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上大胆实践、大胆突破,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本文通过思想理念、组织设置、教育管理、活动载体、党建品牌、考核管理、体制机制等七个方面创新,为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提供探索的路径。
关键词:党建工作;思路;创新;探索。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永恒的主题。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的重大变化,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呼唤创新,创新顺应潮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上大胆实践、大胆突破,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务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探索的课题。
一、思想理念创新
思想理念创新是指革除旧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维模式,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结论或思想观点,进而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党建工作的创新,首先是思想理念的创新,即以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党建工作的开展。思想理念新不新,取决于思想理念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进入新时代,思想理念创新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思想理念的创新,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根植于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中,在继承传统经验基础上的突破和超越,以是否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检验标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党建工作质量,集团公司党委在总结过去党建工作经验基础上,创新性提出品质党建的理念,即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为手段,像做工程项目一样,工于匠心、精于品质,加强党建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着力打造“责任担当显品质、党务水平提品质、一线支部强品质、人才培养重品质、经营效益出品质、品牌创新保品质”,形成“领导有力、系统规划、组织健全、责任落实、科学考核、追求品质”的党建管理模式。理念的创新带来党建工作的创新,既能融得入,也得扣得紧,把党建工作与集团的中心工作紧密融合在一起。
二、组织设置创新
组织设置创新是指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对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和变更,使组织的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发挥党组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党的组织设置创新,要结合有党员无组织、“应建未建”的问题,充分考虑行业的特点及公司实际,通过组织设置创新,使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实现国有企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更有效的促进企业经营工作的开展。组织设置创新类似于排列组合的问题,排列组合发生变化,其组织的功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甚至产生1加1大于2的作用。
集团下属柳州公司的“功能党小组”是组织设置创新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下属支部打破基层党小组传统划分方法,采取党员根据各自能力特长选党小组的方式,将基层党建沉入一线,成立“党员突击组”、“党员联防组”、“党群互助组”三个功能党小组,每名党员根据自身能力特长进入其中的某一个党小组,在公司的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小组有效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在抗击雨雪灾害、应急保畅、打击偷逃、团队互助、投身公益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彰显了组织设置创新爆发出的惊人力量。
三、教育管理创新
教育管理创新是指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变革传统教育管理党员方式,解决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成效不显著、党员管理分散等问题。教育管理创新,可以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教育内容创新,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情况及党的中心工作和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选择党员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教育,以提升党员的工作能力为着力点,将党建活动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把党员培养成为思想政治过硬、业务专尖的复合型人才。教育方式创新,在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传统学习教育方式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QQ、客户端等方式,及时把学习内容推送至每一位党员,使党员随时随地都能够学习到党的最新精神。管理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党员的进出渠道,使党员进出有序。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开展承诺践诺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强化党内民主,提高党员主体意识,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充分听取和吸收党员的意见建议。利用互联网手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摸清贫困党员的真实情况,开展困难党员关爱工程。
近期推出的学习强国APP,可以说赢得党员一致好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该学习软件,不仅解决了党员分散、不容易集中学习的问题,还能通过每一名党员的学习情况,了解这名党员的学习偏好、兴趣爱好等等,对针对性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四、活动载体创新
党建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党建工作作为理论化的观念形态,要转化为鲜活的实践,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载体来实现。活动是党建工作生命力所在,没有活动,党建工作就会僵化。活动足不足、质量高不高,成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活动载体的类型很多,有主题教育式的、实践体验式、潜移默化式等等,党建活动要达到什么的样目的,就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载体。党建活动有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关键在于活动载体能否创新。活动载体创新就是党建活动的路径设计。设计有创意,活动能融入,活动有效果,是党建活动的最终目标。
为解决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集团党委根据高速公路建设特点,以“一号六岗”为载体,有效的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难,开工项目多、担心任务完不成,管理环节细、担心质量出问题,管理资金大、担心权钱做交易,施工条件差、担心安全出事故,技术瓶颈多、担心创新跟不上,还本付息重、担心难以持续发展的“一难六担心”问题。“一号”即共产党员先锋号。通过抓好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六岗”是指克难攻坚岗、质量争优岗、廉洁监督岗、安全文明岗、科技创新岗、增收节支岗,通过共产党员创先争优,认岗领岗,在实际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集团上下改革创新、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确保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的完成。
五、党建品牌创新
党建品牌是指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较大的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辐射带动作用,较高的党员群众认同感和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理念、标识或名称,以及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及实践运用。集团公司成立以来,成功打造了“一号六岗”、“企村联建”、“微笑服务”、“看得见的党员”等一批享誉区内外的党建品牌,成为集团公司向社会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党建品牌需要培育、实践和打造,更需要创新、与时俱进,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党建品牌的创新,要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及员工情况,融入党的建设最新理念,建立党员先锋岗,打造党员服务队伍,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彰显品牌建设的力量。
集团下属南宁公司“凤娟标杆”创建是党建品牌创新的典型。该公司在“微笑服务”品牌的基础上,经过在运营工作的不断实践、沉淀及创新,逐步找到运营管理提档升级的方法途径,确立了“以点带面、典型引领,带动员工综合能力全面提高”的总体思路,在“微笑+”品牌的框架内,开展以近年来最为突出的典型人物农凤娟为代表的“凤娟标杆”创建活动。“凤娟标杆”由“微笑标杆”“保畅标杆”“稽查标杆”三类标杆组成,分别代表微笑服务、安全保畅、稽查打偷三类业务工作,成员由这三类业务岗位中涌现出的十佳、能手、先进和特殊贡献奖人员组成。“凤娟标杆”成员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攻坚在前,确保了公司保畅通、打偷逃等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考核管理创新
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是促进党建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公司的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对所有下属公司的考核标准是统一的,而且主要针对党组织书记及党的工作部门进行考核,对其他班子成员及党员的考核还没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定性考核多,定量考核还不够。考核管理创新,要在准确把握上级党建工作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认真梳理当前考核管理环节中存在的不足,调整优化当前的考核体系,从多角度去评价党建工作的真实状况,激发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使党建工作更好发挥实际效能,促进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
党员积分制是加强党员考核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制定党员积分清单,清单分基础积分和履职积分,党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清单内的目标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党员年度积分高低,作为民主评议党员时评定等次和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推行积分制,调动党员积极履行党员义务、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七、机制制度创新
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通过目标机制、决策机制、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一是完善目标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统一纳入考核体系,解决“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与经营工作目标有机统一。二是完善决策机制,理顺党委、董事会、经营班子关系,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建工作决策与经营工作决策有序衔接,确立党委会讨论研究作为董事会、办公会的前置程序,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两学一做”长效机制,建立“党员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政治生日制度、党员谈心日制度,使党的活动通过制度化的程序固定下来,在形成长效机制的同时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
论文作者:宁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党员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党建论文; 组织论文; 工作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理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