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教学凸显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汪敏

语文朗读教学凸显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汪敏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中心学校 4423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它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聚焦现在的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问题凸显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尤为突出。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讲解内容多,朗读时间少

课堂教学中存在“以讲代读”的现象,教师生怕学生不理解课文,每一课尽量做到方方面面都讲清楚,每一个知识点不放过,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的讲解,忽视了朗读训练,学习朗读的时间极少。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时间有时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也是来去匆匆。初读课文,一般要求学生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而实际教学时,通常在尚有三分之一学生未通读完一遍课文的情况下,老师就拍掌示意停下,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一个轻描淡写的环节。

2.范读水平低,示范效果差

农村小学缺乏良好的朗读环境,家庭、社会方言浓郁,使得朗读没有根基,语文教师朗读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较差,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方言浓厚,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朗诵录音代替教师的范读,有的虽敢大胆范读,可是方言味十足,音调不准,没有感情,这样朗读指导针对性不强,文本所蕴含的感染力也随之削弱,美文也变得不美了。

3.评价语单一,指导性不强

课堂上每每学生朗读完之后,老师评价都是“读得不错”“读得很好”“读的语速过快”“读的时候缺乏感情”等之类,这些评语太笼统,不具体,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朗读起不到好的引导作用,学生还是不得要领,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朗读时仍是涛声依旧。

4.重读的形式,轻读的质量

朗读教学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课堂上,大多数老师十分注重读的形式,一节课,有教师范读、生个人读、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学生只是被动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虽眼到、口到,但心没有到。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学生始终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机械地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读的功能,有的教师虽然有读的过程,但朗读指导不到位,发挥不了读的功能。基于这些现状,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多方面优化朗读教学,让朗读实效性大大增强。

1.精心“备读”,做好示范

所谓“备读”是指教师自己要认真练习朗读,充分做好范读的准备。要像演员念台词一样,进入“角色”反复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是语文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练习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朗读课文可以活化文本,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味、趣味通过朗读充分体现出来。

2.重视评价,加强指导

教师要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评价。首先注意正音,把字音读准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的字音,尤其要注意纠正地方口音,并注意轻声、儿化韵、变调、多音字等。其次是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因教施教。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异,多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有成就感。另外,评价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对情感拿捏、语速快慢、轻重音等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3.精讲多读,确保时间

克服“以讲代读”现象,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朗读时间。现行教材所选编的大部分课文都是思想性强、情感丰富、文质兼美的好作品,课后都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要求。为了把这一要求落实到课堂上,可采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每节课用来读书的时间不得少于时间总量的二分之一。例如《荷花》一课听录音朗读约2分钟,学生试读3-4分钟,教师范读或指名学生读,读后评议大约3-5分钟,学生练读,读后互评约5分钟,学生在班上朗读或背诵约5分钟。这一朗读训练“时间表”,增强了朗读教学的计划性,对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起到了很好的定向作用。当学生朗读到一定数量时,朗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学生的感知、感悟也在加深,感情得到升华。

4.循序渐进,逐级提高

小学阶段朗读教学的总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又包含了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出现误读、漏读、添字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把课文读通顺、流畅,不出现破读、回读的情况;最后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即带着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朗读课文。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流利朗读,最高要求——有感情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速度适中——领会文义。

总之,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变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品尝到朗读的趣味,感受到朗读的无穷魅力。

论文作者:汪敏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9月总第3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语文朗读教学凸显问题及优化策略论文_汪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