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街道卫生服务中心;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综合性干预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5年3 月-2016年9月在社区针对高血压疾病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实践活动,分别采取不同的社区干预措施,观察高血压社区性综合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防治水平,降低血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综合性干预;干预效果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重视高血压的综合管理干预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社会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积极发挥社区在预防与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对于提升慢病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谈谈高血压社区综合性干预的实践效果分析,本文于 2015 年3月-2016年9月在社区针对高血压疾病开展社区综合性干预实践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社区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6.6士2.8)岁。按照社区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将随访人群分为正常组、高危组和高血压组。正常组纳入标准:血压<140/90mm Hg,无任何高血压患病风险;高危组纳入标准:120/80mm Hg<血压<140/90mm Hg 在,至少伴随一项危险因素;高血压组纳入标准:血压≥140/90mm Hg,有高血压病史,入组前两周内仍在使用降压药物,有高血压病史现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控制不良者均纳入此组。全部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之90 mm Hg,收缩压之14O mm Hg。根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俩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正常组、高危组和高血压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社区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正常组:每年测量 1-2 次血压,通过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建立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现场发放高血压疾病知识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倡导健康生活。②高危组:每年测量 2-3 次血压,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外,还需通过开设社区网络咨询平台、社区门诊服务热线等对合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提供咨询服务,或者通过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的方式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个体话的健康教育指导,促使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并戒烟戒酒,对合并的危险因素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向高血压进展。③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是社区综合性干预的重点对象,除采取上述干预措施外,还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进行合理的药物干预。个人健康档案需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血压、体重、过敏史、吸烟史、服药情况等,定期随访并跟踪记录,及时更新档案信息。针对高血压患者每个月需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同时根据血压水平进行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防止病情进展的关键,除需对患者自身进行健康教育外,还需向其家属介绍高血压相关知识,包括病因、表现、危害、治疗方法、按时服药重要性等,促使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此外,还要告诫患者每天备好一天的药量并置于小杯中按时服用,服药期间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晕倒、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每个月社区护士都需要通过电话或家庭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了解患者的医护需求,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需及时汇报给医生由医生协助解决。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社区综合性干预前后该社区居民疾病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降压药物正确使用率;②对比三组人群社区综合性干预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 SPSS17.0 软件,借助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由(x±s)表示,并行 t 值检验,计数资料由百分率表示,由用 X2检验;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社区综合性干预前后社区居民疾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降压药物正确使用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88.8%(24/27)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92.2%(23/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另外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不同人群开展一系列的综合性干预活动,高血压疾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降压药物正确使用率及血压均值均有明显改善, 提示干预效果显著。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多种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有关高血压的防治普遍存在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不按医嘱服药的情况,这也导致我国近年来的高血压防治现状不容乐观。仅仅依靠医院门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加强社区干预,从而走出一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社区综合性干预之路,改社区被动干预为主动介入,从而适应不断增长的高血压防治需求,从根本上控制高血压疾病的蔓延。
参考文献:
[1]邹乐燕.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2):162-163.
[2] 张红.许昌市某社区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性干预的效果观察[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11):989-991.
[3]胡小东.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03.
[4]冯云飞.社区综合性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及治疗效果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S1):135-136.
论文作者:倪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高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综合性论文; 统计学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