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改革,具体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智慧,不断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渗透教学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课改德育渗透教学1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有效性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落实力度和导向性上。就初中政治教学来看,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并对课堂教学加以协调整合,从而保证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因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能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重视度和认可度,有效缓解教学压力,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1.2 有利于推进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相处。对于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而言,课程内容和课程计划都较为丰富,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但是从长远而言仍然存在现代社会中的部分问题。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强化课堂接受效果,才能有效改善学生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新课改下德育渗透教学的理念德育是一种加强自我素质提高的方式,是当代学习政治的重要方式。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教育需要这种新型模式,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深入我国教育的体制中。目前,运用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当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和必要趋势。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德育渗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理念是指在课堂上提供一种教学的氛围和环境,由于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单独情况下对于德育方面的内容和含义把握不清,整体上的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质量不佳。目前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仍在摸索阶段。
虽然我国初中已经开始慢慢渗透进德育的教学,但是,由于教学方面的种种不利因素,初中政治教学开展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的方式还处于一种瓶颈阶段。初中生的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量非常小,且基本属于独自完成,教师只注重表面的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诚然,这种反复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的巩固,这对打初中政治基础的初中生而言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他们在机械式的初中政治学习中失去了对于初中政治的兴趣,或者是对今后的一些新鲜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和创造力,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在进行德育模式的渗透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定要明确学习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一定要帮助初中生树立一定的素质培养任务,并且根据学习德育素养和任务制定科学的方法,使得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能够发挥各自的长处。并指导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以便更好的完成初中政治任务。同时,在德育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之间更应该懂得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所安排的学习情景之后,在开始课堂前,学生被均匀的分成若干个小组。
课堂上,教师先要求小组式的进行德育方面鉴赏,这是为了什么呢?为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使其对初中政治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自我理解。在发现学生的普遍问题时,教师先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还没有讨论出任何头绪时,尽量不要去说出结果,应当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去自学,去欣赏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自身素养。
3 促进初中政治教学领域渗透教育的对策3.1 完善初中政治领域的教学方法。要想解决政治教学在初中教学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要寻求科学的政治教学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政治教学方法是让学校里的学生们早日掌握初中政治基础性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老师要制定科学的初中政治基础性学习教学方案,及时的发现学习初中政治学生们的学习动态,严密观察初中政治基础性学习的情况,并且根据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初中政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系统做及时的更改与完善,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效果,这样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政治基础性学习在初中教学方法领域中的渗透探究。
3.2 加强初中政治领域的渗透教学意识。在利用渗透教学开展政治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初中政治领域的教学意识,不断培养优秀的初中政治教学人员,从而促进政治基础性学习科学的发展。只有教学人员从意识上重视初中政治基础性的学习,才能够更加努力的培养初中政治基础性学习人才,也才能根据政治的基础性知识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从实际上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而且,只有教学人员更加重视初中政治基础性渗透学习的教学,才能够让他们不断渗透教育方法,从而促进初中政治教学领域的学习发展。
4 结束语总之,初中政治书本的知识传授完成不是代表着初中政治教学的完结,也不代表教师任务的完结,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德育,在未来能够走上社会。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引入德育渗透教学模式,展开自己独特的德育探讨环节,营造新课改下的德育渗透教学的氛围、紧扣重点,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初中生的素质素养。
参考文献1 陈琦竹.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中的差异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42 顾冰燕.新课改及专业化视角下的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3 徐强强“. 先学后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4 林美菊.有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分析[J].新课程(下),2014(09):16
论文作者:韩晓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政治论文; 初中论文; 德育论文; 新课改论文; 基础性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