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_赵雨婷

省部共建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_赵雨婷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通过对省部共建高校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的整体把握,挖掘省部共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当前所遇到的难题,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解读省部共建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大学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基本战略的总要求,确立了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战略目标,以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省部共建;培养模式;研究生

1.引言

省部共建高校计划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我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大学作为一所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于2012年加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学校依据办学定位确立了培养拔尖型、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对俄特殊人才的“三型一特”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围绕着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定位、办学特色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三个基本点,黑龙江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全面综合地衡量了学校教师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和办学优势,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并通过专业分类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塑造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各层次人才,从而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省部共建高校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黑龙江大学把以分类教育与能力培养相融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为核心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理论指导和实践载体,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知识轻实践、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重大众化教育轻个性化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了黑龙江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省部共建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分析

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生院特设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此类省级项目,对意在申报项目的研究生进行前期辅导,出台《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并根据此管理办法,对项目负责人展开培训,按时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严格把关项目的成果形式和经费预算等一系列指标。

我校每年组织一次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的申报,2012年以来,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逐年增加,涉及专业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高分子材料化学、物理化学等;覆盖范围全面,从理论到实践;成果形式多样,包括专著、论文、调研报告、专利、应用证明等。而研究生在申报、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创新意识,开拓了创新思维,也提高了科研水平,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与校团委合作,设立黑龙江大学学生学理论课题项目,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生参与创新科研项目的形式;各研究生培养学院在进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学业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时,科研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说明我校充分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我校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

4.省部共建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黑龙江大学研究生的就业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省部共建高校的影响下,为解决当前研究生就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仅在2018年下半年就开展了宁波专场招聘会、杭州大型招聘会等一系列的省外补贴式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省外学生不仅可以一览各大知名企业的工作环境,政府还会对其往返路费及食宿费进行补贴,这大大激发了研究生参与此类招聘会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省教育厅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如黑龙江省各地区的人才引进政策、黑大校友招聘会等各种大型招聘会及专场招聘会等等,其给予的优待条件充分调动了研究生的就业积极性,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省部共建的大背景下,研究生院的就业率将会呈现缓慢上升的倾向,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在未来也将会有建设性的好转。

5.省部共建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毕业国际流向分析

黑龙江大学从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发展而来,在对俄办学上独树一帜,与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均有合作交流。

另外,自2001年我校被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至今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校借助外国语言学科和地缘优势,重点开展针对俄语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此同时,我校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参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所属的各项工作,并由毕业生组成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队伍。目前,我校已承办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多米尼加圣多明各理工大学孔子学院。

6.省部共建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党务建设分析

在“省部共建”的背景下,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严格按照提高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例如在2018年11月份,研究生院组织各支部学生党员结合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支部为单位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开展“党支部学习贯彻落实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专题学习会暨“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写心得主题党课”的活动,诸如以上紧跟时代步伐开展的党务活动每月至少一次。此外,有特色的党务活动也积极开展,如研究生院在接受党员入党时,首先在学院内对培养学生进行党课培训。培训不仅有授课形式,更有实践活动。例如参观731部队,校史馆等一系列活动,使受训学生了解了历史,铭记了历史,展望了未来。

在黑龙江大学各学院中,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学生党员数量占据全校总学生党员的半壁江山,学院下共计94个支部,7400多名学生党员。在全省高校范围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省各高校的重视。

7.结语

综上所述,省部共建高校计划有利于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健全研究生人才培养队伍,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借鉴和示范作用。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在“省部共建”背景下,结合当代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研究生的科研管理方面、党务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注释:

本文的研究得到黑龙江大学2018年学生学理论课题项目的支持,本文由黄彩玉老师,袁立莉老师指导,由项目主持人赵雨婷及参项成员苗澍萌,左国如,刘苗苗,杨思萱,李萍共同讨论完成。

参考文献

[1]胡轩魁,吴艳.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5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采撷[J].中国地质教育.2008,(1).

[2]吴启迪.扩大共建成果,促进高校行业共同发展———在教育部与中央部门(单位)共建相关高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

[3]曾正勇.大学理念与大学办学理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4]邹俊,张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影响及改革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 .

[5]陈栋.论高校“省部共建”的现状与路向[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6)

[6]高文兵.省部共建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24-26.

[7]张振伟.省部共建行业高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6(1)

作者简介:赵雨婷(1996.03—),女,黑龙江省大庆人,哈尔滨市南岗区黑龙江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专业2018级,研究生。

论文作者:赵雨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省部共建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论文_赵雨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