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临着更新换代的国内建筑领域, 桥梁、房地产、基础设备等建设项目也正在飞速成长着,给工程机械的运用带来了宽泛的成长潜力,如怎样高效运用、合理筹划也使得机械的运用者及管制者了解到工程机械管理的紧迫性,落实机械设备的合理分配、维护管制、科学运用,提升机械设备的运用效率,降低修复率,以最小的成本还来最大的经济利润。为此,笔者依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与维护展开了讨论,希望能给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但是任何工程都离不开工程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所具备的技术状态和性能对企业的施工生产意义重大。但是任何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故障,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管理和日常维护,使机械设备的故障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就成了企业的追求目标。接下来作者就先对影响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下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建议。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若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维护工作做不好,那么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将严重影响施工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城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与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1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效率较低
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仅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不考虑工程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认为机械设备能用就行,甚至有些施工企业还在继续使用国家规定的报废机械设备,这就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大大增加,致使工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低,还影响了整体施工的工作效率,结果是工程收益降低,企业竞争力下降,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1.2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到位
在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项目中涉及到的点面多,因此需要频繁的调动人员和工程机械设备。但是由于施工企业管理者盲目地精简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这就导致管理层面与机械设备操作方面脱节,表现为施工企业中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到位。
1.3工程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他们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至少不了解,在操作过程中也不注重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施工条件,仅仅是为了赶工期、抓进度,致使好多机械设备都在超负荷状态下长期运行,这样就加快了机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给后期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1.4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
施工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方面表现为重使用,轻保养,制定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也往往执行的不到位,导致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上不去。一些施工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保养和维护时忽视了将保养和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的结果是维修和保养人员在处理问题责任心不强,表现为走流程,应付差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故障。
2工程机械保养的作用
维修与保养对机械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以及社会效益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2.1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任何机械,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零部件必然要发生磨损、腐蚀等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对机械进行观察保养维护,在机械发生故障时对机械进行修理,从而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2.2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任何机器都无法无限期的运行.都有规定的修理标志和保养周期,达到修理标志后就必须修理,到了保养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只有通过修理和维护,机械才能取得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再次,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一台机械如果不经过任何维修,它只能使用一个大修间隔期,只能达到机械使用寿命的l/4~1/5。但一台机械的一次大修费用只占新机原值的lO%~30%,所用材料约为新机的10%~20%,而每大修一次可获得相当干新机80%~90%的使用寿命。如果在全部寿命过程中大修四次,所需费用不超过新机原值.而获得相当于新机三倍以上的使用寿命,可以降低机械使用费的成本,避免将机械的原值分摊在l/4~1/5的使用寿命期内。最后,节约能源和资源。据调查,目前正在使用的或经过修理的某些柴油机,耗油率比标准耗油量至少增加l 0%。又如维修中的绿色再制造工程可以大幅度取代矿产采掘和毛坯加工。从而保留了矿产资源,节约了采矿.冶炼和毛坯加工的大量能源。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与维护的建议
无论维修制度是多么的完善,维修模式是多么的先进,维修体制是多么的健全,维修方式是多么的适用,离开了维修管理都不能得以实现。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将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地完成管理工作;制定严格的维修管理制度,确保维修质量;另外,维修的实践证明,设备越是先进复杂,维修工作就越依附于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因而维修技术的发展重点之一,就是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其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不解体保养技术以及现场快速修复技术。
3.1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20多年里,在开发、研制检测设备仪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0多家科研机构针对现代机械设备中的电气系统、电子自动监控系统的性能参数的测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为建立以后的机械自诊断系统奠定了基础,因而从长远来看,设备的自诊断系统将成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在现有互联网上建立基于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设备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它可以让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实时了解到设备现场的运行状况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故障诊断中心和专家就可以准确、及时地对机械的状况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2不解体保养技术以及现场快速修复技术
不解体保养技术以及现场快速修复技术是施工现场保证机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因而一直是行业研究的重点。由于它们都是建立在新材料、新工艺的基础上的,因而建议行业在这些方面多做工作,以扩大不解体保养和现场快速修复的适用范围。
总结
经上述论证,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积极配合与全面参与。并且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从而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强化维修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重视各种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搞好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孙晓萍.浅谈企业后勤设备管理及维护[J].甘肃科技纵横,2011(6).
[2]郑心晓.关于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技术的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10).
[3]易新乾,工程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3).
论文作者:李雄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机械设备论文; 工程论文; 机械论文; 工程机械论文; 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