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根深干壮、枝繁叶茂——树式共生课堂结构介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枝繁叶茂论文,课堂论文,语文课堂论文,结构论文,根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呢?我概括为:“一个点,一条线,多层次,求共生。”用一个比喻说明,就是精选一粒种子,长成一根主干,伸开几根分枝,长出片片绿叶。
一粒种子,就是我在教学逻辑中所说的逻辑起点,也就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指向;一根主干,就是由逻辑起点延伸出去的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几根分枝,既指主要教学环节的不同层次,也指在紧扣围绕教学起点、突出教学主线的同时,不拘泥于“点”和“线”,根据具体教学情景和教学需要“旁逸斜出”的“节外生枝”;片片绿叶,是指无论是主干还是分枝,都必须追求鲜活的教学生成和教学细节。
在这个结构之中,“种子”和“主干”更多的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预设,“分枝”和“叶子”则更多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但教师必须对这些“枝叶”进行教学现场的及时“人工选择”和“修剪”,以使课堂教学既内容集中、主线突出,又能形成最大的教学空间,具有活力和张力。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介绍树式共生课堂结构的教学操作要领。
一、精心选点——筛选一颗好种子
一般来说,这个点越明确、具体、集中,效果会越好。我们有些课堂,结构散漫,内容不集中,就是由于教师并不知道自己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也有的大体知道,但却含混不清。
这个点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应该是语文课程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个性特点的统一。只有着眼于这几个方面的结合,明确教学内容,这个“点”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教学才会有充满活力的共生共长的教学情景。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我把理解“男子汉精神”和这篇文章小标题的结构特点结合为教学的“点”;教学《孔乙己》,我把对人物的理解和学习共生式阅读的方法结合为教学的“点”;教学《阿房宫赋》,我把理解文本内容和欣赏“赋”体文章的表现手法结合为教学的“点”;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我把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和学会通过不同注释、版本的比较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结合为教学的“点”。如果说这些案例的教学比较成功,明确、具体、集中而又把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这个点还应该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的教学需要之间的统一。这些点不是来自教学参考书,也不是来自教师的主观想象,更不是来自什么复习资料;而是来自学生,来自具体班级的具体学生的具体问题。阅读教学,要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针对学生的问题,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学共生。有了教师自身的教学需要,教师才能活教;有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才会有学生的活学。两个需要的互相激活,就是共生共长的教学境界。
就具体的内容而言,这个“点”有多样的选择。可以是一个知识点,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一个语言点,或一个学习方法。运用其妙,存乎一心。教学欧阳修的《秋声赋》,有的教师抓住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组织全文的教学,有的教师抓住文章中的感叹句组织教学;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有的教师抓住节选部分出现次数最多的 “忙”和“笑”进行教学,有的教师抓住宝黛爱情(爱的前世之缘,爱的特别表达,爱的必然结局)进行教学,这都是精心选择了教学内容的成功案例。
二、分层连线——长成一棵粗壮的大树
选择了一个理想的“点”,即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指向之后,就要采用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学主线清晰而丰满,使这颗优良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长成一棵粗壮的大树。
首先是要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
一位教师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诗歌的诵读作为教学的“点”,通过诵读逐层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认识诗歌的抒情手段和效果。教学主要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初读,读得准确;再读,读懂大意;三读,读出疑问;赏读,读出魅力。以读为点,以读为线,通过读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教学散文《我心归去》,由题目切入,以“研习文本内涵”为点,其教学的核心问题是:1.归向哪里?(故乡)故乡是什么样的故乡?(贫穷落后)2.从何处归去?(生活的法国)什么样的处境?(生活极为优裕)3.为什么要归去?4.“我是什么样的心”?故乡在作者心中是什么?5.你心中的故乡是什么?6.何以无人心不归故乡?
这两位教师的教学都能紧紧扣住一个点,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层层深入地展开。有着这样的分层推进,一条教学的主线就已经形成。
其次是开展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
教学《孔乙己》,我紧扣“人物的理解和共生式阅读方法的学习”这个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抓住“手”初步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再根据具体情节让学生展开合理的阅读想象,补充关于手的描写;然后再展开想象突出手的细节,描写孔乙己死的场景,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整个教学以“手”为切入点,以描写想象作为主要欣赏活动形式,通过研习文本、展开想象、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使主线突出,层次清楚。
再次是开展多个角度的教学活动。
仅仅分层次推进,大多还是一个角度的展开,为了使教学丰满,主线突出,还可以在分层次的同时,多角度地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学《阿房宫赋》这篇课文,抓住“理解文本内容和欣赏赋体文章的表现手法”这个“点”,我采用了质疑讨论、填空压缩短文、比较不同结尾、用三个词归纳文章脉络和主旨等学习活动,从语言理解、表现手法、文章主旨、结构特点等不同角度深入理解和欣赏文章;教学《谏太宗十思疏》,我通过注释比较、文本比较、对比诵读、语言整合等多种方法,从文字理解、结构分析、主旨领会和语言积累等多个角度学习课文。
三、追求共生——让大树枝繁叶茂
很早就有人提出过“语文知识树”的说法。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的树和他的树是不同的。一方面,我这里主要用来比喻课堂的教学结构,而不是整个语文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我特别强调这是一棵师生共生的大树,是一棵有生命的树。当然要使这棵树枝叶繁茂,关键就是要形成教学中的共生。
首先是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
阅读教学要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这一点在拙作《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8期)中已有论述。这里再举一个写作的例子加以说明。
大家都知道,目前的作文教学问题很多,效果很差,原因自然很多,其中没有达成教学的共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教师自己对写作没有原生的直接体验;另一方面是不关注学生的原初体验,一切都从已经僵化的知识出发。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力图改善这样的状况。不久前,我教了一节教学内容为“议论文要中心观点明确”的作文评讲课。尽管经过两次作文训练,学生认识上已经明确了这个概念,甚至在文章的形式上也知道怎么表达,但从学生的习作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真正拥有这个能力。这一节评讲课,主要有三个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在互动讨论中甚至是辩论中发现习作比较隐秘的中心观点不明确的问题(因为文章题目就是论点,而且多处反复点题);二是通过作者和读者的互动,理解文章具体材料的性质及其实际的论证效果,以及它们和原定中心观点之间的距离;三是对习作进行既立足原定中心,又假定新的立论角度的多元修改。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加强学生对观点明确这一写作知识的深层理解;第二个环节是例文解构,分析问题;第三个环节是重新建构,立足写的指导和训练。力求做到知识传授和写作实践结合,评改讨论和修改思考结合;做到紧紧围绕既定的“教什么”展开,一节课都围绕这个“点”进行教学。无论是整体的教学安排,还是具体的三个环节,都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都激活了学生的现场生成,所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是要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共生。
能否形成共生情景,是和谐共生教学法和树式共生课堂结构成功与否的关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总结提出了“和谐共生教学法”和“树式共生课堂结构”这样的命题,归纳出这样的教学方法,但并非我一人才有这样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案例,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师生共生的例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但现在受到了破坏,我们要珍惜爱护我们的地球。支老师的教学思路为:1.解题;2.朗读、默读课文,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时猜一猜过一会儿老师会问什么问题;3.交流学生猜想的问题;4.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滋味是酸甜苦辣中的哪一种;5.要求学生针对课文五个段落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6.自荐或者推荐十名同学依段落分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抒情的句子;7.老师对这个句子稍加增删调整,修改为一段抒情散文。支老师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始终有着强烈的共生意识,都是十分成功的共生情景。尤其是最后三个环节,师生共生极为精彩。
教学共生,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的师生共生。而要形成师生共生的教学情景,前提条件是教师自己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原生的感受和理解。这一点在上文和拙作《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和谐共生教学法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第5期)中多有论述,不再重复。
另外,要使课堂枝繁叶茂,还要善于随机交叉穿插,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机智,善于处理教学的细节。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在紧紧抓住教学“点”的教学内容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即穿插品味了标题中“我们”一词和开头部分“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最后一段“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比任何艺术还要艺术”等句子的含义。既不影响主线的教学,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为主干和枝干增添了绿叶。
一般来说,树式共生课堂结构,是一个点一条线(我们称之为单株结构),但也并不完全否定两个点两条线的结构(我们称之为双株结构),甚至也有可能是多个点多条线的结构形式(我们称之为多株结构)。这样的结构,其教学操作的基本原理和一个点一条线的单株结构并没有本质不同。只是必须处理好双线之间乃至多线之间的关系,务求主次分明,互相补充,互相照应;而不能主次不明,互相干扰。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签:共生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