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摘 要】目的:在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疗和体会中进行总结,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患者68例,对样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采用腹部X摄片,腹部B超和血常规等检查方法,初诊正确人数为51人,初诊正确率为75.0 %;剩余17人为手术中探明确诊。在所有病人中,54位病人直接选用了手术治疗,11位病人选择了保守治疗,其中有3位病人后由于疗效不显著而采用手术治疗,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随访中发现有4人发生术后病发生,发生率为5.88 %。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为最佳疗法,医务人员要做好临床诊断工作,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普外科;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36-01
急性阑尾炎又称盲肠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急性阑尾炎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比较常用的是阑尾切除术。然而,阑尾切除外科手术治疗并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时而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等医疗失误。为了避免发生该情况,在发病前及时进行预防处理,会给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保障。因此,弄清造成感染的原因,制定一套较为科学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为此,我院对在我院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治疗的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为12 - 70 岁,平均年龄为(34 ± 8.7)岁。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
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我们均给予了抗感染,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的治疗,对于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体检,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时间,入院后即令患者禁食、禁水,并在24小时之内进行手术,手术方法我们首选的是阑尾切除手术,在手术中对于脓性分泌物进行了相应的引流处理。对于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我们采用了广谱青霉素或头抱菌素类抗生素与甲硝哇联合治疗的方法,重点对厌氧菌进行了清除,以抑制细菌在阑尾内的生长,对于病情较重的并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我们使用了大剂量的广谱青霉素或头抱菌素类对感染进行了控制,然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采用X 2检验或者t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两组患者的资料效果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采用腹部X摄片,腹部B超和血常规等检查方法,初诊正确人数为51人,初诊正确率为75.0 %;剩余17人为手术中探明确诊。在所有病人中,54位病人直接选用了手术治疗,11位病人选择了保守治疗,其中有3位病人后由于疗效不显著而采用手术治疗,经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经过治疗后,所有病人均康复出院,随访中发现有4人发生术后病发生,发生率为5.88 %。
3.讨论
3.1急性阑尾炎的介绍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该病重要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主要的病因有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梗阻为急性阑尾炎发病常见的基本因素。
2.感染。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阑尾腔因与盲肠相通,因此具有与盲肠腔内相同的以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的菌种和数量。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3.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一旦超过正常强度,可以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此外,急性阑尾炎发病与饮食习惯、便秘和遗传等因素有关。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为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伴有寒战和黄疸,则提示可能并发化脓性门静脉炎。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随阑尾解剖位置的变异,压痛点可相应改变,但关键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压痛点。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病人,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3.2注意防止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感染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等,出血与切口感染的并发症较为常见。针对阑尾切除术感染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术后感染的相应措施是必要的。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在术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房环境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对病房最好做到每天两次的紫外消毒;治疗环境要绝对的无菌,每天都要派专人进行监测;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自身消毒和无菌操作习惯,保证自身易与患者接触部位消毒的同时,在手持医疗器械时要带医用手套;在手术前对患者皮肤进行彻底消毒,可以先用石腊油擦洗,再用乙醇擦净。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相关器械要严格无菌,确保器械在安全状态下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因为创口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而引发患者术后感染。在术后,可为患者留置引流管,在留置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引流管不宜在体内留置时间过长。总而言之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此外,还要关注患者术后情况,予以全方位的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翟超,陈平,刘涛.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J].大家健康.2013,7(11):138 - 139.
[2]杜全海.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103例诊治体会[J].吉林医学.2014,35(26):5882.
[3]陈雨沙.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58例诊治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2):106 - 107.
论文作者:李洪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阑尾炎论文; 阑尾论文; 患者论文; 压痛论文; 术后论文; 坏疽论文; 下腹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