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陈红, 桂守才

浅谈现代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陈红, 桂守才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升高,文化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从而使少年儿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身体发育早龄化,据研究60%的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前后就进入青春期;社会经验比以往学生更加宽阔、更加深(或者说现在的少年儿童比十年以前的同龄孩子所知道的要多几倍或者十几倍),但青春期又是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对现代青春期少年心理进行了内涵的阐述,并对如何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青春期少年;心理教育;健康教育

从几所小学调查中发现:其一、有的学生对于青春期有关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是“无知”,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卫生保健,甚至心理上也出现很大的“波动”,造成思想压力大、情绪低落、成绩大幅度的下降等各种不利的因素。其二、现在小学生也存在“早恋”的现象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而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早恋”的内涵或者说起概念等等根本一无所知,所以这种现象也可称之为“幼稚”,但这种现象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其后果往往是不好控制的。

青春期(俗称过渡年龄期)是指从生殖器官由幼稚向成熟过渡的阶段,这是它生物学的基础。就个体而言,这一时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个性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它不仅要求身体发育成熟,而且要求掌握知识、技能,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和担负起社会责任。青春期阶段的学生们内心深处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的情感体验:喜悦与烦恼,开朗与沉默、社交与孤独、大胆与怯懦等相互矛盾的倾向。他们逐渐地认识自我,并对周围的一切十分感兴趣,乐于评价和介入成人行列,意识上想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出现“心理上断乳”现象。这种现象如果处理不恰当就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安,产生情绪上的波动和混乱,从而困扰青少年的发展。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掌握这种变化的实质,青少年就会陷入烦恼、困惑、焦虑、冷淡等不安的情绪中,他们不仅对外界,就是对自己也会采取“否定”的态度。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暴风骤雨,疾风如涛的时期,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大为不同,是人生的“危险期”,因此,我们应注意观察学生情感上细微变化,重视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一、何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能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有良好的适应能力。2、有丰富、积极而安定的情绪,对别人的情绪能给予良好的反应。3、有自制力,能经受挫折,战胜自身和外部的各种困难。4、有稳定的兴趣和求知审美,社会交往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有自信心、善于与人相处、乐于助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青春期心理特征

因为青春期生理上的巨大变化,青少年在思想上往往难以承受,所以伴随许多心理上的变化。具体体现在:

第一、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第二、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第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第四、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

调的情感世界。

三、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青春期特有的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焦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甚至自杀、犯罪等问题。如不及时正确教育、引导、疏理,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结合本校学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学校应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教育。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阶段性地进行

青春期的心理、性道德观念教育,男女生之间友谊和爱情、法制观念、科学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开展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参观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展览等主题活动,请公安、劳教部分的同志给学生讲有关法制的知识,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和防止青少年犯罪。

2、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杜绝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分析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自强自主的能力。

3、细心观察,对学生的异常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切记不要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减少产生不良心理的环境因素,消除心理冲突,培养学生的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70

[2]张承芬,孙维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3]沃建中.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科学出版社,2000.

[4]张瑜.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教育(行政),2011年03期

作者简介:陈红,女,安师大在职研究生,皖北卫生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工作;桂守才,男,安师大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论文作者:陈红, 桂守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浅谈现代青春期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陈红, 桂守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