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晗樱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二科 415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我科收治的100例经皮肾镜碎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5日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日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愈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因其切口小,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疗效显著而迅速普及,随着手术的革新,传统的术后护理模式不能满足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的护理需求,探索适宜微创手术术后护理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Kehlet等[1]率先提出快速外科康复理念,是为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已有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其可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但目前仍未成为外科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2]。本文通过对10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二科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经皮肾镜碎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第5日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使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具体流程如下:

1.2.1 术后早期活动

(1)手术下台后责任护士即开始指导患者主动活动四肢,若患者麻醉未醒,则指导家属辅助按摩四肢。(2)手术当晚,晚班护士协助患者被动轴线翻身,方法即使用三角软枕协助其取低坡(常规小于30度角)健侧卧位。若患者肾造瘘管引流液偏红,局部伤口疼痛、渗血渗液明显,需适当延迟首次翻身时间。(3)术后第一日,视患者病情,责任护士开始指导逐步摇高床头,协助患者由平卧位分次缓慢转为半卧位。今日患者可尝试主动低坡轴线翻身,量力而行,适当寻求医护人员及家属帮助。(4)术后第2至第3日,病情稳定者,指导其尝试床上坐起并逐步下床活动,需谨防跌倒。术后早期活动,不仅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帮助患者从身心上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1.2.2 加强生活护理与协助尽早进食

(1)该类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加之术后患者代谢旺盛,病人往往出现口腔异味重,出汗较多情况,术后第一日晨起,尽早协助其行口腔护理与床上擦浴、更换汗湿衣物等生活护理,能给予患者较大的舒适感,为下一步进食做好准备。(2)改变传统的“肛门排气进食”理念,多角度评估患者进食标准,如患者诉有明显饥饿感且无腹胀体征与主诉,即使暂未排气,亦可指导患者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但需加强对进食后感受的询问,动态调整饮食方案,以免出现腹胀、腹痛。无肾功能损伤患者,常规鼓励多饮水,每日2000~3000毫升,进食高热量、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1.2.3 减少并发症发生

患者术后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手术结束后护理不当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逆行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险,通常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术前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患者体温正常后再行手术,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

1.2.4 出院指导

患者导管拔除,病情稳定,并且可以适当下床活动即可准备出院,出院前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包括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术后一月避免体力劳动。此外,患者应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通过健康宣传教育促使患者对内置双“J”管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鼓励患者有尿意时及时排尿,长时间憋尿,影响病情愈后。

1.3评估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第5日完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为:正常,无症状和体征为100分;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和体征为90分,勉强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为80分;生活能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为7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为60分;常需要人照料为5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为40分;生活严重不能自理为30分;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为20分;重危,临近死亡为10分;死亡为0分。所有患者出院时完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对所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第5日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详细临床资料见表1和表2。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x±s)

3.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是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的一种新护理项目,是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快速化的护理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此护理模式早期用于胃肠外科[2],可促进胃肠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3]。随后,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4]。唱荣艳等[5]研究显示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应用速康复护理模式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既保证手术疗效,也实现了快速康复护理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快速康复护理主张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本研究术后第一日清晨开始流质饮食,且依据患者腹部体征和患者一般情况,即使暂未肛门排气,亦可指导患者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均能耐受。早期进食还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机体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早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不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还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不再盲目遵循常规护理措施,在遵循临床证据的基础上,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愈后,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ehlet H,Wilmore D W. Multimod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J].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2002,183(6):630-641.

[2]姜洪池,孙备,王刚. 快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值得重视[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9):577-579.

[3]甄莉,胡彦峰. 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6):352-353.

[4]胡卫列,刘俊. 快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与展望[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9.

[5]唱荣艳,陈芦斌,周花. 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38-41.

论文作者:刘晗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临床应用论文_刘晗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