颈动脉评分系数和斑块数量要高于无病变组,其中多支病变组要高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别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动脉斑块者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4.2%(81/86),特异性为57.8%(37/64),阳性预测值是75%,阴性预测值是88.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作为对其进行预见的有效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颈动脉;冠状动脉;超声;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39-02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的最为多见的一种类型,它与脂质在血管内层的沉积有关,容易发生在全身的大中动脉,常常波及到颈动脉以及冠状动脉,因此对于心脏有着严重的威胁[1]。目前,对于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CHD)的诊断“金指标”是冠状动脉造影(CAG),但CAG为有创检查,作为无创检查的颈部多普勒彩色超声常常用来作为首选的筛查项目,但是,颈部动脉的病理变化是否与冠脉硬化呈相连性,能否可以从侧面一定程度反映冠脉的病理发展情况是检查需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心内科病房准备行CAG的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其中男81例,女69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5±4.7)岁。根据CAG检测结果的不同分成了无病变组共42例,单支病变组46例,两支病变组41例,三支病变组21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患者都是有胸痛、心绞痛史,被疑似或者确诊为CHD的患者;(2)均对于碘造影剂无过敏反应;(3)能够配合研究调查。
1.3操作方法
1.3.1颈动脉超声 采用GE LOGIQ S8实时三维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检测仪,令被检查者呈仰卧体位,首先从颈根部向头侧做横向检测,然后沿着颈总动脉长轴方向做纵向的检测,需要测量血管的内径、IMT、斑块的有无跟大小和数量。
1.3.2冠状动脉造影 经患者右侧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导管顺动脉走向送至左右冠状动脉处,打入造影剂,通过X摄像机进行检测,通常右冠状动脉采取2-3个投照位,左冠状动脉使用4-6个投照位。手术操作结束后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状况。
1.4观察指标 检查颈动脉中膜厚度(IMT),若IMT≧1.0mm表示有动脉硬化存在,若IMT>1.3mm表示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评分:(1)IMT<1.0mm,0分;(2)IMT≦1.2mm,1分;(3)IMT>1.3mm,但是没有明显的存在狭窄,2分;(4)狭窄程度在20%-50%,3分;(5)狭窄程度≧50%,4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IMT与斑块发生情况与CAG结果的比较
无病变组42例中有IMT≧1.0mm的13例(31%),斑块5例(11.9%);单支病变组46例中有IMT≧1.0mm者25例(54.3%),斑块30例(65.2%);两支病变组IMT≧1.0mm者41例中有30例(73.2%),斑块33例(80.5%);三支病变组21例中有IMT≧1.0mm者17例(81.0%),斑块者18例(85.7%)。与无病变组相比,病变组中出现IMT增厚以及斑块的可能性更大,差异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意义(P<0.05),而两支病变跟三支病变出现IMT增厚和斑块的比例高于单支病变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详见表1.1和1.2
3讨论
动脉硬化是一种在青年时期就可以表现变化出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加重、显现,生理表现为动脉壁的增厚、血管壁弹性的减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病理变化[2]。它在分类上主要可以划分为括动脉粥样硬化(AS)、动脉中层钙化和细小动脉硬化三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和危害最为严重的是AS。AS与脂类代谢功能紊乱、血管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脂质在血管内层的沉积有关,从而会使管腔变为狭窄、增加血管脆性以及形成的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可能,进而会产生组织缺血缺氧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血管破裂出血和阻塞引起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由于多经常发生于心脏和大脑之中,对于人体健康的威胁极大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3]。目前,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冠心病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健康卫生难题,而且不断具有年轻化的变化趋向,不但有较高的人群发病率,而且还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的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我们及时早期的对其进行检查来发现以便于更早的进行干预,达到更好的治疗期望。
目前,针对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式有多普勒超声检测、多层螺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MSCTA)和冠脉造影技术(CAG),其中,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CHD的“金标准”,因为它能更为直接动态的展现血管的情况。但是由于CAG是有创检查,本着临床上“先无创后有创”的检查项目选择原则,以及考虑到可能有病人对于手术操作的不耐受、碘造影剂的过敏反应等因素,因此属于无创检测的超声是一个非常好的首要检查选择方式。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的疾病,主要发生于大中动脉,但是人体的颈动脉和冠状动脉常常会受到累及,所有两者的病理变化可能会有一定的相联系性,由于颈动脉靠近体表,方便于借助超声检测,而且可以十分全面的了解其血管内层功能情况、内膜增厚情况和斑块的形成状况,因此能否借助颈动脉超声来侧面反映冠状动脉硬化情况具有十分有价值的临床上的意义[4]。于是,本文就颈动脉检测与冠状动脉硬化之间的关联性做了系统的研究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冠状动脉病变组的IMTT≧1.0mm以及斑块形成的比例要高于无病变组,其中多支病变组要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冠脉病变组的颈动脉评分系数和斑块数量要高于无病变组,其中多支病变组要高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别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动脉斑块者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4.2%(81/86),特异性为57.8%(37/64),阳性预测值是75%,阴性预测值是88.1%。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颈动脉病变情况与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颈动脉病变程度越重,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也会随之增高。
所以总上,我们可以通过检测颈动脉的生理情况来预判冠状动脉硬化变化的状况,颈动脉超声对于临床过程中冠脉硬化的预测有十分有意义的作用。而且,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检测方式,具有操作性简单、检测成本低、无创害等优点,十分适合作为层级医疗系统中的常规检查项目。既有利于颈动脉超声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的普及,又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于病人的情况有一个良好的把控方向,方便于对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等提供有效的指导意义和指南方向,从而可以达到更良好的治疗期望并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参考文献:
[1]陈炎.颈动脉超声联合hs-CRP 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3):428-430.
[2]邵燕,章成国,丁楠等.颈动脉超声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4):375-378.
[3]褚爱萍,宋旭光,史荣辉等.颈动脉超声在检测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4,26(12):1699-1701.
[4]王生勇,邓又斌.颈动脉超声在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6):429-430.
论文作者:范天兵1金轶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超声论文; 颈动脉论文; 冠状论文; 动脉硬化论文; 动脉论文; 造影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