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作为精神资源的鲁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精神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1)09-0093-05 当我们称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深刻的思想家时,鲁迅作为文学家的艺术风范常常在我们的学 术阐述中隐退,当我们确认鲁迅卓越的文学成就时,鲁迅作为杰出的批判者和文化建设者的 人格风范在我们的描述中常常显得较为遥远。这就是说,我们的研究似乎很难将一个立体的 鲁迅在一定的学术成果中完整地呈现出来。鲁迅研究的这种尴尬状况似乎在别的作家研究那 里很少发生,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鲁迅这个研究对象太特殊:他的每一面对于现代中国文 明史而言都是一番极为经典的呈现,同时他的每一面都构成了对另一面的龃龉甚至消解。在 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都可以算是“球形发展的天才”,向我们展示着 他在思想深度、艺术创造和人格风范等若干面上的内容,可没有一个像鲁迅这样将这几个面 上的内容以如此强烈刺激的方式诉诸于历史和关注历史的人们,且每一面皆成为人们热衷于 引述或谈论的话题。鲁迅,其实已经超越了一般文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成为我们这个民族这 个时代的一种多面体的精神资源。新世纪的鲁迅研究似乎可以跳出具体的鲁迅解读,在较为 宏观的鲁迅认知意义上确认鲁迅作为现代精神资源主体的价值。
一、精神现象与精神资源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作家为现代学术展现的是他们各自的精神现象,而鲁迅为现代学 术乃至现代文化提供的是丰富的精神资源。这就是鲁迅这个历史人物之不同于他同时代其他 人物的关键之点。的确,无论从直观的历史感触还是从理性的学术推论来判断,鲁迅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明史上又绝不是 兀立特行的特例。一个精神产品创造者(当然包括文学创作者)的思想文化贡献连同他的美学 追求和人格操守,只要得到一定的社会承认和相应的历史认可,便共同构成了一定历史文化 语境下的精神现象。这就是说,任何一个进入研究者视野的作家都具有一定的精神现象意义 。但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家所担负的历史价值却远不止于展示这样的精神现象,而往往深刻地 体现为代表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良心,代表着一定时代民族文化精神,并足以对民族的 后 续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精神资源。一定历史时期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厚重性可取决于诸多精 神现象的积累和叠加,一定时代民族文化的高峰标识则来自于对精神资源的确认与考察。任 何时代的理论话语都往往会从代表着一定时期民族文化标高的精神资源汲取养分或者寻求灵 感,这样的一种资源性运作甚至常常会溢出精神资源主体所涉历的主要领域而向各个思想文 化领域辐射,于是当代中国会出现所谓“言必称鲁迅”的现象。——“何必言必称鲁迅” ?曾有人作出这样的反诘;在没有弄清精神资源与一般精神现象之区别的理论背景下,这样 的诘问实在算不得怪异,而当我们明白鲁迅之博大、深刻及由此形成的巨大的精神魅力和人 格内涵已经作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无可争议的标高取得了精神资源意义之后,对于所谓“言 必称鲁迅”的现象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从另一方面说,类似上述“何必”论的种种关于鲁迅奇谈怪论的出现,恐怕也可以归咎于 鲁迅研究界疏于从精神资源意义上研究鲁迅且把鲁迅的精神资源与一般精神现象区别开来。 所有的精神现象都能够组合成一定的精神资源,但从各自所属的人格主体而论,一个精神资 源 与一般的精神现象的区别是原则性的。这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在精神含量的相对广博与偏狭 ,精神构造的相对复杂与单一。我们的鲁迅研究往往习惯于将鲁迅当作一般的精神现象,在 其广博的精神内涵中抽绎出偏狭的一绺,在其复杂的构造中离析出单一的框架,这不仅使得 鲁迅的历史影像更趋于抽象和干瘪,而且也确实很容易引发这样的质疑:“何必言必称鲁迅 ? ”鲁迅难道不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为数众多的文化先贤和文学巨匠中的一个?
我们的鲁迅研究以走近鲁迅、解释鲁迅为指归,总是试图在鲁迅世界中抽绎出较为单一且 统一的精神品质以解释鲁迅精神现象的深刻别致,这方面的学术收获是巨大的,在近20年中 ,更是新见迭出,成果卓著。但是,这些成果一直将鲁迅当作一种精神现象在解读,满足于 在自我的学术体系建构中“理顺”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在给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之后, 鲁迅便成了一个精神矢向比较单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价值体系,这样的结论显然远离了鲁迅 。鲁迅是一个博大而复杂的精神载体,他的身上乃至他的思想中充满了差异与悬殊,甚至充 满 了悖论和矛盾,这些都足以拒绝任何一种试图“统一”起来的观照。确实,面对一种精神现 象,我们应该而且可能得出“统一”乃至同一的观照,以便抽绎出实质性的精神内涵,进行 轻捷而卓有成效的学术把握,于是我们对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家,都尽可能将他们内在的矛 盾性统一到一个更加抽象的逻辑层面,从内在的同一性上理解他们。但对于鲁迅这样一个精 神资源主体,要作这样的抽绎既无必要也不现实。鲁迅的博大与深刻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 是体现在为我们所把握了的条分缕析的学术表述中,而是包含在鲁迅这一思想主体、创造主 体和行为主体的全部丰富性之中,蕴含在用鲁迅这个名字作代表的整个精神资源的富藏之中 。对鲁迅精神资源内含的任何一种“同一性”的处理都会导致单一化的片面理解,其结果只 能是将鲁迅精神资源降低到一般精神现象意义上,从而造成鲁迅精神资源的浪费。事实上, 任何一种对鲁迅的理解和概括都往往只能涉及鲁迅这座富藏的一个方面,而当我们的研究对 对鲁迅某一方面的精神内涵作同一性理解和概括时,鲁迅其他方面的精神内涵常常会对此起 着一定的冲击甚至瓦解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的鲁迅研究(特别是鲁迅的思想研究)似乎不宜往精细化方向走得太远,不 应该将鲁迅混同于一般的精神现象主体,而必须将鲁迅定位为中国现代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 。当我们作这样的定位和确认之后,我们或许才能彻底解开诸如此类淤积多年的鲁迅之谜: 为什么我们在谈论任何现代话题时都无法绕开鲁迅?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似乎必须“言必 称鲁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直热衷于言说鲁迅,包括颂扬鲁迅和酷评鲁迅?针对前一个问 题,最普遍的可能答案也许是,因为鲁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自然会被人 们经常地加以引述。问题是,同样著名的现代历史人物如孙中山等,为什么不能获得如此高 机率的引述?回答或许是:鲁迅是思想文化人士和精神界的斗士,而孙中山则是政界人物和 革命家。如果这样的回答是说得过去的,则确认了鲁迅在中国现代著名人物中的特殊的精神 界战士的身份,从而回到了我们的基本命题上:鲁迅属于中国现代历史上重要的精神资源。
二、鲁迅精神资源的复性构造
作为这种精神资源的主体,鲁迅思想的触角几乎遍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为现 代理性和民族良心的卓越体现者,他言论中的几乎每一缕思想成分都包含着无可置疑的真理 性内核,同时又反射着深刻的理论魅力和灿烂的艺术光泽,故而成为人们乐于引用和复述的 焦点,进而成为人们无法跳越也无法绕开的话语中心。诚然,鲁迅思想中有不少历时性矛盾 乃至共时性龃龉的方面,这正可视为鲁迅精神资源的构造乃是复性的而不是单一性的。鲁迅 思想观念中的历时性矛盾常常被表述为鲁迅思想观念的某种转变,如由进化论转向阶级论, 由庸众论转向提倡大众化,由尊“超人”、“希英哲”转向赞美培育天才的土壤,关心大众 的命运。看得出来,鲁迅思想观念中的这种历时性矛盾其实是现代中国主流思想文化发展变 化轨迹的呈现,是时代变异在一个精神资源主体上的必然投影。这种从单一的精神现象角度 看来是矛盾的现象,从一个时代精神资源的角度看来却是体现时代理性选择和民族良心的精 神变异。鲁迅思想观念中的共时性龃龉,也不过是它作为现代中国精神资源对这段历史所包 含的全部复杂性和多层面的必然反映。例如,鲁迅在五四时代一方面赞赏革命、讴歌革命, 并愿意做革命的呐喊者,使得革命者能够“不惮前驱”,可另一方面反对作无谓的牺牲,提 倡壕堑战,并且自己也明确表示不会“挺身而出”,这样的观念龃龉显然建立在对于当时现 实全部复杂性的深刻体悟上:一方面中国的前途不得不寄托在革命和革命者身上,可另一方 面中国的黑暗势力是如此地强暴和顽固,以至一切有价值的牺牲都可能毫无功效,归于无价 值的状态;同时这样的龃龉又体现着鲁迅对那个时代价值观念系统的多层面领悟:从社会革 命和社会进步的角度看,革命是必须和必然的,可从个性和人道的人本角度看,革命所必然 造成的牺牲和流血又显得过于残酷,而从更深层意义上分析,革命的残酷性在于需要一大批 优秀分子作牺牲,这批优秀分子的牺牲换来的革命成果却未必是十分理想的,从那个时代的 严酷现实特别是鲁迅对那种现实严酷性的认识来看,牺牲乃至革命的结果都显得较为 茫然。
鲁迅对于民众乃至民主的态度也突出地体现着这样一种共时性龃龉的状态。他批判和声讨 庸众的力量,认为它足以构成一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 挤死不合意的人”(《我之节烈观》),可同时他又并不鼓吹舍弃民众,而认为这些“不合意 ”的天才往往依仗于“众数”的培养,因而作为能够培养天才的“泥土”(《未有天才以前 》)也同样需要重视,需要精神的救治,这样的重视和救治在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被表 述为“立人”:“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对民众的 如此基本评价导致鲁迅对于西方所鼓吹的民主一度失去了信心:民主不就是“众治”?可“ 托言众治”,“必借众以陵寡”,对于异己者,“压制乃尤烈于暴君”,因而“古之临民者 ,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其结果是什么呢?鲁迅关心的竟还是 “民众”自身:——“民不堪命矣”。与此相类似,他一方面痛切地指责庸众往往用“历史 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另一方面又为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到过做人的资格而愤 愤 不平。
这些互相龃龉的观念表述,显示了鲁迅分别从政治关怀、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等不同方面 作文化批判和历史思考的巨大丰富性,同时更显示了,鲁迅这时期的批判与思考往往以人文 关怀为基本出发点,社会关怀和政治关怀都不过是其表层面的意识结构。政治关怀之于鲁迅 显 然是最外在的,于是他不屑于全面评价人人说好的西方民主制度;社会关怀在思维层次上稍 深于政治关怀,于是鲁迅较为复杂地思考了“众数”、“众治”与个人、天才之间的相克相 生关系;人文关怀是鲁迅最深刻的思想意识,因而他的价值判断皆以人本观念为基准,对于 个人乃至人群的重视与肯定构成了他人文价值关怀的中心。这种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吻合了 人文主义思潮,并将思路由一般的人生哲学引向了精神哲学,体现出批判的深刻性。而且, 鲁迅由人文关怀出发所作的政治和社会的批判既显现出切中要害的深刻又呈现出别出心裁的 独特,因而很容易在人们的记忆中造成深刻的印象。鲁迅思想内涵自身的深刻性及其在人们 文化记忆中造成的印象的深刻,共同构成了他多方面、多层面思考的精神资源框架。
当然,鲁迅的精神资源不仅仅是指这些通过自身思想观念的历时性矛盾和共时性龃龉而体 现出来的内涵,鲁迅的人本观、社会观、文化观乃至文学观中的全部建构,包括那些为鲁迅 所一贯坚持的大量的思想成果,更是鲁迅精神资源的基础与核心。
三、华盖运:精神资源主体的一种定命
鲁迅所贡献的是一种与现代中国文化建设乃至政治、社会设计的要求紧密相关的精神资源 ,因而长期以来成为人们热衷于引用、评说和借鉴的久盛不衰的对象。当然,相当多的情况 下,它也可能成为人们所非议的对象。这里所说的非议不光是对所谓“言必称鲁迅”现象的 不满,还包括历史更加久远涉及面更为广泛的种种酷评鲁迅的现象。对于鲁迅的酷评实际上 从鲁迅创作之初就开始出现了,成仿吾关于《呐喊》的评论开启了这一酷评鲁迅的传统。此 后革命文学论争自不必说,那时出现了鲁迅时代甚至整个中国现代酷评甚至是攻击鲁迅的最 高潮。左联时期的“同道中人”也没有忘记对鲁迅施放明枪暗箭。鲁迅逝世以后,一些原先 攻击过他的人转而成了他的道统的捍卫者(如郭沫若),一些原先仰慕和敬佩他的人转而成了 他的毁谩者(如苏雪林),一些一直攻击他的人越发得意,以做鲁迅的敌人为荣耀,甚至拼尽 残年余力巩固着他的反鲁事业(如梁实秋)。更不用说,在气候适宜条件许可的情势下,一批 又一批新兴的酷评家脱颖而出,以“公已无言”的时代性优势十分快意地挑剔着、指责着鲁 迅。 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没有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像鲁迅那样如此长期地遭受来自不同方面 的指责和酷评(这种指责和酷评往往更多地带有自发性质,同20世纪50年代内地“发动”的 对于胡适的批判并不一样),正像没有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能像鲁迅那样如此长期地得到人 们的普遍重视一样。甚至在受攻击和遭酷评的意义上,鲁迅也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个独立的存 在,一个无人能够比配的特例。一般而言,任何精神现象主体都可能会遭遇到酷评,但只有 成为精神资源的主体才可能像鲁迅这样受到如此经久不衰的酷评,因为只有构成精神资源的 价 值内涵,才可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居心的酷评家们的恒久的兴趣。精神资源是一个 能经得起开发的思想富藏,它既能在人们的观念接受和精神营养意义上被常说常新,又能在 人们的抗拒情绪和反叛精神中屡遭酷评,无论从正面加以肯定还是从负面予以否定,它都是 一个经典的言说对象,又总是一个新鲜的议论话题,一种传统化的表述的核心。各种人等从 中不仅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获取思维和言论的无尽兴味。鲁迅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体现 出了一个时代精神资源主体的特质。
因此,当我们确认了鲁迅的精神资源主体的意义,就应该以一种能够对得起鲁迅精神资源 之博大精深的胸怀对待来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甚至不同居心的酷评鲁迅的现象。首先,在鲁 迅被严重地意识形态化以后,能够出现酷评鲁迅的现象毕竟代表着一种时代的开明风气的形 成,这应该被视为正常的文化反映,而不必以大惊小怪的态度对待之。其次,当鲁迅遭致来 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乃至不同居心的酷评时,特别是当这种酷评乃至攻击不断变换花样以适 应现实的某种心态时,不仅丝毫不能影响鲁迅的卓越和伟大,而且它正是在确证了鲁迅作为 精神资源主体的价值的基础上确认了鲁迅不可逾越的历史地位。能够集中不同时代不同背景 乃至不同居心的酷评于一身的人一定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的主体,他像一道不可逾越的思 想屏障横陈于历史与种种个体之间。并不是每个个体都会以高山仰止的心态对待或接受这一 精 神资源,有些人怀着嫉忌加以刻意的毁损,有些人连这一点也无法做到,干脆借谩骂发泄自 己的不满,那情形譬如面对一度不可逾越的高墙,既攀不上去又拆不下来,便气急败坏地硬 踹几脚,在上面留下几个肮脏的鞋印,看了到底舒服一些。然而,即使抱着如此庸俗市侩恶 棍流氓的心态,也还是暴露了他们内心中已完成了对于鲁迅这一精神资源主体的确证,虽然 这些人往往并不愿意加以承认。
确认鲁迅精神资源与确认鲁迅思想和文学的经典性意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又并不是完 全统一而重合的学术任务。经典的对象常常是一个呈自给自足状态的精神本体,它可能为人 们所不断言说和列举,也可能在长期的历史运作中被搁置,但无论是被言说、列举或者被搁 置,经典对象的完整性常能得到保全。精神资源则是一个开放的精神富藏,它必然存在于人 们的不断言说和不断阐释中,在任何相关的时段内都不会真正被搁置。鲁迅在现代中国文化 史上的命运正是如此,他与现代文学史上其他经典作家的命运差异也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当 然,还有另外一点:经典的对象总是在不断的言说和举证中被反复模仿,而精神资源却永远 只是被言说和举证的对象而已,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常常无法接受真正的模仿。我们一直倡 导研究鲁迅、学习鲁迅,可怎样向鲁迅学习,特别是落实到具体的文学表现和思维成果上, 乃是几十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当代作家们写小说写杂文不能不说大多数皆有步鲁迅 后尘的心愿和毅力,但能写出类似于鲁迅思想鲁迅神韵的能有几人?从本质上说,鲁迅的文 学和思想是其精神资源的构成部分,将其中的任何成分抽取出来单独把握并加以模仿的企图 都可能归于失败。资源的东西不是适用的制品,可以直接拿来,进行利用、进行仿制;资源 需要 开发,需要精神的冶炼。鲁迅的精神资源是一个博大的思维世界,它提供给我们,容许并 鼓励我们“吸收我们能吸收的和对我们有用的那一部分”(歌德语)。
就鲁迅研究而言,应当避免将鲁迅混同于一般精神现象进行单一化的理解,而应给予他以 现代精神资源主体的价值定位,从精神资源的学术开发意义上调整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