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等争磁浮列车冠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茅台论文,磁浮列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0家大企业交纳竞拍保证金现场是否还有黑马尚难预料
记者从负责此次拍卖的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03年3月4日下午4时,提交的资料通过审核,且已交纳100万元保证金的竞买企业共有10家。此10家均为知名企业,来自食品、服装、房地产、通信等行业。
按照拍卖业的行规,在正式拍卖前,参加竞买的企业名称和数量都被列入“头等机密”。尽管如此,记者还是打听到竞买企业的情况,10家企业来自贵州———国酒茅台,其次是广东健力宝,“近水楼台”的浙江来了三家:波导、杉杉和奥康。此外还有远大空调、东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2.起拍价高达800万元人民币拍卖行称冠名资产效益可观
据此前媒体报道,曾对磁浮列车冠名权有意表明“心迹”的企业近30家,为何真刀真枪上场的只有10家呢?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范干平透露,一些外资企业想要参与竞拍,但时间紧迫,担心来不及走完本公司的申报程序,所以放弃了,还有一些广告公司可能没有和客户沟通好也放弃了。此外,800万元人民币起拍价公布后,一些企业退却了。
范干平向记者介绍了起拍价锁定800万元的来历:“基于通常市场数据的估计和测算,我们对冠名权进行过成本核算,结论是,在相同的可比条件下,首列磁浮列车冠名权的广告成本要比现代媒体的广告成本低三到五倍。而且,世界首列磁浮列车冠名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今后的深远影响和效益回报,远远超过单纯支付同等费用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
3.磁浮列车项目国家未投分文拍卖意在挖掘真正市场价值
为什么采取拍卖方式来出让冠名权?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经理许巨川说,这是为了充分挖掘其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而进行的市场化尝试。
2002年12月31日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单线通车时,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祥明自信地表示,收回成本没有问题。后来该公司副总经理宋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的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磁浮列车既是一条高科技的示范线,更是一条具有商业试验价值的示范线,“这是我们要进行市场化尝试的大背景”。
许巨川介绍,在拍卖的形式确定之前,曾有数家熟知国际惯例的跨国公司找上门来,提出要以“捐出一笔款项”的方式来获得冠名权,但都遭到了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拒绝。“而这些公司的开价落差相当大,显然其透露的价格信号失真,因此,为了公平公正,为了发掘磁浮列车的真正市场价值,我们最后决定通过拍卖来决定冠名权花落谁家”。许还透露,若此次拍卖成功,下阶段还将开发车身、车轨广告等经营业务。另据介绍,此次拍卖的冠名权使用期限为两年。
4.谁是首列磁浮列车拍卖最大赢家卖家、买家和拍卖公司均将受益
单是全球首列商业运营的磁浮列车停靠在拍卖现场的这种架势,已足够吸引眼球;而中国内地最年轻的女拍卖师之一徐玄炫将为此次拍卖主槌又是媒体热追的“噱头”。那么,今天的拍卖,谁是最大赢家?
范干平认为,不管是委托人上海磁悬浮交通有限公司、拍卖人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还是买受人某知名企业,他们都是此次拍卖的大赢家。
对于委托人上海磁悬浮交通有限公司来说,首先有800万元以上的“额外”收入———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其次,磁浮列车的知名度提高,其商业示范线的意义进一步为众知晓。
业内人士透露,买受人的利益更是不容忽视。拍卖成功势必成为众媒体追逐的对象,还可通过冠名后的磁浮列车首发仪式等活动“出风头”。
记者试图采访竞拍企业,但未能如愿。据了解,上海的企业认为首列磁浮列车在上海试运行成功,他们应该买下来;浙江的企业雄心勃勃,认为这是进驻上海的好机会;温州的奥康鞋业希望能通过此次拍卖改变“温州鞋质量不怎么样”的旧观念,因为尽管温州的鞋业早就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了,但市场上仍有这种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