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论文_孙华,孙源洪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目的 对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11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点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和M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体有效51(92.73%)高于对照组47(85.46%),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和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粗大功能和M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推拿点穴;康复训练;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

小儿脑瘫指的是幼儿由于一些原因出现的运动和动作异常的疾病,大多同时患有行为异常、智力低下和癫痫等[1]。其中痉挛型型小儿脑瘫占据着小儿脑瘫的大部分比例[2]。其中椎体为主要病变部位,常特征表现为伸张反射亢进、甚至长期肌张力亢进,活动艰难,更可能出现关节挛缩或变形[3]。目前,临床上对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治疗较为关键。为此我院以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效果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11月-201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110例痉挛型小儿脑瘫患者,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60例,平均年龄1.7±0.6岁,平均病程2.5±0.6周。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1.6±0.5岁,平均病程2.4±0.1周;试验组男性26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1.7±0.6岁,平均病程2.5±0.7周,两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使用Vojta刺激患儿进行反射性腹爬,并且运用Bobath抑制患儿异常反射运动姿势,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四点爬行、竖头、行走、坐位、翻身、平衡和站立的被动手法训练,使得主动运动开展。康复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一次40分钟,5周/次,15周为一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点穴手法进行治疗。患儿先取仰卧位,再取俯卧位,用推、运、揉、按、捏法和拿法缓慢轻柔的用于四肢和背部,有利于肌肉关节放松;用滚法、拿法和揉法在上臂后肌群,前臂的前、后肌群进行。尤其注意点按手三里、曲池、合谷、尺泽、外关等穴;用拿捏、滚法和按揉法在下肢外侧肌群和后部肌群甚至跟腱操作,尤其注意承山、伏兔、髀关、解溪、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患儿取坐位,点按上星、印堂、百会、神庭、四神聪、风池、强间、脑户、哑门等穴;点按脊柱从至阳到命门的督脉诸穴,按揉足太阳膀胱经诸俞穴,随后进行捏脊治疗。5周/次,15周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表现为病情有明显的好转,运功功能、视力、智力和语言表达都大大增强;有效表现为病情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运功功能、视力、智力和语言表达都有所提升;无效表现为病情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其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疗效的比较

试验组总体有效51(92.73%)高于对照组47(85.46%),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痉挛型小儿脑瘫在小儿脑瘫患者中较为常见,一旦发作会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4]。其症状表现为视力模糊、运动异常、智力发育障碍、语言表达能力差。目前,临床上对痉挛型小儿脑瘫进行治疗主要是进行功能训练,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5]。

在本实验中,试验组总体有效51(92.73%)高于对照组47(85.46%),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粗大运动功能和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粗大功能和M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训练是在对患儿进行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指导使得患儿病情得到缓解。而推拿点穴中揉、推、按、滚、摸等手法能使得患儿的情绪如害怕、不安等减少,避免手法过重造成的痉挛加重,能够让患儿积极配合进行治疗,同时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通则不痛”,从而有利于痉挛的肢体逐步松弛、挛缩的肌肉逐渐舒展,使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速康复。补充了康复训练方法的一些缺陷。两者联用,疗效更加确切,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苏炜,王建文. 推拿手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68例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J]. 甘肃医药,2013,32(11):838-840.

[2]张雪艳,李琼. 穴位注射加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6):208-209.

[3]王志如. 穴位注射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5(24):119-120.

[4]常永霞,张佩瑶,戈蕾,等. 穴位注射加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J]. 吉林中医药,2015(8):858-860.

[5]粟愿学. 穴位注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2015(6):164-165.

论文作者:孙华,孙源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推拿点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观察论文_孙华,孙源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