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粟特”研究现状评析
李大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摘 要: 粟特研究在中国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粟特研究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对百余年来粟特研究成果的数据分析,认为国内粟特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已经出版的成果数量上看并不是很突出。中国粟特研究虽然被认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对粟特及粟特人的了解离全面尚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具体。与此同时,粟特研究也存在泛化问题,而研究队伍的建设更值得给予关注。
关键词: 国内学界;粟特研究;现状分析
粟特人是东汉至宋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的族群,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关于中国学者对粟特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中国史研究动态》曾经刊发程越《国内粟特研究综述》①和车娟娟《2000年以来国内粟特研究综述》②对以往的研究状况分类进行了综述。李德范在2007年出版的集刊《文津学志》上公布了 《中文粟特民族史研究论著目录》罗列了2005年之前中外(翻译为中文的国外学者论著)学者相关研究论著题目,其中著作31部,论文975篇,而陈海涛《敦煌粟特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③则对敦煌粟特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论著做了综述。笔者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题名中含有 “粟特”一词的论文是316篇,在读秀学术搜索上检索到的期刊论文是318篇,而中国知网检索到的期刊论文为225篇、学位论文16篇。篇数的不同,一方面体现了学者对“粟特”内涵的认同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不同的数据库对文献的收录和分类也存在不同,因此笔者试图在上述综述论文的基础上以中国知网的收文为主对中国粟特研究的现状做些补充分析,以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推动国内粟特研究。
一、“粟特”研究的数量分析
本文将以文献计量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工具和社会网络分析工具等相关分析软件为技术手段,借助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CD),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等手段和量化指标来表明目前“粟特”研究文a献产出量、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文献来源等等状况。
(一)文献量产出量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目前关于“粟特”研究的专题论文自1982年开始出现,至今总文章量为257篇,其中期刊论文225篇、学位论文16篇、会议论文16篇,其逐年分布情况见图1。
农机购置补贴助推农业机械化。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之一。近几年,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带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壮大。河南农机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核心作者问题
核心作者主要由两个指标加以彰显:其一,依据本文样本文献作者发文量多少确定,发文较多者可认为是核心作者;其二,鉴于发文量只是一个基本考察指标,可以从影响力角度进一步统计被引量较大的作者,这是衡量核心作者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图1 “粟特”专题研究文献逐年分布情况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建卡进行产前检查和分娩的286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年龄≥35岁,孕周37~42周。其中203例妊娠结局正常为对照组,83例不良妊娠结局为观察组。
我总是很快就被我妈揪回去,又骂又打一顿,可我第二天照旧,许飞很看不惯,他挂着鼻涕堵住我的路,认为我背叛了他。
表1 发文量视角下的核心作者情况④
在发文量基础上,进一步借助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CD),以题名“粟特”,第一责任人对本文的作者群体进行引文量的检索统计,将被引次数超过20次的核心作者进行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影响力视角下的核心作者情况⑦
可以发现,表2中影响力视角下的核心作者和表1中发文量视角下的核心作者顺序和构成均有所不同,表明部分虽发文较多但影响力较小,反之一些作者虽然发文不多,但是发文的影响力较大。不否认的是这其中存在一定量的较新发表成果,影响力还未能显现。显然,同时具备发文量大和被引量多的作者可是认为是“粟特”研究当之无愧的核心作者。从表1、表2基本可知这些核心作者主要是荣新江、郑炳林、陈海涛、沙武田、程越、刘惠琴、孙武军、林梅村、葛承雍、陆庆夫、齐东方等等。这些核心作者多为“50后”和“60后”,目前年龄在60岁左右,也有少量“70后”,以及极少“80后”,整体年龄结构稍偏老龄化,鉴于部分年轻作者发文量和影响力逐步增长,年龄结构将趋于不断合理。同时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有着类似性,由于统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整体看职称结构合理,整体职称较高,反映着当前的研究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对较强。
“从民族起源的研究视角来看,共同的社会记忆对于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孕育与形成,具有突出的凝聚作用,而这种共同记忆主要体现在对祖先及族源的构想上。”[注]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以满族祖先及族源追溯的正史记录和底层记忆为例,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与“三仙女吞红果”的神话密不可分。在满族社会,“三仙女佛库仑吞朱果”的叙事一直被视为是族群起源的权威版本,得到满族民众的高度认可。这种历史记忆和社会解释不仅在民间流传广泛,在上层社会的正史典籍中也有记录。其最早记录见于《旧满洲档》的《天聪九年档》中的一段文字:
时间成本是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其目的为满足市场或客户对压缩时间的要求,是企业进行时间控制工作的必要相关支出。企业压缩时间会产生相关损失和费用支出,财务部门将这些作为核算对象,比较缩短时间增加的收入与时间成本大小,如果增加的收入大于成本,则此项时间成本应该发生,企业的时间管理行为成功。
(三)主要研究机构(包括学位论文培养单位情况)
研究机构指的是作者在发文过程中所属名的单位,通过研究机构的统计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了解某一学科或领域研究力量的空间布局、研究平台类型、研究机构演变等具体情况。本文样本文献(不包括学位论文,下文单独分析)共来自143个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基本为细分之后的二级单位,存在一定量同一二级单位不同时期称呼不同的情况,以及多个署名单位同等统计的情况。通过对第一署名单位的进一步统计,现将发文量大于等于5篇的主要研究机构情况整理如下。见表3。
缺氮发生原因:首先,主要与土壤氮素供应状况有关。我国几乎所有种植柑橘的果园若只仅靠土壤供氮均会出现氮不足的问题。其次,与气候条件有关。在多雨地区氮素易流失;土壤渍水或干旱等都会导致缺氮症状的发生。另外,氮肥施用量少或施用方法不当也会造成缺氮。
“粟特”研究学位论文自2009年开始出现,目前共有16篇,分布在西北大学4篇、中央民族大学2篇,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音乐学院、新疆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12所高等院校中,⑧其中博士学位论文3篇(西北大学2篇、中央民族大学1篇)、硕士学位论文13篇。主要学科背景为专门史3篇、考古学及博物馆学3篇、设计艺术学2篇、美术学2篇、历史文献学2篇、法律史1篇、中国古典文献学1篇、舞蹈学1篇、音乐学1篇。
表3 “粟特”研究的主要机构情况
表4 “粟特”研究核心期刊
(四)核心期刊
这里的核心期刊并非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期刊”,而是指某一领域研究文献发表的主要学术期刊。本文样本中期刊论文225篇,共来自113种各类学术刊物中。现将发文量达到3篇及以上的核心期刊统计如下。见表4。
整体看,“粟特”研究的核心期刊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北京两大地区,其中西北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和陕西省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中。这些刊物包括研究机构创办的以书代刊的学术辑刊,以及常规学术刊物。整体级别较高,多为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核心期刊”,主办单位多是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这有利于刊物质量提升和学术研究的繁荣。
按现代国际法,在东道国发生武装冲突时,交战双方均负有遵守武装冲突国际法规制的义务。当东道国国家机关作出或可以视为东道国作出的加害行为违反上述国际义务,东道国应承担国家责任。
表5 “粟特”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二、粟特研究热点
通常在一篇文章当中,作者会使用关键词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方向,这个词可以代表一篇文章的大致研究方向,因此关键词如果在多篇文章中同时出现,而且与其他词出现的频率较高,我们可以认为,这个词所代表的就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1]这里主要借助于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 (SATI软件)统计,提取出了本文样本中出现超过4次的48个关键词进行统计说明。见表5。
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和进一步整合可知,有关粟特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粟特人”群体研究是粟特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含有粟特人、入华粟特人、粟特、昭武九姓、聚落等关键词的论文有214篇,这也应该是国内粟特研究的主体部分。
第二,粟特研究与敦煌有着密切的关系,关键词中含有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敦煌文书等的论文虽然只有31篇,但实际上敦煌莫高窟为粟特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国内外粟特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因此粟特研究的论著或多或少都要涉及敦煌。
第三,国内的粟特研究的兴起从一定程度上是与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粟特人在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试图依据的重点内容,尽管在统计中关键词含有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商业的论文只有26篇,但这方面的内容却是多数粟特研究论著都要论及的。
第四,粟特政权及其与诸多政权或民族的关系也是粟特研究涉及的重点内容,关键词中有昭武九性、温那沙、康居、突厥汗国、高昌国、西突厥、吐蕃、归义军等的论文即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第五,与粟特有关的宗教问题,是粟特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关键词中含有祆教、佛教、摩尼教、释教、景教等的论文即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第六,粟特有关的语言文字问题,亦是粟特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关键词中含有粟特语、粟特文、率利文等的论文即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石油安全评价灰类是在石油安全评价等级的基础上运用白化权函数确定的。·)(i=1,2,3,…,15;k=1,2,3,4,5)为典型的白化权函数,其中·)的转折点。因此,典型的白化权函数就记为2),4)]。在此定义下,xi指标的k子类白化权函数对·)(i=1,2,3,…,15;k=1,2,3,4,5)的具体形式如下:
第七,北朝与唐代是粟特最为活跃的时期,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因此也是粟特研究的重要关注时段,关键词中含有北朝、唐代等的论文即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2.HIV感染儿童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监测:(1)病毒载量是衡量HAART效果的首要检测指标,治疗6个月后,每年或怀疑治疗失败时检测;(2)CD4+T淋巴细胞可作为监测HAART效果的另一项有益的指标,每3~6个月检测1次,但其本身不能确定治疗成功或失败;(3)临床监测是儿童监测的必要部分,每次随访都应进行身高、体重、生长发育标志检测及依从性监测。
本文样本的257篇文献,共由204位作者完成,包括独撰和合作。其中完成2篇以上的有45人,其余为完成1篇。为了更为准确说明核心作者具体情况,笔者将第一作者情况作了进一步的统计说明,从第一作者数据看,共有作者人数174人,完成2篇以上者39人。笔者将第一作者完成3篇及以上的作者作为核心作者群体进行统计说明。
如果说含有“粟特”一词的论文可以视其为是粟特研究的专门性论文,那么关键词则体现着这些专门性论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从中也可以体现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的总体趋向,上述热点的出现可以说涵盖了粟特研究的诸多方面,透露出国内的粟特研究在不断深入。
三、粟特研究现状评析
“20世纪以来,随着对粟特语文献的解读成功,和亚洲腹地不断进行的考古发掘,国际学术界对于粟特本土社会历史及其与周边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在几辈学人的不懈努力下,一直在扎扎实实地开展。”[2]这是程越《国内粟特研究综述》从粟特人名称辨析与粟特本土研究、粟特语文献研究、粟特人的分布与墓志铭考释、粟特人的社会活动、粟特人与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具体综述之后给出的评价。
车娟娟《2000年以来国内粟特研究综述》则从粟特本土历史研究、粟特文文献及出土墓志研究、粟特人入华聚落研究、粟特人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宗教信仰等方面做出了如下评价:“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粟特研究的成果,首先,学者们充分利用了新出土的文献、石刻史料等,一方面补充了国内学者对粟特本土历史变迁过程的研究,另一方面着重对入华粟特人的各个聚落的生活方式及其与周围汉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互动作出深入分析;其次,在粟特人与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诸如贸易往来、艺术传播、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果卓著;第三,粟特人的宗教信仰问题上,以‘萨保’为切入点,学者们比较集中地探讨了入华粟特人的祆教信仰以及其在中国的流变。”[3]
(2)NaCl浓度对饱和GMZ07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的强度特性有明显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GMZ07膨润土及其掺砂混合物的抗剪强度会明显增大,且内摩擦角增大.相对于纯膨润土,NaCl浓度对掺砂混合物试样的强度影响更加明显.
笔者基本赞同上述评价,但提出如下几点补充:
一是国内粟特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已经出版的成果数量上看并不是很突出。李德范《中文粟特民族史研究论著目录》虽然罗列了2005年之前中文著作31部、论文975篇,但不仅包含了外国学者的论著,而且也包含了很多非粟特研究的专门性论著,实际上至今我们可以检索到的国内学者出版的粟特专门性著作只有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⑩陈海涛、刘慧琴 《来自文明十字路口的民族——唐代入华粟特人》,⑪毕波编《中古中国的粟特胡人》,⑫荣新江著《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⑬单海澜著《长安粟特艺术史》,⑭郭萍著《粟特美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东传》,⑮张小元著《牧歌流韵: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珍·粟特卷》⑯及荣新江、罗丰主编《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⑰等数部专门性著作,而如前所述专门性论文(包括外国学者论文的翻译、书评)则只有300余篇,和其他断代史、地方史及族别史研究相比成就并不占优势,依然亟待加强。
二是中国粟特研究虽然被认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我们对粟特及粟特人的了解离全面尚有较大差距,更谈不上具体。车娟娟认为20世纪中国的粟特研究在“第一,在入华粟特人社会生活方面,婚姻形式的演变,粟特人聚落内外婚姻的比较等方面有待深入;第二,没有专门的论著研究入华粟特女性的社会生活;第三,对于粟特人在入居城市的居住形态的研究;第四,粟特商队的贸易网络运作流程;第五,以区域社会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入华粟特人的社会变迁”方面都有待学者们做出深入研究,是针对2010年之前的研究状况而言的。从上述有关关键词的数量分析可以看出,车娟娟所指出的有待加强的方面在之后的近10年间得到了加强,所以冯培红先生在给2016年出版的荣新江先生《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做出的评价时有了不同的认识:“到了世纪之交,地不爱宝,虞弘、安伽、史君等墓葬接二连三地出土,给新世纪的粟特研究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新资料,大大推进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迎来了粟特研究又一个崭新的春天。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一直关注粟特研究并对新资料极为敏锐的荣新江教授,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率先加入其中,扛举粟特研究的大旗,并且积极地开展国际间的学术对话,从而使中国的粟特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4]但是,笔者认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更多的是针对荣新江等先生的研究成果而言的,就整体研究水平来说,国内的粟特研究似乎存在着较大努力的空间,尤其是粟特研究受制于粟特语言文字识读的困扰,现有的研究尚不能给我们勾勒出粟特及粟特人在中亚、东亚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完整线索,粟特聚落的研究还属于零星的点状探讨,粟特人在丝绸之路上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网络的探讨也有待深入。
三是粟特研究存在泛化问题。我国学界之所以关注粟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并不完全是因为粟特人对丝绸之路繁荣做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因为存在粟特人入华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构成了重要影响。对于入华粟特人的“汉化”或“回纥化”是我国学者关注的重点,对此诸多论著的题目中就可以清楚体现出来,但一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一些学者在进行粟特研究时,将粟特、康居、索格底亚那(sogdiana)等民族或国家等同,对这些名词不加辨析,用粟特一词代表了以上所有的词汇。在粟特历史中,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明确粟特与康居以及相关名词的差别,才能对粟特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5]更有学者指出:“今日学者所论魏晋至唐来华的‘粟特人’,实际上主要由粟特地区的月氏人和粟特土著人两种人构成……应把隋唐昭武九姓之民称为‘九姓胡’,而不径称‘粟特人’。 ”[6]也就是说,关于粟特人的认定,尤其是在粟特人和昭武九姓的关系问题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将昭武九姓和粟特加以区分,但在现实研究中,如上所列关键词,昭武九姓却是被视为与粟特等同的。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族属问题上,一些学者仅仅从姓氏上就做出了粟特的认定,以至于得出了有违史实的结论。如有学者通过对唐魏博节度使史宪诚先世的籍贯、姓氏及内迁路线的考察,认为“以往关于这一族出于奚、粟特,抑或突厥民族的说法皆难成立。这一族应该是回纥(回鹘)药罗葛氏后裔,中唐时代河朔地区‘胡势’强盛是这一族冒改粟特姓氏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泛粟特’的学术倾向值得警惕”。[7]与此同时,在研究粟特人“汉化”、“回纥化”、东西文化交流等问题上对粟特人的贡献也应该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忽视其作用自然是准确的做法,但过誉同样是违背史实的,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为粟特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下更应该给予充分关注。
②《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1期。
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博士后朱尖为数据的整理提供了帮助,特此致谢!
注释:
①《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5期。
四是研究队伍建设的关注。由于粟特语已经消失,对粟特人留下的文字进行识读就成为从事粟特研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目前,随着大量粟特文文书、碑刻资料的汉译,文献的识读似乎已经不是困扰粟特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多语种语言素养依然是从事粟特研究应该基本的基本要求,由此也为粟特研究的队伍建设增加了难度。如前所述,在本文统计分析样本的257篇文献中,共出现了204位作者。这些作者中,第一作者数据共有作者174人,而完成2篇以上者则为39人。这大体上就是目前我国粟特研究队伍的基本情况。因此,尽管我国的粟特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要求下,队伍建设依然是一个值得给予关注的大问题。
③《敦煌研究》,2000年第2期。
⑥程越在1995年发文时的身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生。
⑤陈海涛发文时作者单位是烟台师范学院,目前该校经合并更名为鲁东大学。
④由于不同时期作者单位有所变化,本表中的作者单位来源作者主要署名单位;本表中的职称来源于作者最新发文所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⑦本表中主要是依据中国引文数据库,“第一责任人”被引量的统计。
北岛自身即注重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分析文学作品,他说:“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方法好处是“通过形式上的阅读,通过词与词的关系,通过句式段落转折音调变换等,来把握一首诗难以捉摸的含义。说来几乎每一首现代诗都有语言密码,只有破译密码才可能进入。但由于标准混乱,也存在着大量的伪诗歌,乍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完全是乱码。在细读的检验下,一首伪诗歌根本经不起推敲,处处打架,捉襟见肘。故只有通过细读,才能去伪存真。但由于新批评派过分拘泥于形式分析,切断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最后趋于僵化而衰落,被结构主义取代。”[3]
⑧除去西北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外,其他高等院校关于粟特专题研究的学位均为1篇。
⑨包括鲁东大学1篇。
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⑪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⑬三联书店,2014 年版。
⑭三秦出版社,2015年版。
⑮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首先,由于思想方面太过于保守,使得人们对于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认知相对较少,没有掌握到其高效性和便捷性,同时在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这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应用和实施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最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对于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进行约束,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对其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极度混乱,同时电算化会计档案收集、存储和利用等工作还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这导致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⑯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⑰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参考文献:
[1]赵蓉英,李飞.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国内外信息计量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13,(2).
[2]程越.国内粟特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5).
[3]车娟娟.2000年国内粟特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1).
[4]冯培红.粟特研究又一春——荣新江〈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介评[A]//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六卷)[C].2016.
[5]程伟强.粟特、康居、康国考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
[6]许序雅.粟特、粟特人与九姓胡考辨[J].西域研究,2007,(2).
[7]尹勇.唐魏博节度使史宪诚族属再研究——兼论“泛粟特”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4).
On Chinese Sogdiana Research States
LI Da-long
Abstract: Sogdiana study has a history of one hundred years in China.With the policy of A Belt and Road,it has drawn much concern again.The paper,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Sogdiana study,got the view that the study is not prominent valued from the published achievements though it has gained certain results.The study home is believed be in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position,but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Sogdiana and Sogdianan is still limited.Meanwhile,the study also has the problem of generalization and the found of study team need to be concerned.
Key words: Domestic Academic Field;Sogdiana Research;States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K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681(2019)01-0134-07
收稿日期: 2018-10-22
作者简介: 李大龙(1964-),男,河北沧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编审 青海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史研究。
[责任编辑 骆桂花]
[责任校对 张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