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安全生产时确保所有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变电站运维工作中的安全风险,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从思想、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全面进行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不断的提高变电站运维工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工作;安全风险;分析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能变电站已经全部取代了传统变电站,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效益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只有通过对其不断的改进和维护,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将它的效益最大化,才能达到国家对智能变电站的期望。相关维护人员一定要不断努力、开拓创新,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做到最好,这样变电站才能更持久的为人民送去福利。
1维护中常见的问题
1.1相关管理制度落后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即使技术、设备都跟上来了,但是相关部门的管理体制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造成了处于体制内的人不懂的管理,处于体制外的人精通管理但却进不去的局面。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造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却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这给国家以及地区经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相关领导大都是行政干部,真正懂得智能电网的寥寥无几,让不懂技术的人来进行管理,这在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所以进行体制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1.2专业人才不足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起步没有几年,国家在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不是很到位,那么就出现了人员后备力量不足、老龄化等问题。对于那些在传统变电站工作的人来说,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很使他们头疼,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再教育,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智能变电站。可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大不如前,这就使得通过学习掌握技术的这条路时间会变得很长。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的结果是在进行智能电网的建设使用时,
没有多少人懂得如何利用和维护好它,这样会使它的寿命大大降低,现在的后备力量远远跟不上日益强大的电网发展建设的步伐。
1.3操作方式、细节处理不到位
智能变电站的科技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设备的 要求,全程遥控化操作不再是梦里才会发生的事。可是由于专业人才的缺失,管理机制的落后,导致我们的操作队伍还停留在以前的技术模式中,对设备采用全面遥控、程序化操作等等操作模式很少。另外就是在现场进行工作时,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好。例如部分防护装置没有安装防尘罩、对变电器的编号为手写、 变电站周围环境脏乱差以及张贴的变电站操作步骤不够详细等。这些都是细节问题,虽说起不到什么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以及细节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1.4 操作票填写问题,技术能力落后
变电站运行中,要想对变电工作的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必须在合适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转换。倒闸操作票对整个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转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确保倒闸操作填写的正确性,才能够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切换操作的无误,但是如果不能确保现场操作人员操作票填写的正确性,就会影响到之后电气设备状态转换操作的正确性,最终对整个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安全产生影响。
2变电站运维工作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规范倒闸操作和操作票填写
规范倒闸操作和操作票填写是保证变电站运维工作的重要保证。为避免出现一些不安全因素,需要严格执行经过比准的现场运行规程、操作指令和正确的操作票,严禁出现无操作票操作或者无指令操作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变电站设备的技术和设备管理工作
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加强技术和设备管理工作,从而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在基建时期的设备管理工作;②在做好设备的日常巡视、管理、维修、检查和维护工作;③对职工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加强组织培训,使得变电站运维人员能够对各类电气设备的性能、原理、操作程序等进行熟练以及充分的掌握,从而将其对设备管理水平进行提高,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培训,不断的提高变电站运维人员的素养
要在进一步搞好变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能力,为各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①要对职工的主动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其自主提升,企业也要为职工提供各类培训工作,从而将其个人修养提高;②需要给职工一定的压力,这样确保使其保持一定的自觉性,让其主动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不断的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从而从根本上对员工的自身素质进行提高,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
2.4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在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应当加强建立、完善和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不断的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可以通过安全标语、安全板报、安全讲座等形式,从而不断的提升员工的风险预防意识,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好的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违规操作人员进行处罚,有效的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
2.5完善维护制度
为了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不仅需要技术的辅助,也需要制度上的支持。技术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直接承担执行者的角色。在对智能变电站的推广中,必须建立起技术制度,为日常维护工作提供指导。此外,还要增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其理论认识,增强其技术操作水平。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很多都与人为因素存在关联。因此,需要依靠柔性管理处理安全问题,利用人性化的措施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形成积极意义。可以对制度内容进行宣传,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辨别能力,这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起责任管理制度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培养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而且一旦发生事故,能在很短时间内寻找到责任人,方便事故的处理和责任的追究。
2.6强化资料管理
对电子资料管理的范围与对象进行明确判定,确保电子资料的完整性。关键的电子资料统一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每个智能变电站的电子档案都要单独保存,不可随意挪用,避免受到病毒和其他恶意程序的攻击。要按时对这些资料进行备份。需要对文件内容实施修改时,要对整个流程进行严格审查,修改的前后要分别备份,妥善保管备份和修改后的资料,这对日常运维工作的意义较为重大。
2.7改变管理方式
在管理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要引导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当中勤于思考,并尽量参与到各种技术创新活动之中。要积极地和有关科研单位保持合作,共同讨论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邀请有关厂家的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检查,精确地测温,创建起各个变电站的测温档案,为今后处理热故障问题提供数据支持。变电站的一些瓷瓶存在严重的污染现象,将专业的工作人员邀请到企业对其进行完全清洗,进而解决设备容易受污染等问题。此外,还要树立安全可靠、简单便利等原则,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供指导,促使运维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当前,变电站使用一般的电流电压互感器,采样的环节应以直接电缆接入的方式进行,避免由于中间环节过多导致设备稳定性受到削弱。此外,技术部门要尽快解决电子式互感器等技术难题,大幅度提升电子互感器设备接入后的稳定性,在技术成熟稳定之后,变电站即可进行推广。此外,要提升变电站在线监测装置的稳定性,处理好监测信号的问题,让检测设备的信息接口数量符合工作要求,加强监测信息的共享程度,增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结束语
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让其能顺利发挥作用。深入研究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专业人员的工作技能可以符合实际要求,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玲娜.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工作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76-77.
[2] 王绍亚,鹿冬冬.浅谈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工作中的一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180-181.
[3] 章官保.刍议如何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J].通讯世界,2015,01:87-88.
[4] 吴国权.智能变电站运维及操作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
[5] 张凛,刘伟,杜强业.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维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6,05:92-93.
论文作者:徐大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