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的建设发展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理念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给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地形大势以一江两山为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处横断山脉南端的滇西纵谷区,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境内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高峰林立。境内最高点海拔4161.6米,最低点海拔738米,相对高差3423.6米,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峡谷地貌景观。地表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地势崎岖,以及”山高谷深,平地少”是泸水全境地貌的最大特点。在展开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时候,主要是应用地表水以来展开的,这对山区农村地区的实际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要保证其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储备。现阶段,因脱贫攻坚工作需求,我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给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与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进行比较,其在工程建设方面所涉及到的环节步骤较为复杂,并且工程项目的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山区项目交通不便,工程实施难度较大,实施成本较高,很难对其进行统一化的管理,这也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因此,为了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应该积极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资金投入力度较小
因我市长期属贫困市,并列入国家深度扶贫的“三区三州”,从现阶段我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对于我市脱贫及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政府配套资金,项目前期开展困难等,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影响,从而经常出现工程建设不能按设计任务完成的情况。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资金整合投入的力度与传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比较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农村水利项目属公益性,在融资方案也难以开展和进行招商引资,依然存在无法满足实际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的情况,很难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保证。
(二)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化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较为滞后
现阶段,我市小型农田水利现代工程建设的数量以及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2]。目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在新的市场需求之下,农民的个体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其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参与公共活动的热情也大大降低,因此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整体参与也表现的不够积极。其次,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也就导致了管理质量的下降,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渗、漏、冒等情况,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的管理体系并不健全,这也就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有所下降。
(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了可以有效保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应该加大对农村群众的项目管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的提升,在农村地区以村级或组为单位进行组建管理单位。但是目前农村村民的水利综合专业素质较低,并且对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同时基层乡镇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的设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并且对工作岗位的分配也存在与当地水利工程建设需求不相符的情况,很多基层水管单位都缺乏专业素质较强的技术管理人员,这也导致队伍在展开工程项目建设的时候工作困难,这也导致了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整体效率相对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效率改进的措施探析
(一)对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以及创新
从现阶段农村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尚且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并且很多管理体系往往较为传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难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在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应该对建筑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原则进行精准规定,针对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资产转移活动的时候,要颁发相应的证书,并且通过采用专业管护以及个体承包等等方式来实现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多样化管理[4]。小型水利工程对农田的灌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水产养殖、生活供水以及防洪等等都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结合不同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运行特点,来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案进行规划,从而保证管理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还应该运用市场参与以及政府参与的方式来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构建完善的运行环境。同时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制度,多渠道筹集节水奖励和精准补贴资金,建立“多用水多付费、少用水少付费、节约用水得补贴”机制,促进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推广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相结合的用水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农村群众饮水保证率,建立精准补贴和奖励机制,促进我市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机制的完善,确保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
(二)构建起多元化的资金管理体系
在现阶段时代背景之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除去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资金投入,还应该吸纳来自市场以及社会方面的资金,这就小型水利项目建设单位方面对资金渠道进行多元化的拓展,可以向银行进行贷款,同时还可以建立起民间项目融资方案。此外,对于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来说,其整体运行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以及替换。在完善设施建设的时候,应该对项目资金的申报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保障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这也会使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
(三)建设起高水平的专业管理队伍
对于新时期的农村来说,其发展理念以及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想要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质量,就应该对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进行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是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展开的核心。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聘的时候,应该对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要求,只有符合标准的应聘人员才能够予以录用。同时加强基层水利服务站所标准化建设工作,合理划定基层水利服务站人员编制,在选择农田水利以及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方面人才的时候,应该注意结合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积极主动做好基层水利服务工作,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惠及群众、服务社会,从而使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之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应该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并且对其建设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内在问题进行探讨。建设单位应该从完善管理系统以及构建多元化的管理体系等等几个方面进行入手,此外,还应该重视对相关项目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在展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时候,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对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从而起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水平的作用,这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雷.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14):241.
[2]王志辉.新时期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探讨[J].华章,2014,11(11):385-385.
[3]陈高姜.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34):2441.
[4]乔松.对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1):1641—1641.
[5]庄燕,庄红.沂蒙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4(19):202-202,204.
论文作者:杨延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村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