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两年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每年抽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2015年筛选的患者为对照组,我院自2016年初开展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对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满意度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2015 to 2016,two years of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each selected 80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the 2015 screening of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our hospital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6 to carry out operation room nursing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ntrol activities.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qu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was 96.25%,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83.75%,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Operation room;high quality nursing;satisfaction degree
手术室是医院中承担着挽救患者生命重任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也体现着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更加重要的是,手术室护理直接影响手术顺利与否及手术治疗效果,与患者生命安全与预后密切相关[1]。随着医疗体系与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理服务模式也需作出完善,以适宜医生、患者等多方面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特研究分析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两年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每年抽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对我院2015年、2016年两年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每年抽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③患者无严重精神、意识障碍。
2015年筛选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5±6.3)岁。
2016年筛选的患者为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2.7±5.8)岁。收集两组患者的病情、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我院自2016年初开展手术室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成立优质护理小组,负责调查手术室相关风险因素,问询以往患者诉求,总结护理经验,完善护理细节,制定符合我院情况的优质护理实施计划。①将患者的感受与需求列在考虑范围,对手术室服务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进行优化,注重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②术前将患者自身情况、病情特点、手术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同时手术室的巡回护士应到病房探视患者,避免患者对护理人员存在陌生感。探视时要求护理人员穿着统一、端庄、整洁,语言温馨得体,利于良好沟通基础的建立;探视内容主要在于安慰、鼓励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并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手术时间、手术流程及配合要点,对患者及家属产生的疑问耐心、详细解答,帮助患者消除顾虑;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意义与安全性,可以讲述以往手术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注意探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患者休息。③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提前进入手术室,将手术室温湿度调节适宜,备齐手术相关药品、器械,检查所需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可以为患者准备轻缓的背景音乐,利于帮助患者在实施过程中转移注意力,放松身体;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并由访视过患者的护士为其讲述手术室环境,介绍人员配备,说明麻醉方法与注意事项,告知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麻醉处理时,护理人员应一直陪同在患者左右,并给予一定心理支持,麻醉完成以轻柔动作协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在将施术部位固定妥当,以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身体暴露为原则,为患者提供输液加温装置,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术中执行各项操作都应保持动作娴熟、轻柔,避免声响过大造成患者恐慌;若患者为局部麻醉,术中护理人员应重视通过观察面部表情,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眼神、表情、轻抚肢体等形式对患者表达关怀,隔一段时间便将手术的进程告知患者,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手术全程密切注意患者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此外,还应做好手术室外患者家属的情绪安抚工作;手术完成后配合医生仔细清点手术用品,为患者包扎伤口,清理身体,穿好衣服。④患者送回病房后,告知手术顺利完成,简单叙述手术情况,告知家属麻醉效果未退时护理要点;做好与病房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根据患者手术性质、施术情况制定随访计划。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3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对患者的质量以及医院整体水平的体现具有积极的意义[2]。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重视每一处细节,在手术室环境,人文关怀,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达到提高患者配合度及手术效率的作用,保障手术顺利完成[3]。
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主要目标在于实际工作的落实与监督作用,合理的分配护理资源,并根据实际工作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更适用其实际的操作中。积极调动护理人员的热情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利于工作的开展,提高服务质量[4]。转变护理人员以往被动的护理工作的开展,加强主动参与的意识,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从内心意愿为患者服务。加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犀利护理,与患者积极的沟通,缓解压抑的气氛,简单介绍环境,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等情绪;做好患者的保温、遮挡工作,避免患者尴尬;同时做好手术过程中的全程监测,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5]。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7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对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素娟.优质服务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1758-1769.
[2]杨梅.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和护理安全管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10):126-127.
[3]陈霞.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的实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6):4893-4894.
[4]王华,江敏琼.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06:554-555.
[5]志芳.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1):1225—1226.
论文作者:梁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室论文; 手术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