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一个加速的发展时期,突发环境事件的出现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着重阐述了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在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1 应急监测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急监测准备工作时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依据。应急监测准备工作提供的资料对正确、及时、科学的对事故进行判断,做出处理决策上有很重要的作用,直接涉及到保护人民生命、稳定社会和使用巨额财力措施的选择。其次,应急监测准备工作是环境应急事故的基础。应急监测准备工作能够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之前做好人员、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准备,从而决定了应急事故监测的速度和效率。
2 应急监测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2.1 应急监测是事故处理的依据
应急监测是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其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科学地为政府提供事故污染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信息,为有效控制事故和处理事故提供依据,它直接涉及保护人民生命、稳定社会和使用巨额财力(如人员疏散、无人区域设置、紧急救援、停止供水)措施的选择,作用十分重要,责任非常重大。
2.2 应急监测日常工作是基础
应急监测工作包括应急监测日常准备工作(即应急监测日常工作)和应急事故监测。应急监测日常工作是应急事故监测的基础,主要是围绕可能发生突发性事故的监测做好人员、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准备,它决定了应急事故监测能否满足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要求。
3 应急监测的要求
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应急监测也不同于常规监测,要求做到:
(1)快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出监测数据,为及时处理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准确:准确查明造成污染事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是应急监测的关键。
(3)灵敏:监测方法应灵敏,特别是要能够发现低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能快速反映污染事故的因子浓度变化。
(4)简便:在仪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最好是直读式的现场监测仪器,以适应应急监测的突发、快速特点。
4 应急监测的准备工作
4.1 调查摸底,建立危险源档案
对辖区的污染源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分类建立危险源的档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具有发生污染事故潜在危险的单位名称、地理位置、生产规模、污染物类型、特性、可能的危害程度等。
(2)污染源单位内及附近的地理情况:如单位内部布局、河流吸水口、区域水文、气象资料等。
(3)敏感目标的情况:与污染源的距离及方位、人口密度、疏散通道和方式、实施应急保护的方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有救援能力单位的信息:如公安、消防、防疫、医疗救护、防化部队、交通、电力、通信、气象等单位的地点及联络方式等。
4.2 应急监测方案制订
每个区域(省、地市、跨省等)的应急监测方案,建立在摸清本地区潜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源的基础上。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应急监测机构,包括负责人、联系人、各项监测项目采样分析的工作人员、报告人员、交通和后勤保障人员的安排等。设备准备,包括根据污染源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人员防护设备、快速检测设备、采样设备、实验室分析设备、质控样品和试剂等检查和准备。
(2)污染事故环境评价分析准备,主要包括国内外相关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分析结果的分析评价、作图、报表和报告方式等准备。
(3)后勤保障准备,主要包括通讯系统安排、现场使用车辆安排、实验室分析样品运送安排、后续试剂和消耗品来源保证;对较远的污染事故,还包括污染源临近实验室借用和必要的实验室分析设备安排计划;对区域或本地不能单独完成的事故准备,还包括与上级或其他单位的联系与协作计划等。
(4)建立应急监测分级处理制度: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确定参加人员、协作单位(本地)和请求支援单位(上级)范围,并建立相关联系和通报制度。
4.3 组建专家库
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专家才能够对环境污染事故有高度的敏感性。在事故发生时,要充分发生专家作用,由专家队伍推测出污染物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进而推测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4.4 建立应急监测辅助决策系统
收集、整理辖区内各类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类型及其监测方法、处理处置方法,了解历史该类污染的处理处置案例;地形图、地理信息系统、多年风玫瑰图、水文条件、GIS空间分析系统;受影响人群及敏感点位置等应急监测辅助系统。并制作成光盘或存盘在移动设备上以方便携带和安装使用。
4.5 应急仪器的筛选、维护、保养
在选择应急仪器时,要注意仪器是否便于携带,使用过程是否简单,检测是否快速同时还要根据污染源的类型选择适当测定范围内的仪器。平常还要注意应急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对于精密仪器要定期校准。还要配备专人管理应急监测仪器,从而保障仪器随用随取,且用的上,测的准。
5 制定应急监测预案
5.1制定区内已知污染物的应急监测预案
此预案主要针对区内的固定地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和区内向外移动的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对于区内己知的污染物、制定预案、准备监测方法、仪器设备。
5.2 制定区外未知污染物的应急监测预案
区外经过区内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一般情况下,污染物不明、或者是对污染物的性质不明、没有或者分析方法不明,试剂和分析仪器准备不足。此监测预案主要是制定工作程序、污染物性质和防控查询程序、分析方法及分析能力查询程序,重点是现场的取样规定、掌握现场的取样方法,样品对外传递的路径。
6 结束语
总之,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在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之后,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的促进事件的解决。因此,我们应该对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英.论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J].北方环境,2011,09:57+104.
[2]范孟琼.浅谈环境应急监测准备工作的重要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71.
[3]浅议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建钊,童若辉,甘杰,陈鑫.??长沙大学学报.?2015(05).
[4]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 孙义峰,曲伟,赵璐.??科技传播.?2014(04).
[5]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 刘晓群.??科技传播.?2014(05).
论文作者:刘建利1,念娟妮2,宋蓓3,张宇4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9
标签:事故论文; 环境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污染物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污染源论文; 突发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