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华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本文对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基本类型进行分析,总结成因,探究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具体处理措施。对路基原有土质进行处理,针对高填方沉陷应用分层填筑方式,通过多种控制措施避免软土地基发生超限沉陷,旨在全面控制市政道路路基沉陷问题,对各类常见病害进行控制,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后续施工返修。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处治措施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关部门与广大群众更加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对推动社会多领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近些年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来看,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其中路基沉陷就是典型问题,路基沉陷对道路运行安全性、稳定性、耐久性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当前要对项目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分析道路路基沉陷主要原因与发生原因,拟定有针对性的处治措施,提升路基坚固性。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现状概述
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市政工程道路项目建设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对外承包给各类施工企业进行建设。在此环节中要交接不同施工任务,在交接过程中各环节控制工作不严谨,将会对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距离较长,施工项目承包给不同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整体道路施工质量存在较大偏差,如果工程管理中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不严谨,会诱发较多质量问题,还会由于施工衔接不合理导致道路裂缝问题发生。其次,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还会涉及到地下管线施工问题,地下管理空间规划不合理、施工技术应用不当,都会导致路基回填施工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在现阶段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有部分施工部分对路基填料质量以及压实操作质量未能进行有效控制,将会诱发路基施工质量问题,致使路基发生沉陷,导致路基路面结构损坏问题加重,工程安全隐患较为严重[1]。
二、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路基填料强度不足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路基调料的规范化选取至关重要,需要严格依照标准规格土石进行选用,填料中不能含有淤泥杂质与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泥土,比如冻土等。其次,填料质量要满足施工要求,不能掺杂各类垃圾与废料等。此类杂质都会对路基强度以及路基稳定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次,路基填料选用还要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压实性能较好,这样能便于后续施工操作,提升项目运行稳定性。但是在目前部分地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有部分施工技术人员未能结合施工现状以及施工要求选用质量不合格的路基填料,对道路运行稳定性与耐久性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路基填料稳定性与耐久性较差,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之后,如果遇到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填料基本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土质抗腐蚀性降低,稳定性下降,从而诱发道路路基沉陷问题[2]。
(二)人为原因与客观原因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措施不合理导致工程质量问题之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中人为因素也占有较大比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有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项目建设效益,在项目建设中会不断压缩施工成本,导致施工项目建设资金减少。在施工材料购入与项目建设管理中,会出现较多问题,还会由于施工材料不足以及施工设备不合理,不依照项目建设标准进行施工,导致路面发生沉陷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对施工工期要求较为严格,可施工时间较短。所以在施工中有部分施工部门为了能对施工时间合理调控,为了能及时将工程交付忽视了质量监管等问题,相关监理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在项目后期建设中缺乏全面管理。其次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与安全意识较差,在项目各环节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合理导致项目建设发生较大疏漏。为了最大程度追赶施工工期,施工部门未能及时采取修补与管理措施,对道路质量产生严重损害,致使项目后续应用中发生路基沉陷等问题。
三、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处治措施探析
(一)规范化处理施工区域路基原有土质
施工部门在施工活动开展前需要及时对路基施工范围内所有的杂物全部清理,及时换填透水性较好的填料,针对不良地质需要铺设砂砾隔层。对于路堤施工来说,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原有地面进行处理,全面清除各类杂质。针对原有土质掺杂腐殖土问题,可以选取人工施工方式或是各类机械器具对腐殖土进行清理。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如果原有土质中含水率较高,为了保障土层后期能有效压实,需要对含水率较高的土体进行充分晾晒与翻松,这样能对路基含水率进行控制,使得路基能有效压实。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保障路基填换土料质量达标,土石材料没有淤泥杂质等。其次要全面提升路基填料水稳定性,使得路基压实之后具有良好稳定性,防止沉陷问题发生[3]。
(二)应用分层填筑方式控制高填方沉陷
在施工中合理应用分层填筑施工措施能对高填方沉陷问题进行有效控制,结合现阶段施工技术应用要求,在分层填筑施工过程中对每层填筑施工厚度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要将厚度控制在300mm范围内。为了避免路基路面在后期应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水淹、雨淋等,路基材料选用过程中要选用稳定性较强的材料。为了对路基沉陷合理处治,施工技术人员要深入项目施工现场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查,结合不同土地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分层填筑措施。在高填方沉陷处治过程中,要保障处治措施的系统性,还要提升各项措施可行性。可以将挖填区域设置为台阶形式,这样能提升阻滑性。还要应用相应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区域进行补充处理,防止填筑与压实施工操作不合理。在碾压施工过程中,要对不同土地各项碾压试验数据进行整合,结合不同土地选用针对性碾压措施,确保土体能碾压到位。在碾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现场基本现状进行整合,要能提升压实设备应用价值,还要选用应用价值较高的强夯设备进行碾压,全面提升施工现场碾压效率。
(三)采取多种措施避免发生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路基沉陷问题发生次数较多,需要采取挤密桩、换填等措施对软土地基沉陷问题进行控制。换填技术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选用的涂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在基底加固过程中能加固到位。在抛石挤淤过程中要全面分析各项施工方案的局限性,对积水问题严重的洼地以及河流位置地基进性处理。如果部分施工地基不能应用换填与抛石挤淤施工方法,可以合理应用挤密桩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此项技术应用通过桩体成孔应用沉管使得周围土体能有效压实,在沉管中添加碎石使其能形成挤密桩,通过土体和挤密桩能建立复合地基,对原有软土地基进行加固。
(四)加强路基沉陷问题有效观测
施工部门要提高路基沉陷问题观测重视度,通过全面规范化的观测能掌握施工中存在的各类沉陷问题。从现有的施工技术应用来看,在路基沉陷观测过程中要应用地面沉降观测技术、分层沉降观测技术、深层沉降观测技术等。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路基压实基本情况,保障路基沉陷更加合理,提高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
结语:
相关部门要对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质量强化控制,在设计与施工阶段对道路沉陷等病害进行积极防治,应用综合性施工措施提示施工质量,使得施工能满足市政道路性能指标,降低施工返修率,保障道路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朱亚伟.市政道路路基沉陷与处治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31):145-146.
[2]龙明华.市政道路路基沉陷病害及应对措施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620-1621.
[3]吴进来.试论市政道路路基沉陷及其处理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8(4):222.
论文作者:贺瑞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路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措施论文; 填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稳定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