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化及其城市形象整合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形象论文,功能论文,交通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514-0074-04
一、问题的提出
交通文化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地提出来,到目前为止还不多见。目前,在可以见到的文献中,交通文化大多只作为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被提及,并且一带而过,没有对交通文化做深层次的探讨。而随着我国交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交通的文化性缺陷正在逐渐显露,急需交通领域和文化领域的研究者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交通文化
(一)交通释义
交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人类的交通史与人类的生活史一样源远流长。交通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究竟何谓“交通”?《辞海》(1989年版)的“交通”条,释义是:“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物的转运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播送。”这个定义虽然在外延上比较全面地界定了交通行业的范围,但交通本身的涵义人们仍然不甚清楚。[1]
语汇上的“交通”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与交通相应,一是communication,二是
traffic,二者都含有往来、运输、交易、通信等义。communication用法比较正式,
traffic则随便一些。二者在意义上也有所侧重:communication侧重于广义的交通,指人员、物质及音讯在其主体间的位置变换。西方各国政府中的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交通部)一般具有掌管Transportation(运输)与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邮电)两部分交通行政事务的职能。而traffic则侧重于狭义的交通,主要指人与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位移。
由此,我们认为,从广义上看,“交通”以经济范畴为限,其一般内涵可以界定为交通就是人类以一定的运载手段(包括设施和工具)致使客体物(物体、人体、信息体)发生地域性位移从而实现人的异地联通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从狭义上来说,交通是指人与物体在物理意义上的位移。狭义上的交通概念与“运输”的释义相近。
(二)文化的含义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英国著名学者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具体物(使用的器物和生活消费品)和无形的思想(观点、见解、信仰、制度)。
目前,比较令人信服的总结认为,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二是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缔造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整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三是行为文化,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四是精神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2]
(三)交通文化的含义
基于以上对文化的认识,我们认为:交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交通、交通资源、交通技术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广义的交通文化同样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作为物质形态的交通文化,作为社会规范的交通文化,作为行为方式的交通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交通文化。
作为物质形态的交通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塔基”,属于交通文化的物质躯壳,是形成交通文化的基本实体,承担着人的空间流动和物质、能量、信息的社会流转的基本职能,集中物化了生产力系统中的渗透性因素——科技文化的优秀成果。这里面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
作为社会规范的交通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塔腰”,是交通文化的生态机制,以追求效率为目标,以协调交通诸要素间的关系为核心。首先,严格的交通工程建设与保养法规保证了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其次,强有力的交通行政体制确保了交通行政功能的有效发挥。交通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关键是交通行政部门职与责的划分。再次,严格的交通伦理规范规定了交通营运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交通活动的井然有序。
作为行为方式的交通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塔颈”,是交通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人在交通过程中文化作用。它是由于交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人的交通需求、交通意识、交通能力、交通心理、交通活动等交通选择、接受、利用等行为方式的总称。交通行为指的是与交通活动各个环节相关的人类心理与活动。不同阶段的交通技术和手段,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历史阶段人类交通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作为精神观念的交通文化是交通文化的“塔尖”,是交通文化生态良性演进、健康发展的灵魂与方向。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人类文化中的精神观念文化,从思想观念、政治、宗教、历史、科学到文学艺术等,无不是人类知识的具体表现,而这些知识的获得与交通密不可分,没有交通的发展,这些知识都无法传播出去。并且,作为交通的重要一部分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信息传播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因而,精神文化是交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交通技术及其产品,如交通理念、交通文明的发展等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交通技术及其产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交通文化的4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可用图1来表示。
三、交通文化的特征
我们认为,交通文化的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解释。一是交通文化的基本特征,即交通文化作为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的最为本质和基础的特征;二是交通文化的现实特征,即一定历史时期交通文化的现实的具体的特征。前者表现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交通文化所具有的明确的稳定性和奠基性要因,后者则更多的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交通文化具有的可发展的种种特性。
(一)基本特征
1.目的性
交通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位移过程,它实现的是人、物、信息的地域间的沟通和联通。这样,作为实现交通目的的有利保障的交通文化就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2.地域性
交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和交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有直接关系。不同的交通发展状况和程度使交通文化在交通政策、法规和习惯上具有明显差异。比如,中国等大部分国家习惯右侧通行,而英国等一些国家则习惯左侧通行。
3.互动性
交通文化的互动性表现在交通过程中人和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人与交通规则之间是紧密联系和互有影响的,任何一方的变化和发展都会给另一方带来影响。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的数量逐渐增加,这就要求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以适应这一变化;同时,人们的交通习惯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4.全民参与性
交通文化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全民参与性。交通自有人类之日起,就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特别是交通日益发展的今天,交通文化的全民参与性更加明显和突出。
5.延续性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交通活动,这使交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延续性,也使交通成为流动和发展的文化体系。
(二)现实特征
交通文化的现实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外延扩展性。
传统意义上的交通主要指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河海船运交通和航空交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运载手段一目了然,运载内容清晰可见。这种可视性使得人们常常将交通的四大形式等同于交通的全部,以致形成思维定势。其实,根据交通的定义,交通的外延很广泛,很丰富,而且随时代的进步还处于不断扩展之中。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信息交通。信息交通习称“通信”,指运用一定传递手段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完全适合交通内涵的界定。信息交通的传递手段主要是通信设施,包括通信线路和通信枢纽,相当于实体交通设施中的通路和站点。但信息交通在内容和手段上的特性并不妨碍其作为交通系统一部分的性质,相反正是交通形式多样性的体现。信息交通的主要形式有:(1)有线电通信:以电线为信息传递通路,一般可细分为野战线路通信、架空明线通信和电缆通信。(2)无线电通信:利用无线电波传递各种信号,可细分为电台通信、接力通信、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和卫星通信。(3)激光通信:利用激光传输信息。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的通信称“光纤通信”,在大气空间传输的称“大气激光通信”。(4)运动通信:通过人的运动实现,包括徒步通信和骑乘通信。(5)简易信号通信:通过向空中发射简易信号实现,包括视角通信和听觉通信。
四、城市形象
(一)城市形象的定义
城市形象(City Identity Establish)系指一个城市的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前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包括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市容市貌、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社会秩序、政治廉洁、服务效能、生活质量、历史文明诸多方面,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个范畴。通过城市形象建设可以刻画城市个性,弘扬城市精神,传播城市文化,陶冶市民情操,使人们对该城市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增强与城市经济社会的情感联系,从而提高城市间的综合竞争力,达到繁荣城市经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3]
(二)现代城市形象所包含的内容
1.现代城市的精神形象
现代城市精神形象是一个特定城市的精神支柱。其内容是城市精神生活所提炼的理念信条;是城市发展哲学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历史风云和传统所凝聚的民风和市民精神的写照。如“实干兴沈、开拓图强”的沈阳精神,深圳的“拓荒牛精神”等,都体现了这些特定城市的精神形象。一个城市的精神形象如源泉,可以弥漫到城市的方方面面。[4]
2.现代城市的行为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的效应,既有个体的,也有群体的;既有生活的,也有职业的;既有百姓的,也有官员的。举手投足、言谈话语,都可能反映城市行为形象。许多城市制定的市民守则、文明公约、见义勇为倡议、邻里互助公约等,都是城市行为形象的内容。
3.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
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形象最直观的部分。建筑物景观、道路交通景观、商业景观、旅游景观、人文景观等,都可以成为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形象的特色基础。只要有一个或几个极富个性的视觉景观存在,即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一城市视觉形象的魅力。
4.现代城市的环境形象
城市环境形象是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山体、水体、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是否保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城市环境形象的有力依据。体现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生态环境,标志着城市的个性品位;人与人交往的和谐与情感的凝聚以及特色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发挥着精神文明的突出作用。
5.现代城市的政府形象
城市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它一方面体现着城市形象,另一方面还必须指导管理城市的形象建设。从市民的日常生活到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无不标志着政府工作的印记。建立健全各种法制、政务公开、勤劳廉政、工作高效、管理科学、服务优质、社会稳定等是政府形象文明的标志。
6.现代城市的经济形象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而城市显然是经济的中心。尤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的经济状况、经济类型、经济特征等都是城市形象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支柱。如“青岛啤酒”、“长春一汽”、“西安杨森”等,都为各自的城市形象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彩。[5]
五、交通文化对城市形象的整合作用
通过上面对交通文化和城市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交通文化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独特品质,成为城市形象整合的主角。
首先,交通文化融入整个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形象建设中的精神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环境形象、政府形象、经济形象都有交通文化参与,这是交通文化的全民参与性突出贡献。交通文化在城市诸多形象建设中的参与性,使城市形象建设各个方面都带有交通文化的特色。
其次,交通文化的地域性和目的性特征对城市形象的整体性和个性化的形成至关重要。交通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城市市民的素质和政府形象特征,它恰恰也是一个城市个性化的重要体现。交通文化的目的性使城市形象的各方面得以贯穿,从而使城市形象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交通文化的互动性使人直接参与到城市形象建设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使城市形象建设成为不断运动和前进着的整体。
第四,作为交通文化现实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的信息交通,对城市形象的整合作用更加明显。
历史发展到21世纪,信息革命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已经开始用“信息时代”来概括当代的特征,信息交通的地位随之如日中天。如同调整公路实体交通带来新气象一样,“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也引发了信息交通的大跃进,“信息高速公路”正是信息时代信息交通的标志。“信息高速公路”是将贮藏着大量信息的电脑互相联接而形成的网络。现代电脑,尤其是多媒体电脑能够将文、图、声、像、视等多媒体信息融为一体,进行统一处理。将不同的电脑进行联网,人们既可“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又可随时与全球各地的联网用户交谈、沟通。在这一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城市的形象通过政府的网站和城市市民的个体展现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城市的信息交通文化发展程度也代表了城市的科技实力、人力实力和城市文化发展程度。
六、结语
交通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交通文化。文化者,人化也。人类运用特有的心智,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变着世间万物的存在姿态,使自在世界充满“人气”,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文化过程。交通文化不仅仅对城市形象具有整合作用,本文提出交通文化的概念并做了一定程度的阐释,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以期使交通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