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与实际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程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社会主义大辞典》考证:“社会主义一词是由古拉丁文演变而来,原意是‘同伴’、‘善于社交’等。最早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尼迪克特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到19世纪20~30年代,欧文主义者和圣西门主义者才在报刊上使用‘社会主义’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称谓。到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已成为西欧盛行的新思潮。到70年代,西风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注:《社会主义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页。 )无论社会主义一词在哪种社会中出现,还是与“均等”、“公正”、“公平”等理想社会概念相类似的口号在哪种社会、哪个民族中被推崇,其本义、演义,都不可以与我们现在所称作的社会主义笼统地划等号。我们所界定的社会主义,是指对资本主义进行本质否定的社会主义。从历史关系上看,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只能是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大体上有四种表现形态:一是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社会主义理论,三是社会主义运动,四是社会主义制度。所谓社会主义思想,是指由于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不满意,以求得社会公平为思维主线希望得到理想改造而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识。这种社会主义思想形态,大多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的描绘。至于资本主义的弊病根源、如何消除这些弊病以及怎样建立和建设新社会,还只是一种思想酝酿。因此,社会主义思想形态是社会主义的舆论先导。所谓社会主义理论,是指社会主义思想成熟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学说,是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论证建立起来的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以及怎样代替、如何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学说体系。社会主义理论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化,同时又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指南。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又反过来,使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社会主义理论永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所谓社会主义运动,是指在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社会主义运动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检验,同时又使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所谓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在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运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体系。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继承和不断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建设运动和自身不断改革,逐步完善起来的开放型社会体系,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形态。社会主义的这四种表现形态,从历史的角度,可分为社会主义思想史(包括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制度史。从所代表的利益、运动方式和追求的目标来判断,又可分为若干社会主义思潮或流派。然而,使社会主义真正获得科学意义的是马克思主义者。
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以不可阻挡之势聚然兴起。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在西方基本取得统治地位。此时,工人阶级也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社会历史舞台。资本对工人敲骨吸髓般的剥削,使人们越来越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为了争取解放,工人阶级有组织的反抗运动风起云涌。出于各种不同认识和目的社会主义思潮也随之空前活跃起来。掩盖自己本质的各种冒牌社会主义也竞相登场。最具特点和连续性的空想社会主义,从16、17世纪的莫尔、闵采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维拉斯,18世纪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到19世纪初的三大社会主义空想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甚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布朗基、卡贝、德萨米、魏特林,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三大空想家,其理论的系统性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圣西门、傅立叶深受牛顿的影响,他们崇尚万有引力的和谐。圣西门经过多年苦心孤诣地设想,设计出一个以“实业制度”为标志的理想社会制度。这种新社会制度的宗旨就是“人民的幸福是社会组织的独一无二的目的”(注:《圣西门选集》上卷,第276页。)。实业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一,“应该坚持实行‘一切人都要劳动’”;第二,“必须坚持有计划地组织整个社会生产”;第三,“必须坚持尽可能完全平等”;第四,“必须坚持一切人都应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注:参见《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79~184页。)傅立叶在《四种运动》中,简述了他的世界运动观,认为了解了社会运动规律,就等于拿到了了解世界运动规律的钥匙。他自以为找到了独一无二的、永恒的和普遍的社会运动规律——“情欲引力”规律。他在对“文明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设想了改造社会的基本途径:“改造工作只要从一平方法里和1800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做起。”(注:《傅立叶选集》第3卷,第15页。 )以示范性试验向全世界指明改造社会的道路。他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以消灭城乡对立、工农差别为目标,把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法郎吉”设计得惟妙惟肖。欧文的共产主义“劳动公社”不但有祥尽的理论论证,而且他与他的信徒一起,离开英国,到美国花了18.4万美元在印第安纳州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进行改革计划的试验。此次试验失败后,回到英国的汉普郡继续试验,虽然又失败了,但是,欧文主义仍不失为社会主义开创性实践的历史意义。恩格斯评价说:“欧文不仅宣传了‘坚决的共产主义’而且在五年之中(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还在汉普郡的协和移民区实行了共产主义,那里的共产主义在坚决性方面可说是无与伦比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下同),第306页。)然而,共产主义不是单靠“坚决性”就能实现,“只有采用同生产力的现在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力本身才能保存和往前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306页。)。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之所以失败,其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当社会主义成为当时对劳动群众来说最具吸引力的目标的时候,连一度做了皇帝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鼓吹以“社会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结合”来“消灭贫穷”。(注:见《资本主义史1500~1980 》第132页。)而实质上,真正得益于资本主义的有产者,对社会主义怕得要死并恨之入骨。波拿巴的同母异父兄弟沙尔·莫尔尼给拿破仑的信中说:“社会主义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要做的唯一事情是打起你的行李,组织国内战争,请求哥萨克人来帮助我们。我在写这一句时发笑了,我想你的民族自豪感将会遭到伤害,但是请相信我,如果你仔细观察社会主义者的话,你会毫不犹豫地喜欢哥萨克人而不喜欢他了。我的爱国主义到此为止。”(注:见《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28~129页。)
当空想社会主义遭到失败、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混肴视听、工人阶级取得解放的革命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时候,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称其为科学,因为它的出现,并非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任意主观杜撰,而是社会经济、政治条件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在欧洲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注:《科学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年5月版(下同),第19页。)。同时,在这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例如,发生在法、英、德三国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也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社会政治条件。“科学社会主义正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这些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它是成熟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注:《科学社会主义》第19页。)这些客观条件加上创始人的主观努力(总结、研究实践资料,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思想,实现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在思想、理论、运动、目标等方面就有了全新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注:《科学社会主义》第10页。)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论证是完全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的。其立论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的不可克服的社会矛盾。其论证的理论逻辑,是资本主义为什么要灭亡,社会主义为什么能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样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后其自身如何发展,等等。
关于资本主义为什么要灭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明了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在这种历史观的支配下, 马克思又描述了人类社会的演变进程:“大体说来,亚西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马克思认为, 自有阶级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不断变革的政治动力,他指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弊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人类社会到了资本主义阶段,阶级对立呈现出新的特点,“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资本主义的出现确实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却越来越明显地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和压迫。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时指出:“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这样,“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资本主义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因此,“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3页。)此后,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做进一步研究,在《资本论》中得出更明确的结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注:《资本论》第1卷,第832页。)
看来,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呢?当然,“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页。)。这种新社会的因素,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这种新社会,就是在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而是“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现”。(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4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因此,作为从私有制根源上必然产生出来的阶级也就不复存在,继而,作为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工具的国家也就自动消亡,“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3页。)。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发展到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设想的那样:“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存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此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却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323页。)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一种美好社会怎样才能到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既得利益者,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无产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像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那样,只有通过革命才能砸掉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首先,“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接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很显然,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要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根本转变,必须经过紧密相联的三部曲:一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类型的国家政权;二是运用无产阶级政权对旧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是进行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当然,革命——改造——建设这三环,都有各自特定的前提条件。不具备一定条件的强行介入,只能会出现与事无补的夹生饭。关于革命的条件,列宁曾指出:“一切革命,尤其是二十世纪俄国三次革命所证实了的革命基本规律是:要举行革命,单是被剥削被压迫群众感到不能照旧生活下去而要求变革,还是不够的;要举行革命,还必须要剥削者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第2版(下同),第239页。)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按照《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目标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而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5年就指出:“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中以及到目前为止的各处的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第一次作为大工业所产生的结果表现出来;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在大工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72页。)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并没有具体祥尽地描述,但是在一般原则上,却有着直到现在仍起着普遍指导作用的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1~272页。)这里所说的两个“决裂”, 一方面是指同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实行彻底决裂,另一方面也揭示着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残余影响的彻底肃清。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明确提出:“显然,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这是很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事业。要完成这一事业,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必须克服小生产残余的反抗(往往是特别顽强特别难以克服的消极反抗),必须克服与这些残余相联系的巨大习惯势力和保守势力。”(注:《列宁选集》第4卷,第11页。)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条件。《共产党宣言》还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最关键的是适时实行工作中心转移,努力发展生产力。为此,提出了先进国家进行全面建设的10项措施。这些都应该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捍卫、继承者,正是按照以上条件和原则付诸实践的。
社会主义自从以美好的理想出现以来,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本质性飞跃,经历了从理论到运动的客观性发展,经历了从运动(夺取政权和社会主义改造)到制度的探索性实践。
作为建立新制度的第一次尝试,是仅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公社在9个方面进行了变革性实践:废除资产阶级常备军和旧警察、法院、 监狱,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力量和专政机关;用公社委员会取代资产阶级官僚机构;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以民主集中制代替资产阶级议会制,实行立法和行政的统一;实行政教分离;废除一切特权;发展生产;保障工人的正当权益;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虽然巴黎公社失败了,但是,“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5月版,第677页。)公社的失败告诉人们,当资本主义处在上升发展阶段时,力图通过某点有利时机的暴力革命来建立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全新社会制度,这在客观条件上仍属不成熟之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就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危机。1917年2月, 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接着又以继续革命的精神,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新纪元”(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8页。),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628页。),十月革命胜利后,又经过了三年的国内战争,又取得了反对国内外敌人武装进攻的胜利。到1920年底,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苏维埃俄国又开始进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同时,于1921年春,实行了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的新经济政策。1922年年底,各个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从1939年9月到1945年8月,爆发了历时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间,在苏联的不断努力下,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取得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从1944年到1949年,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东德、朝鲜、越南、中国,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加上原来的苏联和蒙古,出现了13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一般都经过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消灭封建势力,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两个历史阶段,虽然性质不同,但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是一个统一的不断革命的过程。前者是的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两个阶段任务的实现上,也存在着彼中有此此中有彼的现象。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在第一阶段里有的已经准备或进行,而第一阶段未彻底完成的任务,需要在第二阶段得到彻底解决。
历史走到20世纪最后10年的开始,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存在了6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了。同时,东欧的社会主义各国也纷纷放弃社会主义宗旨,似乎变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成员。当1956年苏共20大赫鲁晓夫借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之际,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时候,中苏两党发生了激烈的论战;当197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随后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有人指责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航向。这一切一切,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玩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错了呢,还是实践中出了问题?这些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随着历史的验证,终究会真相大白。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所走过的20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本国实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不囿于固定模式,是一条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在社会主义的实际进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教训也有经验。但有一个事实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到目前尚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而实际出现的社会主义都是来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这些国家不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是坚定地表明,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抓住历史所提供给的有利机会,领导人民大众首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并运用人民革命的威力创造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现在所谈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以后(当然是排除其他干涉站稳脚跟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就不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里找到现成答案,也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般设想,不顾实际地生搬硬套。社会主义的起点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阶段。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社会主义的逻辑进程与实际进程出现了很大的差距(图示),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起点上的社会主义,其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内容、任务以及过渡时期所需要的时间,与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同的。起跑线不同,也不能主观地要求同样到达某一特定的赛点。
图示 处在不同起点上的社会主义进程示意图
标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