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缓解贫困:趋势、差异与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贫困论文,差异论文,趋势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按照国家统计局测算的贫困线标准估计,绝对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8000万人下降到2004年2610万人。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趋缓,个别年份甚至还增加,缓解贫困变得越来越困难[*]。通常认为普遍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是有效地减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在驱动1993—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也就是说,贫困人口从中国经济增长中受益多少?不同地区在减少农村贫困方面存在哪些差异?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对不同地区贫困人口的减少的作用有什么不同?部门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在不同地区有什么样的差别?
一、经济增长与贫困减缓的状况与趋势
1.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图1显示了1993—2004年人均真实GDP的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在扣除通货膨胀(运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的影响之后。1993—2004年人均GDP的增长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实际增长率近7.25%。
2.经济增长的区域差距状况与趋势。图2直观地反映出1993—2004年东、中、西部[***]3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轨迹和差距。从图中可以看到,东部地区的人均真实GDP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人均GDP虽然高于西部地区,但中西部之间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东中部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的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看清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状况,本文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将东、中、西部细分为沿海、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和西南[****]六大区域。由于本文主要考虑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影响,显然不能忽视中央政府主要扶贫计划和大规模的扶贫投资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缓解农村贫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依据中国实施大规模扶贫投资计划的不同阶段将经济增长和减贫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2000年,第二阶段是2000—2004年。1994年开始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因此1993年是本研究的基期。2000年中国政府宣布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顺利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制定并实施“2001—20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0成为第二阶段的基期。
两个阶段六大区域人均实际GDP的增长率见表1。总的来看,这两个阶段经济增长快速,但是地区间增长不均衡。1993—2000年全国总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17%,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的差距,其中西南地区年均增速最快,为8.24%;其次是华中地区,然后才是沿海地区(7.13%);西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慢。2000—2004年所有地区经济均迈入快速增长轨道,比第一阶段有了明显增长,增速最快的是华北,年均达到13.7%,其次是沿海、西北、西南、东北,华中最慢。
表1 人均真实GDP的年均增长率 (%)
地区1993—2000年 2000—2004年
沿海
7.13 12.89
东北
6.12 10.06
华北
6.71 13.70
华中
8.12
9.89
西北
5.53 12.61
西南
8.24 10.81
全国[*]6.17
9.16
注:以下未经特别说明的全国数据均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
3.贫困人口规模及其变化。1993—2004年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8000万下降到2610万,年均减少9.7%,高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从贫困人口规模变动的阶段性来看,全国贫困人口在1993—2000年减少了4800万人,平均每年的脱贫人数达到607万人,西南地区的脱贫人口数居全国第一,年均减少184万人,其次是华中地区。2000—2004年全国贫困人口减幅放缓,平均每年近120万人脱贫。各地区(除东北外)农村贫困人口虽然仍在减少,但减少幅度明显下降。其中,西南和西北地区农村减贫数量最多(见表2)。
表2 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的变化 (万人)
1993—2000年
2000—2004年
地区总的减贫 平均每年 总的减贫 平均每年
人数减贫人数人数减贫人数
沿海 655.90 81.99 27.00 5.40
东北 29.70 3.71 88.7017.74
华北 738.10 92.26 85.7017.14
华中1343.10167.89 54.9010.98
西北 721.20 90.15125.5025.10
西南1473.50184.19211.8042.36
全国4856.50607.06598.60
119.72
4.贫困的人头指数(贫困发生率)变化。上一部分主要运用绝对指标来分析贫困人口数量的变化,下面进一步应用相对指标描述农村贫困的变化。在贫困问题分析中,我们通常采用贫困人头指数来反映贫困状况,用年纯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的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衡量。这与我们经常所说的贫困发生率是同样的涵义。
表3显示从1993—2004年贫困发生率呈现出显著下降的态势。从全国总体状况来看,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3年的8.83%下降到2004年的2.80%,11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就分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下降速度而言,沿海地区的减贫成效最显著,贫困发生率从1993年的3.04%下降到2004年的0.28%,年均下降19.49%。其次是华北地区,1993年该区13.2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04年该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占乡村人口的2.26%,年均下降14.82%。贫困发生率下降相对较慢的是东北地区,年均下降速度仅5.20%,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尽管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农村贫困发生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贫困发生率依然是最高的。2004年西北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仍高达7.6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西南地区的贫困发生率为4.61%,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表3 贫困的人头指数 (%)
地区 1993年 2000年 2004年 1993—2004年均减贫率
沿海
3.040.390.28 19.49
东北
4.934.352.74
5.20
华北 13.203.382.26 14.82
华中
7.582.582.54
9.46
西北 19.189.407.66
8.01
西南 13.675.994.61
9.41
全国
8.833.462.80
9.91
二、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是减贫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的缓解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我们将分别采用非参数估计和参数估计的方法来估计经济增长对减缓贫困的效应。
1.非参数估计方法。本文使用67.8%的观测值个数为带宽,用Lowess平滑方法估计人均GDP与贫困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3清楚地表明人均真实GDP和贫困发生率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贫困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非参数估计方法仅仅是描述性分析手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人均GDP和贫困发生率的变动趋势,但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和因果关系,尚需通过参数估计方法获知。
2.参数估计方法和结果。
经济增长对缓解贫困的作用可用以下固定效应回归方程来表示:
其中,i代表地区(或省份),t表示年份,α[,i]为地区(或省份)的固定效应,去除了不随时间而变的省与省之间观测不到的变量影响。γ[,t]为年的固定效应,去掉时间趋势变量的影响,X[,it]为人均GDP的对数,p[,it]是贫困人头指数的对数。系数β[,i]表示地区(或省份)内增长对减贫的效率,如果经济增长能够使贫困人口减少,β[,i]的系数应该是负的。由于贫困与人均GDP以对数形式表示,该系数就是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弹性,即人均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下降的百分点数。β[,i]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经济增长对减贫越有效。
根据上述回归模型,计算出1993—2004年中国和各地区减贫的增长弹性(见表4)。这一回归结果在以下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无论全国平均还是分地区数据,所估计的弹性均为负值,除了华中地区外,其他弹性值在统计上都非常显著,进一步验证了非参数分析结果,即人均GDP增加能够有效地减少贫困。这一结果也与Ravallion和陈少华(2003),世界银行国别报告(2001)等的研究结论一致。二是全国平均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弹性为-1.07,平均标准差为0.12。这一数字的经济涵义是人均GDP每增长1%,贫困发生率下降1.07%,减贫速度稍高于经济增长率。世界银行计算得出,1991—1996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村贫困发生率减少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国别报告,2000)。三是不同地区弹性系数的差异很大,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弹性最大,其次是沿海地区,这两个地区减贫弹性的绝对值均远远大于1。西南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稍大于1,减贫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减贫弹性最小的是华中地区,为-0.12,而且在统计上也不显著。由此可以认为,在1993—2004年西部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贫困人口,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而言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利益较少。为什么在不同的地区经济增长对减贫的贡献不同?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结构不同以及地区内部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导致的。
三、经济增长的不同来源对缓解贫困的作用
家庭的收入来源于不同的产业部门,而贫困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收入结构会有明显的差别。我们可以将经济增长进一步分解为不同部门的增长,从而考察不同部门的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影响。通常GDP根据来源不同分为三类,即为第一产业,主要为农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服务和贸易。
1.我国的产业结构(增长的来源)。如图4所示,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28.4%下降到2004年底的15.2%,减少了13.2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升降波动较大,从28.5%上升到31.9%,微增了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增幅较大,2004年比1985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农业对GDP的贡献持续下降,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一致。第二产业占GDP的50%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是第二产业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但第三产业只占到GDP的1/3左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增长来源对减贫的影响。与模型(1)类似,根据Besley等(2004)提出的方法,我们利用1996—2004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固定年份和省的固定效应),分析了不同来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缓解贫困的影响。所用回归方程的简化形式可由下式表示:
表5显示了不同来源的GDP对农村减贫的弹性。最后一排数字是全国总的回归结果。从全国总的影响来看:(1)3个产业的系数均为负数且显著,意味着这3个产业部门均对农村减贫有明显影响。(2)第一产业增长对农村减贫的作用大于第三产业且超过1,而第三产业减贫的作用又大于第二产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996—2004年农业产出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下降1.09%,第三产业增长1%,贫困发生率下降0.87%,第二产业增长1%,贫困发生率下降0.51%。第一产业对减贫有更高的弹性可以由农业仍是贫困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解释。(3)不同产业对减贫的作用在每个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对沿海地区来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减贫具有很大的影响,弹性系数都超过2,但第一产业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在东北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减贫有显著作用,弹性为-1.38。对西北地区来说,在其他产业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增加值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5.17%;第二产业对减贫也有显著的影响,增加值每增加1%,贫困发生率下降2.7%;尽管第三产业也是负影响,但统计检验不显著。
四、主要结论
通过对1993—200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变化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和缓解贫困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下降的速度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然而,经济增长和减贫速度在不同地区间是不均衡的。
2.缓解贫困不仅要靠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弹性,因为这关系到穷人能否从经济增长中更多的受益。1993—2004年西部和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贫困人口,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而言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利益较少。
3.不同部门的经济增长对减贫的作用是不同的,全国平均而言,农业的增长对减贫的作用最大,第二三产业对减贫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各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对减贫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差别。
注释:
①2003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2002年末不降反增了80万,达到2900万人
②以下有关经济增长和人口的数据均来自1993—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③东部地区包括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④沿海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区包括河北和山西,华中区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北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由于经济发达,农村贫困人口极少,本划分不包括3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
标签:贫困人口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人均gdp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辽宁gdp论文; 江苏gd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