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引文,匠心独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匠心独具论文,引文论文,精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描写三味书屋学生和老师时,引用了四五处古文,意蕴颇深,现略作分析。
先对所引用古文的出处和大致意思作一解析。
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此句应该读作:“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引文是一句宣传孔子“仁”的思想的话,“仁”即对别人要有同情之心、恻隐之心,简单地说,就是“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仁离我们远吗?我如果要成为仁人,这仁人就能做成。
2.上九潜龙勿用
此句应该读作:“上九,潜龙勿用。”(《易经·乾卦》)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用占卦的方法,来判断人事吉凶的。“上九”与“潜龙勿用”,均出自《易经》乾卦爻辞,但不是连在一起的。《易》的每一卦都由六爻组成,从下往上数,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阳爻(符号为—)用九表示,阴爻(符号为--)用六表示。乾卦六爻皆阳,故称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九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上九的爻辞是“上九,亢龙有悔”。所以“上九潜龙勿用”与原文不属。“初九,潜龙勿用。”意思是:此时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龙宜潜藏不可施用。卦意:“潜龙”指隐居的品德高尚的君子,“用”即为君王所用。全句的意思是说,恶势力强大时,君子就要隐居起来,暂时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
3.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此句应该读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幼学琼林·身体》)
《幼学琼林》是旧时的一本少儿读物,用骈文写成,介绍各种知识,相当于小型百科全书。这句话出自《身体》一文,自然是介绍生理知识的,意思是:小孩到了时候就要换牙,旧牙已落,新牙未生,形成缺齿。别人就拿缺齿的儿童开玩笑,说:“啊呀!狗洞大开了。”原文是“笑人齿缺,胡为狗窦大开。”意思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口)像个狗洞大开着。
4.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此句可以读作:“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尚书·禹贡》)
此句引用最乱,没有连续五个字是直接引用原文。且看原文相关内容:“淮、海惟扬州。……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厥包橘、柚,锡贡。”是介绍当地物产的话。就引文看,似乎可以这样解释:那个地方的土地,下等和上等好坏交错;进贡的东西,有苞茅,有橘柚。
5.“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
此句出自清末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文章辑载在清人王先谦所编《清嘉集初编》卷五中。
这一处引文也与原文不同:“铁如意”,原文为“玉如意”;“颠倒淋漓”,原文为“倾倒淋漓”;并且加了三个语气词:“呢”“噫”“嗬”。这篇赋是颂扬五代后唐李克用父子的。李克用为晚唐沙陀人。此文写李克用曾带兵讨伐朱温胜利后,在三垂山置酒庆贺的情景。引文大意是:(作战时)拿着铁如意,指挥豪迈倜傥,全军都很惊悚;(庆功时)端着金叵罗,喝酒痛快淋漓,干杯依然未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中对学生读书内容的引用,显得纷繁杂乱,并且没有断句,错误之处甚多;老师读的内容则不但有断句,甚至还添加了语气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作者如此引用,主要目的有如下三点:
1.再现当时读书生活
对学生读书内容的引用,之所以如此纷繁杂乱,是因为作者意在再现当时的场景。过去的私塾教育,以诵读四书五经为基本内容,学生学习视其入学早晚和诵读能力,进度并不相同,所以所读内容各不相同。这样引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三味书屋学生真实而热闹的读书生活。
2.表明学生趣味情感
引用学生读书的内容,没有断句,错误之处甚多,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作者记忆失误,也不是当时就应该这样读。作者这样引用,正表现出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对这些陈腐没有标点的文字根本不理解,也没有兴趣,他们喜欢的是游戏玩耍——文中写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做游戏、画画就是为了表现这一点。所以当他们在老师的督促下不得不读书的时候,便一口气胡乱读下去,断不好句子或者不认真断句,读错字甚至颠倒错乱就很正常了,现在的学生不也有读错节奏读错字的现象吗?这样引用,不但真实,也隐含作者对当时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的不满。
3.师生对比趣味盎然
学生所读谬误甚多没有标点,而老师读的内容相对准确,不但有断句,甚至还添加了语气词,作者这样写,也有用意。老师学识渊博,读书自然能够深入领会意旨,断句准确、添加语气词,神情十分投入,都表现了这一点。同是读书,与学生对比,同中有异,生动形象,情趣盎然,更突出学生的胡念不知所云,也使文章自然过渡到下面老师入神同学做游戏画画的内容。
鲁迅先生写作一贯严谨认真,这些引文,实在是他精心构思的结果,独具匠心,如果在阅读时忽略掉,是很可惜的,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多做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