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高级中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巧设悬念”是激活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悬念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常使用,称之为“悬念”设置。
一、导语的悬念氛围。
“如果你在头三分钟还吸引不了观众.就干脆别讲了!”美国职业演说家乔治•杰塞尔(George Jessel)对所有演说者发出忠告。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课文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根据课文文本内容题材的不同,导语的设计也不仅相同:有的适合针对作者的文学常识设计导语;有的适合针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设计导语;有的适合针对课文文本内容设计导语等。在导语中设疑,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课文情景。有道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师生、生生和谐互动学习的环境。
二、提问中悬念激趣。
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思考范围,而且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对知识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设计的问题必须做到这三点:1、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难度。他不是简单的“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正反问或极死板单调的文章段落如何划分、如何概括和文章的中心是什么的发问,也不是教师为了便于自己疏通先后次序组成一连贯的发问。这样简单的发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用处。2、问题设计要注意有一定的跨度。这种问题是指学生要阅读这个问题非得阅读整段、几段乃至全篇文字,有比较大的活动量,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无思维力度的提问。3、要有横向纵向的发散性思维的提问。这类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系比较,并融会贯通,猎取与新旧知识相同或不尽相同的内容,在求同中找出相似点,在求异中找出不同点,在求解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形成。
总之,语文课堂提问应做到课文内容的提问与偏重语文运用方面的开拓、迁移型提问相结合,一般地说,授新课可设计基础型提问,复习课和小结课可多设计些开拓迁移型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当教师在运用问题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独立思考,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是见解不成熟、有缺陷或问题,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我们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作品中悬念引人入胜。
小说是情节因素较强的文学体裁,作者常常借助悬念来安排结构、组织情节、调节疏密,以达到扣人心弦 的艺术效果。悬念是外来名词,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称之为“扣子”,即在情节进行过程中打一个“结”, 系一个“扣”,也就是在作品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而又把它悬置起来,暂不予解答,故意在读者心中 造成疑问,引起猜测、期待、疑虑等心理情绪,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悬念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封闭性悬念、开放性悬念和半封闭性悬念。 封闭性悬念就是把人物间的关系和结局都保藏不露,以引起读者急于寻根究底的好奇性。这一类悬念常设 置在作品的开头,一开始就布下了疑阵,步步深入,如入迷宫,到最后才亮出答案,使读者在恍然大悟中得到 美的满足。开放性悬念则是把事情的最后结局提早预示出来,使读者怀着焦灼、忧虑、关切的心情注视着人物的一举 一动,期持事变的发生。读者所关心的不是结局如何,而是结局是如何演变而成的。半封闭性悬念往往在设置悬念的同时给读者透露一些端倪,让读者猜测,并对故事的结局有一种朦胧的预 感,又渴望得到更多的线索来证实自己的臆测。就在这种复杂 情绪交错融合之时,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蓦然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喜悦,深深地感到审美的满足。
四、过渡语设悬念再起波澜。
过渡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由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过渡时所使用的语言。它与导入语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他们都有启下的作用,不同的是导入语单纯启下,一般用于一节课的开始,过渡语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高效率的学习,需要有下个良好的思维环境和心理态势。悬念过渡,就是以激发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的过渡方法。它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心情,达到与教师心理同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设悬念意无穷。
像戏剧的结尾一样,课堂结尾也应讲究悬念迭出,情节跌宕.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需要几个教时,而这几个教时之间的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收笔”时,要抓住教时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吊住学生的胃口,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一堂课“收笔”时,教师可作巧妙的点拨,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结课时设疑,此种设疑,能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效。特别是让学生带着悬念下课,不但使学生巩固获得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在延伸思维中训练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的课堂收尾,能很好地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将课内求知过程发散,指导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总之,巧设悬念这一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技能集中地转化为一个悬而未决的“迷团”,适时地“抛”给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林陈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悬念论文; 学生论文; 导语论文; 思维论文; 封闭性论文; 课文论文; 读者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