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一矿职工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组(n=30),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胺碘酮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6.7%(23/30)(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血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率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130-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老龄化情况的逐步严重情况下,高龄人群中心肌梗死情况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在120次/min以上,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1]。临床治疗中采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该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60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均知情同意;在原发病类型方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高血压疾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心肌炎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不明原因快速型心律失常4例。将1周内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碘过敏史、束支的传导阻滞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排除在外。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11.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11.3)岁。两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支持性抢救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兰(无锡市第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538)静脉推注,首剂量0.4mg静脉推注,15min内推注完毕;如若心律控制不满意,首剂量推完后30min追加推注0.4mg;仍无效者再次给予0.2mg静脉推注,总剂量不应超过1.0mg。
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静脉推注,首剂量为150mg,10min推注完毕;然后选用1.0mg/min微量泵维持注射;如心律复转效果不满意,可在首剂量应用30min后追加二次计量150mg,24h总用量不应超过900mg。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平表示显效;心律失常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血压及心率水平趋于正常表示有效;临床症状无显著改善,且病情具有加重趋势表示无效[2]。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将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指标,并统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比较
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治疗前后心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胺碘酮治疗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常规治疗组患者中显效7例,有效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23/30)。胺碘酮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
3.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数目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及饮食习惯不断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着较大的威胁,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其生理、病理改变程度存在着差异性,轻度患者存在肺部淤血,严重的将会出现严重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合并产生一些并发症,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患者顺利通过治疗。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胺碘酮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说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胺碘酮治疗较常规治疗更能有效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胺碘酮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任春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32):31-32.
[2]钟声宇.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9):131-132.
[3]王秀珍.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52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110-111.
论文作者:唐海英,胡寒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率论文; 两组论文; 收缩压论文; 血压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