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集群论文,主导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主导产业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于1956年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基石。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它产业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一组产业,并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它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1,2]。1960年罗斯托又运用主导产业演替思想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但经济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六阶段的直线模式,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初始条件、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就可能不同[3,4]。发达国家的今天不一定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
资本稀缺与结构失衡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两个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稀缺导致了低水平供给,失衡带来了供给的低效,据此,在无法进行大推动(big push),即资本约束条件下,选择少数主导部门先行来带动结构调整似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5]。然而,企图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建立,用“最小临界努力”获得加速的增长,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中国工业的实践未能为主导产业理论提供充分的经验依据,经济增长更多地来自于体制变革因素[6]。我国运用主导产业思想进行产业发展规划的效果已表明这一理论的历史局限性,事隔半个世纪后继续沿用这一历史概念来制定我国21世纪初叶产业和区域发展战略,显然会将我国战略研究引向歧途。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增加,传统的“福特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在向“柔性专业化”转变的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刚性组织模式逐渐被淘汰,而集群则处于领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范围内,主导产业政策的条件之一——政府干预市场的力量也在减弱。同时,在WTO的框架下,我国以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或扶持某一个产业或企业发展的余地将大大缩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不再可行[7]。这表明,主导产业理论所依赖的现实条件已发生了变化。
2 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的要点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8]。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和地理集聚的特征,关联产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
2.2 产业集群理论要点
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优势可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9]: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主要着力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认为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利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其次,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诚信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可以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和生产者前来,降低交易费用;第三,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创新等。
2.3 集群理论的实践绩效
波特的研究指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地看到存在着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10]。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衰退现象,而欧洲和北美少数几个地区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平稳增长,其共同的特征都是存在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群。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了发达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实例。研究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大量类似的产业群现象。而在我国可以判断出五种企业集群现象[1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如深圳—东莞,上海—苏州地区;以北京中关村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区;一些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如浙江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域;一些条件优越的开发区已经吸引了知名的跨国公司,可能形成较大的集群;一些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域面临着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具有向集群演化的条件和可能。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从跨学科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进行研究,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理论的比较
3.1 理论产生的背景与视角
主导产业理论是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经验性总结。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寻找实现赶超目标的政策工具,正值西方国家暴露出在公共品、规模经济、外部性等领域市场失灵的缺陷。“起飞”初期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遇到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薄弱的“瓶颈制约”,这些部门的“外部性”极强,仅靠市场机制无法在短期内达到经济“起飞”所要求的条件,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能实现强烈干预的产业政策。在此背景下,罗斯托提出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为主导产业理论奠定了基石。
西方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引致主导产业理论的产生,产业政策的实践则加速了主导产业理论的发展。日本、韩国等是主导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者。中国在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介绍主导产业理论,为主导产业战略的本土化作了大量论证,但主导产业理论与实践在市场化过程中陷入了误区。
主导产业理论着眼于战后产业结构调整,集群理论则着眼于国家、城市、产业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总的来说,地方产业群是在经济、技术、组织、社会等一系列结构变化的国际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中包括政府对国土治理的自治权的分散和下放;国家支持主导产业的政策的结束;大规模工业化与泰勒主义的结束,网络生产组织的产生;全球竞争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对地方化合作的需求;发展知识经济和创新、提高生产力的需求;城乡社区提高就业率的需求;区域竞争对新的区域治理结构的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追求,等等[12]。
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同,两大理论涵括的经济活动范畴明显不同:主导产业和标准的产业分类系统相一致,并较少在集聚区域内外跨地区、跨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产业链的关联性和完整性。与传统的产业分类相比,产业群的概念更宽,能够涵括企业在技术、技能、信息、营销等方面的重要联系、互补性,以及技术溢出,还能涵括跨企业和跨产业的顾客需求。集群往往跨产业发展,并必不可少地包括五大类机构:成品商、供应商、客商、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构成了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这五大行动主体之间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它们的共同作用导致产业集群成为一个有机的经济整体。在柔性生产技术盛行的现代社会,跨企业和跨产业的联系对于竞争、生产率是最根本的。
3.2 主导产业扩散效应与集群效应
主导产业发展的扩散效应主要包括回顾、旁侧和前向效应等三方面,以纵向和横向的产业联系作为分析工具,但实践的绩效表明,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并不象理论预期的那样明显,这与该理论追求狭隘的集聚经济,忽视竞争与合作,过分依赖基本生产要素,忽视人力资源等高等生产要素的养以及与地方社会文化结构和地方发展有关。产业通过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能够释放出一种集群效应。集群效应通过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 来体现[13] ,是从地方外部经济和联合行动所得到的竞争优势。
表1 集群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对比
Table 1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of leading industry
主导产业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与范围经济效益
集聚目标降低运输费用,追求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和风险,追求范围经济
集聚结构以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为核心的集聚,企业间关系基于 以专业化中小型企业群为主的集聚,企业间呈平等的交易
主导和配套的安排;机构稠密性弱,中介服务机构和规 关系;机构稠密性强,中介服务机构和规制管理机构健全
制管理机构较少或不健全
集聚内涵单纯的物质交易,缺乏面对面交流,学习以编码化知识 物质交易与面对面的隐含经验类知识(信息、思想、观点
为主 的)交流并存。
集聚机制自上而下,以政府干预为主 自下而上,以市场为主
发展动力源于国家投资和外资的外力推动 源于创新和集体学习的内生动力
生产方式标准化大批量的刚性生产弹性专精的柔性生产
创新模式突破性创新;创新与生产相分离;较少过程创新;忽视客渐进性创新;创新与生产相结合;频繁的过程创新;满足客
户需求;高成本,长周期户的需求;低成本,短周期
组织形式关联产业间物质流的垂直一体化分工与大企业组织形产业内价值链的分工与组织;垂直分离的高度专业化组织
式形式
经济制度政府干预或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 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
市场特征卖方市场;需求的稳定性、统一性、可预测性 买方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多样性、不可预测性
政府作用强烈干预,扶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往往忽视配套性 提供服务与政策诱导,公平服务于集群内各企业,重视支
产业与基础性产业发展 撑性产业的配套发展
竞争与协作 抑制竞争和合作;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与协作,忽视同业 促进竞争和合作;合作战略与竞争战略同等重要;企业整
间的竞争;以核心企业体现主导产业竞争力;以价格竞 合集群“本垒”的整体资源和实力参与外部竞争;以灵活的
争为主的方式 适应能力和低交易成本为竞争方式
就业与劳动力以产业升级为目标,就业容量因主导产业资金和技术密 中小企业的性质和机构稠密性利于扩大地方社会就业。
集性而较小,减员增效的企业行为加大就业压力;通过 就业不受单个企业兴衰的影响;通过长期的“干中学”而
工资控制减少成本;劳动市场均质化;忽视在职培训减少成本;劳动市场多样化;强调在职培训
3.2.1 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
当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ies) 。产业集聚容易实现经济的外部性。然而,主导产业理论强调的经济外部性仅限于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29年所称的“集聚经济效应”(The efficiency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即因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14]。主导产业的发展中表现出的集聚经济效应包括由于地理上的集中,导致的产业内生产过程间运输费用的节约,生产协作的便利,基础设施和辅助性生产与服务的共享、劳动力供给和培训等带来的成本节约。
集群外部经济性则包括外部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集群范围经济表现在,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以及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所引起的成本节约。集群集聚经济效应以便利性而体现在四个方面[15]:一是接近的便利性,如接近市场、专业化员工与中间投入品、互补品、信息、公共服务等的便利性;二是企业新生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具有同类企业产生的各种便利要素,创业者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整合资源而创建新企业;三是创新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语),致使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扩散更容易、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更容易发生;四是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便利性,集群中的行动者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与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
3.2.2 竞争与合作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与合作发生在不同尺度和不同参与者之间,如同业之间、垂直生产系统之间、相关联的产业之间、辅助机构之间,然而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微观主体却是企业。主导产业理论忽视同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甚至企业缺位。核心企业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者,使得同业的中小企业难以生存。高保护政策窒息了企业参与竞争的活力及竞争环境。同业间的合作也因企业动机匮乏而受到抑制。虽然强调前后向产业间的关联与合作,但合作绩效取决于企业间的意愿。另外,围绕主导产业的公共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果,很少惠及其它产业,因而,主导产业思想狭隘的产业部门观点,很容易扭曲竞争的结果,并使竞争强度逐渐减弱。集群却能强化竞争与合作,更贴近竞争的本质。集群的范围比产业要大,因此能掌握到跨厂商和产业的重要连接点、互补性、技术的溢出效果、技能、信息、营销和顾客要求。这些联结是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要素。集群凸现共同关心的领域中协调和合作改善的机会,同时又不威胁、扭曲竞争,或限制竞争强度。集群理论以更广泛和动态的观点认为竞争的成败取决于创新与战略的差异。主导产业理论的竞争观是静态的,以成本极小化为竞争手段,认为生产要素(劳动力与资金)的比较优势,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然而,随着愈来愈多国家对全球经济开放,原料供应扩张,国家与国际间的生产要素市场运作得愈来愈有效率,生产要素和原料的价值在竞争中降低。相反地,与客户、供应商、相关机构的紧密联结,不仅为企业带来效率,也加快创新的速度。在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中,竞争行为必须从低工资转向低廉的总成本,必须超越成本的层面,而逐渐包含差异化的层面[10] 。
3.2.3 本地化网络与根植性
新经济社会学研究集群非常重视本地化网络和根植性(embeddedness) ,这二者一般被视作集群的两个本质性特征[16]。集群行动主体间频繁的互动,以及历史的影响,相互间结成密集的网络,集群中盛行着诚信与合作的文化氛围,社会资本逐步形成与积累,从而群内各厂商之间的合约签订与执行的交易费用较小;产业网络根植于当地特有的社会文化中,集群中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频繁的博弈形成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氛围,产业网络嵌入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甚至通过区域外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外区域经济活动频繁联接。主导产业理论忽视本地网络构建,产业发展没有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制度背景中,与地方发展关联不高,成为经济发展的“孤岛”。如果说集群是产业和区域的有机结合,则主导产业仅仅是产业与区域资源的单向结合。
3.2.4 减员增效与扩大就业
成长中的集群,其产业链逐步延展,企业和各种相关机构不断衍生,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柔性化生产注重职员技能培训,挖掘人的创造性潜能,教育和培训的效果更加显著;流动的劳动市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实现动态的充分就业。克鲁格曼在总结马歇尔理论中的外部经济性时认为,相关企业集中于一个区位,提供了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确保了较低的失业概率及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17]。主导产业多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就业容量较小。减员增效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之一,忽视在岗培训和劳动市场培育。刚性生产中养成的劳动技能比较单一,使再就业困难。
3.3 发展动力与创新模式
主导产业理论重视区域发展的外部力量,是由外植性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思想,区域发展动力源于国家投资或外资等,地方发展要素被忽略,地方创新潜力得不到培养,创新取决于技术的重大突破,R&D等创新活动脱离生产活动。集群是内生性的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进步的方式,其发展动力源于集体学习与创新。集群理论重视地方发展要素,积极培育和完善区域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以期不断“黏附”资金、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及跨国公司的入驻。集群理论在强调本地网络作用的同时,也重视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层面的创新网络与本地创新网络的联接与协同作用,集群具有开放性特点[18]。
3.4 政府角色
主导产业理论及其产业政策一般会认为,前景比较看好的产业,都应该被锁定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当考虑到规模的重要性,就应该列出培育萌芽期产业的优先顺序,其方法包括补贴、遏制内部竞争、在进口中提供选择性保护,以及限制外国投资等。而在集群理论看来,所有集群都有其价值,都具有导致繁荣的潜力,所有目前和萌芽中的产业集群都值得关注,都能改善自己的生产力(每单位资本或有形资源所创造的价值),而不需要排除外国厂商的竞争以保护本国有前景的产品的市场,相反,强调及时并稳定地开发本地市场,欢迎外商加入竞争。主导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于扭曲竞争以让特定地点受惠,强调市场占有率,集群理论则专注于取消生产力成长的障碍,不强调市场占有率,而强调动态的改善[19]。作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政府在产业集群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行动主体,它通过政策制订选择合适的厂商进驻集群中,并通过特定的产业集群政策来促进集群的发展[15]。与传统产业政策强调重点企业的扶持与保护不同,基于集群化的政策要求政府将政策的重心放在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之上,并且为这些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3.5 发展路径
主导产业发展依赖如自然资源、低成本的劳动力等低级生产要素,由于经济结构演进的迟缓,产业与区域的发展往往被锁定在资源依赖的路径上,一旦自然资源的开发趋向枯竭,产业及所依托城市的衰退就不可避免,而劳动成本较低的区位迟早会被更低廉的区位所代替。集群理论重视知识、信息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其发展路径依赖于集群内各行动主体间的知识溢出、协同性能以及跨国界的连接。发展不成熟的或内向型的集群也可能被内部化的资源和技术锁定而趋于衰退。
4 产业集群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集群效应使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江省等始发地区的地方经济充满活力。然而,我国产业集聚的分布极不均匀,产业集聚现象在我国长期以来未能被清晰地认识。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方式还远远未被充分认识和重视,许多地方在制定发展战略中仍囿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传统的区域发展思维,动辄以培育“主导产业”(一个或几个部门),通过投入产出联系来带动相关产业和区域的发展。然而,当代分析区域的单元已经从产业转变为价值活动。研究区域,重要的是分析这些产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处在什么阶段,如何提升、发展高增值环节[11]。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热衷策划和推动的集群化策略与集群本来的科学内涵相去甚远。
我国加入WTO后,不仅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而且在服装业、制鞋业、织袜业、玩具业等劳动密集型等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正日趋激烈,集群战略展示了我国在有限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巨大潜能。当前以国有企业和开发区改造为驱动力的新一轮集群发展即将被发动,是我国实施集群策略的又一契机。可以预料,一些具有良好市场适应能力的产业集聚如能抓住偶然事件或规划等引致的机遇就能顺利地沿集群化方向发展,已有的集群则逐步由低成本道路向高端道路演进、由产品导向型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升级。
标签: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