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家”优势提升商业品牌--提升商业品牌的八种思路_商业论文

依托“家”优势提升商业品牌--提升商业品牌的八种思路_商业论文

依托“主场”优势推展商业品牌——推进商业品牌的八条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牌论文,商业论文,主场论文,八条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拓展商业品牌是强化和凸现商业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商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载体。要使商业品牌群加快推进、加速崛起,就应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之本土优势,依托现代都市之集合功能,借鉴国际商业品牌追求卓越之成功经验,抢时间、争空间,以作为,求地位。

一、发挥强大网点优势,大面积推导商业品牌

“坐拥强大网点,依托本土优势”。商办企业和商业(集团)公司首先应该依托纵横连锁、星罗棋布的网点优势,大面积、广角度、多层面地推导商业品牌,让商业品牌利用“主场”得天独厚的第一层面和第一课堂面对面地给受众“上课”、“授教”、“充电”。以激发购者的第一亲和力,强化消费者的第一印象。

二、依托巨大的售点“触角网”,快速反馈品牌商品的需求信息

商业品牌拓展推导的优势在网点,品牌商品需求信息的快速反馈通道同样来自网点。比较其他行业,处于销售第一线的商业网点,每时每刻都与消费者接触,是及时、准确、快速反馈消费需求信息的最佳聚焦点和采集点。因此,商业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一线”售点“触角网”的信息瞭望作用,要求各个商业售点、网点主动承担快速反馈品牌商品拓展市场的准确信息。商业主管部门可以统一设计“商业品牌”售点信息反馈卡,其中内容包括:顾客对品牌商品的功能、性能、售价和服务的分类评价;商业品牌商品与同类工业品牌商品的功能、性能、售价的逐一比较;对完善和改进商业品牌的建议如款式、包装、定价、广告、服务等。

主管部门则通过售点联网,及时汇总反馈综合信息,且请专家研讨和用户座谈后,提出“诊断报告”(意见),适时加以“充电”、改进。经专家考察研究表明,依托售点、网点直接返回的消费需求信息,与委托社会市场调查机构所作的市场调查结论相比,前者准确率高30%—50%;覆盖面宽80%(社会市场调查公司多半采用抽样调查法,不可能进行全数调查);时效性提前50%。

三、凸现商业品牌个性,在品牌竞争中独树一帜

商业品牌的生命力,在于凸现商业本身的个性和特性。要凸现商业自身的个性、特性,关键是立足“现场”,在服务上深下功夫。商场,即售点现场是商业品牌凸现个性、展示特性的载体,大有文章可做。如羽绒制品、食品类品牌商品可以通过“现场”即时制作,让消费者眼见为实,得到满足感和信任感。再如日化用品、保健品类品牌商品则可以设置“专家坐堂”咨询答疑,以增强商业品牌推导的权威性,在销售服务上,“三售”服务(售前导购,售中授教、售后排忧解难)本身就是商业部门的强项,问题是进一步凸现“与众不同、创意领先”的功能。在售购方式上和配送环节上,商业品牌推展运作,也都大有作为。如售购方式上的会员制、专卖制;配送方式上的“门对门配送”、“甲地购、乙地送”等方式,都能体现商业自身的个性、特性和价值。

四、探究商业品牌独到理念,弘扬商业品牌内涵文化

纵观中外商品品牌创立、成长、崛起之轨迹,可以说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创牌理念,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如麦当劳、肯德基、金利来、冠生园、杏花楼、小绍兴、恒源祥等等。

品牌是一本教科书,以其独特的理念召唤消费者,又以精湛的文化塑造“品牌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制造者,都以自己的认知、认同和共识,不断丰富着品牌的内涵。可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之所以会对老牌情有独钟,与其说是其口味、质量、款式、性能……令人难忘,还不如说是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理念魅力,深入人心。要不然,那些尚未享用或品尝过老品牌商品、食品的年轻顾客,怎么也津津乐道呢?!中外卓越企业的成功之道告诉我们:用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构筑的商品形象力和冲击力是锐不可挡的。

五、通过资本经营运作,嫁接引进现成品牌

纵观国内外品牌发展之路,有着两条积极思路可供参照:一条是从零开始,土生土长、自我创牌、逐步推导、建树品牌;一条是运用资本经营,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嫁接和引进现成的品牌,为我所用。

在商业品牌积极发展和推进时期,上述推进品牌发展的两种思路都可采用,双管齐下,合理兼用。在中外企业品牌发展进程中,不乏通过资本经营运作,择优嫁接引进现成品牌的成功的案例和记录。如美国“吉利”公司(主业为刀片)通过控股收购“派克”公司(世界著名制笔公司),轻而易举地拥有了世界自来水笔第一品牌“派克”;德国阿迪达斯公司(主业为运动用品)由于经营惨淡,举步维艰,最终为法国财团收购,改换了“国籍”;美国“胜家”公司(主业为缝纫机)曾几经易主,最终转入了香港实业家名下;意大利名牌“金狮”品牌(西服)漂洋过海,为宁波欧罗兰制衣公司出巨资有偿使用等等,都是通过资本经营运作,成功转移品牌归属的佳作。

目前,企业重组、产权转让、企业放小、盘活资产等一系列企业改革措施的推出,为商业企业嫁接、引进品牌,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六、导入“品牌工程”成功经验,使“品牌推展”成为全员行动

发展品牌工程,应该择优导入国内外工商企业创立品牌工程的成功经验,在商业品牌企业大面积、强力度地实施和推展品牌战略。其中,有两项举措值得借鉴和效仿。其一,品牌经理制度(或品牌管家制度)。所谓“品牌经理”(或“品牌管家”)就是以品牌设置经理,以品牌为核算单位。品牌经理全面负责品牌产品产供销、内外贸的企划经营和运作。此举,对拥有多品牌的商业集团企业,推进商业品牌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其二,“品牌人”活动,就是在企业中开展“全员品牌”活动,要求企业的每道工序、每个岗位都要围绕“创立名牌”为中心,遵循“你就是品牌”之理念,要求员工争做第一等工作,争作第一流贡献,人人争当“品牌人”,使“创品牌、求生存、图发展”真正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七、放大品牌延伸功能,探究品牌资本经营

品牌的价值,在于品牌功能的延伸和品牌效应的放大。品牌的功能效应延伸和放大的最大益处,是能够让延伸产品同享著名品牌的知名度和含金量。另外,此举不仅可以节约新品推导前期(营销推展、市场拓展和广告宣传)大量的投入,而且能使延伸产品顺利地搭乘“母体品牌”的“直通车”,一下子进入较高层面的目标市场,这是同类新品所不能想象的。

品牌功能效应的延伸放大,要有前提条件,即延伸品牌必备“三高三大”条件。“三高”:知名度高、认知率高、美誉度高;“三大”:市场覆盖面大、经济规模大、综合实力大。同时,品牌功能延伸的产品要合理,不能串行跨度太大,不能产品功能反差太大,一般则应在上、下游产品和相关产品区间合理延伸。不然的话,类似某世界服饰名牌,从高级西服到洁具磁砖,皆用同一品牌,那会使大部分顾客感到别扭的。

品牌功能的延伸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辅助和匹配,特别是需要以品牌资本经营为依托。因为,品牌功能延伸、放大的动作,不一定是在本地或同业中实施的,很大程度上需要串行、跨业、易地进行。品牌资本经营,就要界定或评估品牌的价值。据悉,目前大部分工商企业对自有的品牌价值量和含金量,都是一个未知数,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商业企业警示和关注的问题。

八、推进商业品牌联盟,营造“自律、互助、共享”的空间

商业品牌的成长和推展,是商业企业共同的事业,更是商业品牌企业共同的事业。品牌商品企业在各自推导和发展过程中,既有许多联手图腾的共享空间,也存在孤军奋战的薄弱环节。因此,商业品牌企业应建立一个类似法国“科尔贝委员会”的“自律、互助、共享”型的品牌企业利益共同体,或“品牌企业保护委员会”,通过规范、有序、统一的企业行为,鼎力推导品牌文化,共同倡导民族品牌,联手引导消费新潮、相互督导自律行为,以真正形成“抵御外来品牌冲击,抗衡国外品牌垄断,实行品牌相互保护”的商业品牌企业的战略同盟。

标签:;  ;  

依托“家”优势提升商业品牌--提升商业品牌的八种思路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