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论文_华美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超声;左心功能;慢性心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105-02

心功能衰竭是由于心功能异常导致泵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也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表现[1]。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无力以及液体潴留等。虽然心功能衰竭是一种致病性病变,但患者可通过治疗达到稳定病情,改善生存质量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该疾病及时诊断,从而做出有效的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临床上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诊断,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外,还要借助许多辅助检查。超声心脏检查不仅可以提供有关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心脏大血管的形态结构等,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肌的运动状态。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的50例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评估其左心功能,并将与同期的参照组中的50例健康人员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期探究其价值。现就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中选取50名作为参照组。(1)研究组均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年龄在50~70之间,平均年龄(54±3.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7±0.2)年;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2)参照组均为健康人员,年龄在51~72之间,平均年龄为(56±3.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9±0.1)年;其中男性24人,女性26人。在基本资料方面,研究组和参照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台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选择侧卧位进行检查,平静呼吸,同步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检查结果。检查指标主要包括:左室射血的分数、舒张期血流峰值、短轴缩短率、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均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由专门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实验中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用统计学SPSS 16.0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此次数据处理,涉及到计数(χ2检验)与计量(t检验)资料的处理。检查完成以后,用P<0.05来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在左室射血的分数、舒张期血流峰值、短轴缩短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研究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方面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说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低于健康人的正常水平,超声检查对于评价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价值。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对比(x-±s)

3.讨论

据有关调查显示,心功能衰竭是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等心血管疾病病情发展的最后阶段。慢性心功能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征,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故而做好及时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的预后治疗提供必要条件。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病史,还要关注患者的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是否改变,而通过超声可以直观分析患者的心脏状况[2]。因此,本次研究中选取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作为研究重点。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超声对50例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与50例健康人进行左心功能检查,将其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探究超声检查在诊断慢性心功能衰竭中的价值。超声技术从应用于临床开始,即以其无创伤、简便、直观可靠、可重复操作等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将超声技术应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供出与心脏有关的很多信息,比如: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左心功能指数等[3]。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左室收缩功能,舒张期血流峰值可以反应二尖瓣膜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期血流峰值以及短轴缩短率明显低于健康人的指数,说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数随着其病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由此可知,超声检查结果可以为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伤、直观性高等优势。因此,将超声检查应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川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中大力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真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6:109-110.

[2]黄庆.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5,24:37-38

[3]丁远玲.超声心动图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评价的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61—62.

论文作者:华美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论文_华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