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手工合作形式的研究论文_傅佳洁

摘要:笔者认为手工合作学习是指幼儿在手工活动中为了达到同一目标,相互协商、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目前,幼儿园开展手工活动较少采用合作的形式进行,部分采用手工合作形式也都是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忽略了其他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合作学习的形式过于简单地理解与运用。交替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以丰富幼儿的合作经验,使幼儿们掌握更多学习方法,激发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幼儿手指小肌肉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形式,合作能力,手工活动

本文关于大班幼儿合作形式的研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观察和访谈,对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进行量化分析的同时也进行案例分析,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合作形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本文通过对一个大班幼儿开展的实践活动来探讨幼儿不同合作形式的特点,使幼儿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哪一种形式的合作更适合幼儿的合作学习的开展,影响幼儿合作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概念的解释与界定

1.3.1合作形式

合作形式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同伴之间的互相合作学习(如课堂中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课余时间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等)。小组合作学习是(如学习活动中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过程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学习等)。[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西北师范大学,2004,8.]

1.3.2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通常是指与人共同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合作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丁菁,《论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0,9.]

李裴裴(2009)认为合作能力是合作意识、相关知识、合作技能、合作品质的总和,是为了共同目标合作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行为中所蕴藏的个性心理特征。[佛奥斯坦、费尔普斯(美),《教师新概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合作能力是有两个人及以上的成员组成的团队,在团队中每个成员既要有个人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合作协调能力,在不同的位置上发挥不同的能力。[孙晓娟,合作能力-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能力[J],科技资讯,2006,9:146]

综上,笔者认为合作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学习或社会关系中为了追求共同的目标,享受共同活动带来的快乐,或者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行动的能量。

1.3.3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某人根据某一方面的功能和需求,借助手的技能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作品的活动。狭义上手工活动作为特定的教育用语,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通过制作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活动。” [朱家雄,学前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2]

幼儿手工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的用双手或操作简单的工具,对具有可塑性的各种形态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许鸿、陈蓉辉,幼儿艺术教育[M],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2]

综上所述,对于手工活动的定义,学者们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是都涉及到了手工活动的三个基本元素:手、材料、造型活动。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是以手作为媒介来开展的造型艺术活动,根据材料的不同,以幼儿的审美情趣为基础,通过手工操作活动的形式看展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此实现对幼儿手脑协调发展的训练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1]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的确定

2.1.1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

该班在美工活动中经常会开展手工制作活动,教师、家长都比较重视幼儿的手工能力。笔者是该班的班主任老师,对该班的幼儿有着较深入的了解,更便于进行实践研究。

选择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大班的幼儿在经过前两年与同伴的交流互动,积累了一定的合作经验,有着相对较强的合作能力。故笔者选择对该班的幼儿进行实践研究。

2.1.2研究对象的基本依据:

为了保证本次研究幼儿前后的合作能力在同一水平阶段,为了本次研究的客观性,在两周内于本班开展四种不同合作形式的手工活动,从而进行研究。

2.2研究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笔者发现研究者们都聚焦在中小学合作的研究,相关幼儿手工合作、合作形式的文献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着手工活动中的合作形式展开实践研究,通过组织幼儿进行四次不同合作形式的手工活动来比较在这四次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注意力、积极性、作品特点等各各方面的变化,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次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分别为:《花门帘》,由全部幼儿一起合作;《城市花园》,分小组一起制作城市花园,再将三组作品合成一个大城市花园;《宝塔》,将幼儿分成三组,幼儿独立制作小亭子,最后每组幼儿分别将各自的亭子连接变成宝塔;《圆形变形记》,教师不组织合作,幼儿自主制作。

2.3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本研究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实践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三种研究方法。实践法与观察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则作为辅助研究方法。

2.3.1实践法

实践法是本次研究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笔者根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了5~6岁《学习活动》以及《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相关美术领域的要求与内容,设计、准备了四次不同的合作形式的手工学习活动。笔者在两周内在大一班分别开展四种不同合作形式的手工学习活动,从而来比较分析这四种不同的合作形式。

2.3.2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是本次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次研究采用的观察法是自然观察法,通过观察、录音、视频等获得详细、可靠的资料来记录幼儿当堂行为表现,进而对幼儿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方法。在具体的观察的过程中笔者还运用了事件取样法,观察了解整个课堂的情境、氛围、孩子的表情、语言与事件之间的发生与发展。

2.3.3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是一种研究性访谈。[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6.] 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师会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来组织幼儿开展手工合作活动;幼儿在不同合作形式中的合作行为、合作能力;幼儿的语言、情绪、作品特点等一些大致的情况;教师对幼儿在手工合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建议和意见。访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访谈的内容指向关键性问题,能了解教师对组织手工合作活动的想法和建构意见。

为了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细微的了解,为了可以比较完整地、相对准确地回答笔者研究的问题,本次访谈,笔者选择被研究班的教师,以及教研组长等有着丰富资历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合作形式中幼儿表现情况分析

合作中幼儿的表现是指幼儿在与同伴儿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及共同的利益与同伴儿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协商、让步的行为。《花门帘》、《城市花园》、《宝塔》、《圆形变形记》这四个活动,笔者分别是以全员一起合作、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再次合作、独立制作作品再合作将作品合成、幼儿独立制作,不要求合作下出现的互助,四种不同合作形式开展实践。(教案见附录一)

3.1.1幼儿的合作次数

笔者在这四次手工合作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在四种不同的合作形式中的合作次数有着明显不同。

活动1

在制作《城市花园》的过程中,幼儿自由分成三组,每组六人。每组分发不同数量的手工纸,一卷双面胶、两只固体胶、两把剪刀。笔者分别选取了三组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开始、中间、结尾部分的三段对话,从幼儿的对话中可以发现幼儿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互相合作的状态。三组幼儿都能相互协商,互相让步,整个手工活动的过程与同伴儿之间的合作非常频繁。例如:耐心地等待胶水、轮流使用剪刀、共同商量还能做哪些东西等。

活动中,尽管第二组的手工制作能力与其他两组相比相对较弱,但是他们也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合作状态,共同商量制作他们的城市花园。在最后活动延伸的环节,各小组的幼儿也都积极地将他们的城市花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城市花园。

活动2

《花门帘》这一活动是以全体幼儿一起合作的形式开展的。

笔者在桌子的中间放置了固体胶与彩色的手揉纸,在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幼儿人手一份。笔者观察发现幼儿并没有一拥而上进行争抢,几乎所有的幼儿在拿取材料时都有观察身边同伴儿手中材料的情况,按照实际的需求来拿取材料。另外,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身旁的小伙伴儿不能帮助解决时他们会向周围的幼儿寻求帮助。例如:他们发现手揉纸非常的牢固,就算是力气很大的男孩子也不能扯开时,一位幼儿拿来了5把剪刀,并且均匀地发给了幼儿。

幼儿在整个制作活动的过程中共同探索,互帮互助,合作过程非常的顺利,合作贯穿着着整个活动的开展。

活动3

《宝塔》的制作过程中,笔者将活动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幼儿单独制作,后半部分是小组合作。笔者发现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都集中在后面的合作部分,前半部分有的小组偶尔出现合作行为。在前半部分的手工活动中,幼儿将精力都集中放在了自己手中的手工作品上,很少关注到身边的同伴儿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观察到只有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两位幼儿,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暂放来帮助组员。在后半部分的过程中,三组幼儿都能主动合作,遇到小亭子拼接不上的地方都会积极出手相助。

总体而言,在这样的一个合作形式下,相比较活动1和活动2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合作次数相对较少。

活动4

《圆形变形记》的活动笔者没有特意安排合作的环节,而是让幼儿们自由选择位置入座,人手一份材料单独将圆形变形。

琪琪:“悦悦,你剪的太细了,待会儿不好贴的。”

悦悦看了看周围的小伙伴儿们剪的纸条说:“哦,那我剪的粗一点。”

琪琪:“悦悦,我做好了,我来能帮你吧。”

悦悦:“好的,你来帮我撕一下双面胶吧,我撕不掉。”

琪琪:“好的。我给我的太阳上画了个笑脸。”

从上述情景中可以看出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会主动关心身边同伴儿制作的情况,给对方提出建议、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尽管教师没有安排合作的环节,但这一过程中各个小组也都出现了较多的合作行为。因此,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的次数虽然比活动1、活动2少,但是多于活动3的前半部分,并且与活动3的后半部分相比不相上下。

3.1.2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在四种不同合作形式的手工活动中幼儿合作的积极性有着些许差距。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合作的积极行性与整个手工合作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作的氛围越好,幼儿合作的积极性就越高。

活动1:

浩浩:“我剪了一栋很高的大楼,帅吧。我不好粘,能不能帮帮我。”

肉肉:“ 你先贴这一边,我帮你把这边按着。”(凡凡也在一旁协助他)

冰冰:“我做了辆消防车,红色的。”

凡凡:“那我再来做辆公交车吧。”

冰冰:“你做好了,贴在我的旁边。”

妍妍:“我做了很多小花。”

催催:“那我来撕点叶子,黏在花的下面。”

我们可以对话中看出,幼儿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氛围活跃,交流很多。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积极动脑、乐于动手操作、能够接二连三的迸发出不同的想法和创意,并且非常乐意与他人一起合作,接受他人的建议。

然而,幼儿在活动2中幼儿可以交流、商量的对象比活动1多,因此,幼儿有更加多的空间和机会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诸于实际的行动,从而得到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感,自然幼儿会非常喜欢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去。

相比活动1与活动2而言,活动3与活动4中幼儿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幼儿在单独制作的过程中,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手中的任务上,与身边的同伴儿几乎没有较多的合作交流,整个活动的氛围比较平淡,幼儿们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并不高。

3.1.3幼儿的注意力

笔者观察发现,幼儿们在活动1和活动2中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会非常仔细地研究着步骤图及手中的每一样材料的使用方法。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都会请求老师帮忙,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非常专注。然而在活动3与活动4的合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大家兴致盎然投入到制作中时,会有部分幼儿摸摸椅子、玩玩衣服,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提醒才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现象在同一个幼儿的身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像这样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会交替出现在不同幼儿的身上。

3.2不同合作形式中幼儿的作品分析

3.2.1颜色

由于每个幼儿对于喜色的喜好不同,对于不同的物体的颜色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因此不同小组幼儿合作出来的作品颜色是不同的。从活动1的三组幼儿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花的颜色的选择是不一样的,C小组选择用红颜色来做花,A小组选择用粉颜色来做花。另外,A小组用了红色来做太阳,而B小组则了橘色。从活动2幼儿的作品也可以看到,幼儿选择的手工纸的颜色各不相同,幼儿拼成的作品的颜色层次也有着较大差别。

3.2.2内容

在活动1、活动2和活动3,三种形式的手工合作中,幼儿最后呈现的作品的内容较为丰富。全员一起合作,小组合作,先单独制作再合作的形式中幼儿的作品相对活动4互助式合作幼儿们的作品而言,前三个形式中幼儿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这三种合作形式下的作品融合多个幼儿不同的想法,是大家共同的成果。比如:城市花园中,幼儿一起制作了高楼、花草树木、汽车、桥梁、河流、彩虹等;制作花门帘时,幼儿有的制作了桃花、有的制作了迎春花、有的幼儿还剪了树叶等,作品内容非常丰富。而活动4中幼儿的作品由幼儿独立完成,只有幼儿一个人的想法,所以内容相比较而言较为单一。

3.2.3操作的熟练性

幼儿在不同的手工合作形式的操作过程中,幼儿对操作过程的熟练程度不同。笔者观察发现幼儿在小组合作与互助式合作中的操作过程较为顺利,可以看出幼儿对这两种合作形式中操作流程较为熟练。而全员一起合作,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以及变量较多,运到问题幼儿容易手忙脚乱不知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3.3不同合作形式下教师表现

3.3.1活动纪律

不同的活动形式,对幼儿的活动纪律有着不同的要求,良好的纪律是活动良好开展的基石。在四种不同的合作形式中,全员一起合作、小组合作再合作在纪律方面对幼儿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在活动1与活动2开展之前对纪律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需强调活动纪律。在活动2的过程中,因为全员合作,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在讨论商量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一致,幼儿的交流、争执会更加多一些,随意走动的现象也较多,会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会多次的去提醒幼儿的纪律。活动3、活动4中,幼儿整体的纪律较好,活动开展前教师并没有着重强调纪律问题,只是稍加提醒。

3.3.2指导方法

幼儿参与到合作中可以使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技能等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然而,每一种不同的合作形式的活动中幼儿的操作内容和过程是不同的,为了让幼儿的合作可以更加顺利,教师在活动1和活动2更注重提醒共用材料、工具的规则,而活动3更强调幼儿操作的顺序。另外,教师在活动1与活动2这两个活动的过程中会适当的参与到幼儿的讨论中询问每组幼儿任务分配的情况,若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小组中有成员没有分配到任务)便会引导幼儿进行修改。而在活动3和活动4的过程中,教师不参与幼儿的讨论,仅仅在幼儿最后合作环节,当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建议。

3.3.3环境的布置

活动时的环境对活动的组织开展非常重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活动的质量。不同的合作形式对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在活动2,全体幼儿一起活动的活动之前,将班级的桌子全部拼在一起,确保所有幼儿都能在同一张桌子上进行手工合作活动。另外,教师需确保活动中每一位幼儿有着足够的空间可以走动取材;活动1与活动3开展之前,教师将桌子两两拼在一起,形成并列的三个小组,小组之间空出适当的距离;而活动4为了与合作形式相呼应,教师则是将桌子随意摆放。

3.4教师访谈

通过访谈发现,教师们对合作学习都有着一定的认识与见解,大家都一致认为合作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开展合作学习有助于提升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帮助幼儿积累合作经验,培养合作的能力。在手工活动中,教师们较少采用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大部分教师认为手工活动中更适合的合作形式是两两合作或者小组合作,这样更便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3.5本章小结

从上诉的观察记录中,笔者发现不同形式的手工合作中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表现以及幼儿最后呈现的作品的特点是不同的。无论是幼儿在合作中的情绪、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合作的次数、合作持续的时间、作品的特点等。

幼儿在全班一起合作的合作形式中交流的对象、合作的机会较多。另外,合作中由于人数较多,观点不易统一,幼儿在这过程的协商能力得到了较大发展。两种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中幼儿的合作氛围热烈,小组合作再合作的合作形式下幼儿的作品非常完整,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造型准确。单独制作再合作的合作形式下幼儿的合作井然有序,作品也非常完整。

显然,每一种不同的合作形式都有着其各自的优缺点,幼儿在这几种合作形式下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交往沟通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4.研究结果

4.1在不同合作形式中幼儿各方面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笔者根据不同的合作形式依次组织幼儿开展了四种不同形式的手工合作活动,通过对幼儿在四种合作形式中表现的观察发现,在不同的合作形式中幼儿活动时的情绪、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幼儿在全员一起合作及小组合作再合作的形式下的合作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合作的次数较多,而幼儿在互助式合作以及先单独制作再合作形式中幼儿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相对较高。

4.2在不同合作形式中幼儿呈现的作品有着明显差别

除了在不同合作形式中幼儿不同的表现以外,幼儿在不同合作形式中呈现的作品特点也有差别。笔者认为全员一起合作以及两种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中幼儿作品的内容比较丰富,不管是从颜色、物体大小、东西的变化都比较多,整体而言作品的完整性较高。而互助式合作中幼儿的作品相对而言较为单一,但是作品的风格非常明确。

4.3教师在不同合作形式中的指导表现不同

由于合作形式的不同,幼儿在不同合作形式下开展活动的流程有着较大的区别,不同合作形式的合作的开展对活动也有着不同的环境要求。因此,教师在不同的形式中在这两方面的准备和引导是不一样的。全员一起合作要满足全体幼儿可以在同一个桌子进行合作,需要足够大的空间确保幼儿共同合作的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则是按小组安排好桌子进;互助合作的合作形式对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教师将桌椅随意排放即可。另外,全员一起合作、小组合作相对人数较多,而材料、工具有限,教师在过程中会着重引导幼儿材料、工具的分配及使用时间。互助式合作的合作形式中教师不参与幼儿的讨论,仅仅在最后合作的过程中为遇到困难的幼儿给予相应的帮助。

5.研究建议

5.1多种合作形式交替运用

在大班的教学中,美工活动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机会确实是较少,然而在较小的机会下在班级中开展的合作学习活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这种基本的、有着特殊效果的小组合作学习被推广到了所有课堂的教学中去,广大教师也因此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教学任务,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太过于单一。通过开展四种不同的合作形式的研究发现,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幼儿在其中的体验和成长是不一致的,对幼儿的合作、交流、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都有着不同的发展。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中运用的合作方式应尽量多多转变,让幼儿在不同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合作,学会合作,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5.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幼儿的合作形式

笔者认为每一种合作形式都有着独到之处,没有好坏之分,用的好就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幼儿在活动中的就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作为教师在选择合作形式时,不仅要有明确的意识而且还要了解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本质。此外,还需考虑班级幼儿的手工能力以及幼儿整体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其次,应结合手工学习活动具体的活动材料、过程的设计、情节的安排、环境是否允许;最后,明确活动的目标和重点。结合以上这几点来选择开展手工合作活动的合作形式,通过考量多方面的因素,选出最适用的合作形式来开展手工合作学习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婷婷.论幼儿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及指导策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0卷第12期.2007年

[2]王鉴.西北师大学,《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2004年8月

[3]丁普.《轮喝醉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0卷第3期:2000

年9月

[4]佛奥斯坦、费尔普斯(美):《教师新概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5

[5]孙晓娟.合作能力-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关键能力[J].科技资讯.2006.6

[6]朱家雄.学前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7]许鸿、陈蓉辉.幼儿艺术教育[M].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2

[8]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01

[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

论文作者:傅佳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20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大班幼儿手工合作形式的研究论文_傅佳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