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_文学论文

重新审视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_文学论文

重新审视下水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新审视论文,作用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却普遍感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实属不易,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态度是恐惧和厌恶,甚至有学生认为老师所作的理论指导根本对写作起不了作用。针对这种现状,十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实践让学生“快乐”作文,并且坚持边指导、边示范,引导学生积极写作。2004-2011年我的学生有30多篇习作分别被《语文报》《快乐作文》《作文成功之路》《少年文艺》等报刊录用。去年我班又搞了“小小文学家”作品选登,汇编了优秀学生作文20多篇。这些成绩的取得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给我启发最深的一点是:教师多写“下水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动笔,或是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叶圣陶.“教师下水”[N].文汇报,1961-7-22.)

一、写下水作文能提高教者的文化素养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传道者要想使大众明白某一道理,自己就得先行一步掌握这一道理,“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这样方有从事传播的资格,方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写作,必须自己会写文章;要学生写,必须自己会写、先写。不仅要开拓自己的视野,而且要勤于练笔,养成多读多写的习惯。

平时,我酷爱看书读报,收集报刊上发表的优秀文章。如有谈班主任工作艺术的,有谈教师语言表达的,也有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的。每个学期我都要摘录几十篇,这些文章,语言精练,构思精巧,非常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看得广点,记得多点,教师的思路也就活点,积累的作用也在于此。2008-2011年期间我写了“教学札记”40多篇,其中有8篇曾在全校和全市教师中交流。去年我和学生赏析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续写结尾,学生经过构思想象,各抒己见,编写了一个个内容各异的结尾。但在批阅时,我明显感到学生习作的不足:语句不通顺,前后颠三倒四等。于是,我根据某些学生编写的内容,也写了一篇《皇帝的新装》续写。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在讨论我的“下水文”时,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见,既有利于我对文章的修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也让他们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我想,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并运用到教学之中,那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二、写下水作文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高校任写作课教师时,每次布置一个题目,他就从各个角度先写几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有时甚至密密麻麻贴满好几面,让学生看了以后回去自己写。沈从文先生的这种做法对我的作文教学很有启发。

三年前我任教的两个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在主题方面挖掘不深。一次,我让学生当堂写一篇题为“门槛断想”的文章,金加伟等同学写作时一直愁眉不展,感到无话可说。见此情景我适时地把自己写的同题作文在全班读了一遍,听后,他们几个似乎有所启发,但写出的作文立意还是不深。课后我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指导他们可以由乡下的木头门槛,联想到人生道路上的一道道“门槛”,让他们懂得了“人生如门槛”的道理。学生金加伟读了我的作文,打开了思路,后来写成的文章的结尾极富哲理,含义隽永:“人生就是一场障碍长跑,要时时小心,事事谨慎。尤其是在一马当先、春风得意时越要小心,因为跑得越快,被绊倒后就跌得越惨。何况春风得意时,更容易粗心呢!在遇到门槛时,不可犹豫地先用脚尖去探,跨就要跨得利落、果断。处事犹豫的人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只有果断的人才能马到成功。”评讲课上,我首先表扬了他的作文,我发现当时的他既激动又兴奋。事后他主动写了一封信给我,说真想不到他的作文还会被老师表扬,他感到遇到我这样的老师他真幸福。不仅他如此,以后我发觉不少后进生也渐渐喜欢作文了,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能独立作文,而且语言较为生动,主题也深刻多了。

从这一事例中,我体会到,教师写好“下水文”,对教师既是个锻炼,又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习作时的甘苦,另外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写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我坚持“下水”练笔不懈。通常我都坐在学生旁边,和他们一起动笔。教室里没有站着的老师,只有沙沙的写字的声音。我写完了之后就和学生交换阅读,而他们听了、看了我的作文,觉得真实、亲切,兴趣倍增。这种“下水文”,不仅对学生写作有借鉴作用,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以教师的文章为榜样,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

如在指导学生写《愚公移山》读后感时,我将下水作文《愚公很愚,智者不智》交付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上,学生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毫无顾忌。学生享受到了民主、平等、自由地探讨作文写法的权利,当然,作文兴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来学生写成的读后感有好几篇很有新意。我及时把他们的文章登上学校的橱窗,加上简评,让全校师生欣赏。这样学生写作时的畏惧心理渐渐消失,写作兴趣日益高涨。

四、写下水作文能生成课堂的持久魅力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两者互通互补,不可割裂。语文教师经常“下水”,可以养成深读、精读、细读的良好习惯,使写作理论与阅读理论交流沟通,迁移转换,使读与写相辅相成,协作共进。“下水”能够增加教师的词汇量,提高教师遣词造句的能力,可以使课堂语言深入浅出,充满感染力;“下水”能够激活思维,锻炼思路,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可以使课堂语言清晰明澈,有条有理。过好了教学的语言关,讲读教学当然也就上了档次,从而生成课堂的持久魅力。

记得2001年第一次教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我写了篇随笔。2004年当我再次教这篇文章时,我把我以前写的随笔拿出来读读,然后再读《提醒幸福》时,不但读得深,悟得透,而且更加有效地开展了讲读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的“下水作文”有利于作文教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礼记·学记》)这种言传身教,胜过任何空洞无力的说教。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激励和引导,我坚信人文精神的暖流和文章写作的技巧会交融在一起,作用于学生一生的作文实践之中。

标签:;  ;  

重新审视作文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