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它能源的激烈竞争,电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营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电力营销系统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应用
1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构建形势分析
研究表明,构建合理、科学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确保电力营销重大决策制定与实施的正确性。然而构建一个合理、稳定、工作效率高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需要考虑诸多内容,首先应明确构建该系统面临的主要形势,以确保构建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更好的迎合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
1.1 电力企业正处在改革时期
我国电力企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其中电力市场的开放政策国家还在不断的研究与调整,导致电力企业操作方式及管理模式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增加数学模式表达难度。而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构建,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处于相对长时间的稳定期,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加以考虑。
1.2 用户选择电力供应商更加自由
受国家放松对电力行业的管制影响,用户具有更加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的权利,这就促使电力供应商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即,除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外,为获得更多客户还需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因此,构建规范、合理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2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需求
2.1 特点
电力营销系统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对营销业务进行处理和控制,为领导层提供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信息。电力营销系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计算量大:主要指电量、电费管理。因客户数量大、电价分类多、计算参数多,所以计算工作量比较大,因而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要求比较高。
(2)重复应用多: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有多个供电所,各供电所的职能和工作内容又是相同的。因而相同的应用软件,需要多个供电所同时使用。
2.2 需求
根据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电力营销管理创新发展的需要、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的需求包括:
技术条件:实现高度集中的管理;实现三层应用结构;对网络带宽不能有太苛刻的要求。
应用条件:系统性能价格比要高;系统安全性良好;系统可管理性要强。
3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技术
3.1 实际应用技术
(1)构建耦合技术。构造软件系统设计的方法灵活,有利于创新。从数据流程上,构件彼此之间为构件紧耦合,数据库连接池构件以连接重用的方式进行工作,经过对数据的逻辑化处理,将结果反馈给生成构件,然后通过从XML模板库中对报表进行读取,生成页面后返回到客户端进行显示。松耦合系统主要以形成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结构为主,以动态模式下生成的构件耦合完成的形式生成用户报表,同时又可与其他构件通过可供应用的系统选择方式,通过联合对事务和业务报表的处理进行操作。
(2)应用程序系统的应用与整合。在应用服务层构件间耦合的基础上,需要注意的是构件间的通信和应用层的协调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XML作为系统间数据转换的方法,有利于完成系统应用程序的集成,最为关键的就是多种系统的无缝衔接及其他应用系统后的运作方式已经足以达到企业信息门户的运作模式。
3.2 信息系统的实施
(1)严保数据质量
①要保证静态数据采集的正确性。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要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产生价值,关键就是数据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准确、真实性。静态数据为开展其他相关业务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如果出现采集缺失将会给系统的应用带来很大影响,也就无法正常开展电能表定检工作流程,出现安装位置与系统中记录不相符。
②是对动态数据的核对。动态数据是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生成的,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应用价值,因此需要对数据清理的结果进行检验。
③是模型梳理。模型梳理是数据迁移、清理成功的保障。只有准确掌握了业务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关系,才能保证进入到新系统中的数据可用。为了保障新系统充分发挥高效的工作方式,需要关注数据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属性的共同关联性来确定出该字段所应该填写的内容。
(2)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系统问题所引起的数据需要修改,以此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信息系统需要完善的数据修改审核制度与流程,然后对数据修改的可行性进行审核,设置严格的数据库管理权限,对修改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记录,最后是根据应用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制定不同的备份策略,一方面是可以通过数据库服务软件本身自带的机制进行备份,另一方面是通过专门的商业软件来实现磁盘数据的镜像备份,这样可以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数据丢失的风险。
4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4.1 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
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整合服务资源,营销模式逐步优化。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管理界面清晰、业务衔接顺畅、信息传递快捷、整体运作协调的营销新机构,建立专业化、扁平化的营销组织模式。
4.2 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信息手段,营销现代化步伐加快。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发情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4.3 加强优质供电服务
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
结语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因此,电力企业在构建过程中为确保其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应加强对其的研究,并结合实际拟定多套方案,逐一由专家组成员进行论证。同时,在应用过程中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尤其应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确保管理人员规范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为真正实现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宏宇.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2]王玲莉,王丽.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研究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12):260,249.
论文作者:管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构件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